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廣東女子楊思思出嫁后便很少回娘家。因父母自愿去弟弟家?guī)兔Ш⒆?,她回娘家就得去弟弟家,總覺得不自在。 這天楊思思到弟弟所在城市出差,本因時間緊沒打算看望父母,恰逢客戶爽約空出半天時間。她買了些東西來到弟弟家,正值飯點,卻見弟媳已吃完飯在看電視,母親抱著孩子沒顧上吃,只有父親一人坐在飯桌前。
楊思思看到桌子上的飯菜,氣不打一處來,因為真的是太寒酸。楊思思的父母是農(nóng)村人,一輩子都在地里耕作,尤其是父親為了養(yǎng)活他們兒女五人,白天下了地,晚上還要挑燈做竹籃子,就為多賺錢供他們讀書。媽媽年輕時連個雞蛋都舍不得吃,家里的母雞下了雞蛋后,有一個就五個孩子分著吃,有兩個的話,能蒸一碗,爸爸能吃上一口,她也不吃。一輩子都沒過過什么好日子。
現(xiàn)在到了弟弟家,幫弟弟帶孩子,沒有想到居然還吃這樣的飯菜。只見桌子上有兩碗面,一碗肉和一碟菜。肉應(yīng)該是魚肉,撒了醬油楊思思也不太能分辨,把魚肉剁成泥,捏成小塊,然后上鍋蒸熟,加爆香的蔥油,淋點醬油,清蒸的魚肉丸子就做好了,魚肉細膩入味,入口香滑,其實也無可厚非,但是楊思思覺得起碼做個清蒸魚也好,魚肉丸子淀粉多肉少根本沒啥營養(yǎng)。
接著是一個素菜,用的是紅薯葉,香甜軟糯很脆口,長得郁郁蔥蔥綠油油的很有營養(yǎng),能刮走身體內(nèi)多余的油脂垃圾,讓人身體更健康,但是很明顯桌上沒啥油水,也不需要刮油,這樣清淡小菜雖然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但是也不能只吃這個不吃肉。
父母吃的只是普通掛面,并非廣東人愛吃的伊面或竹升面——那種加了鴨蛋、帶著粉香與堿水味,口感爽彈的生面。按當?shù)刂v究,撈面需用這種生面,加豬油、蠔油、蔥絲調(diào)味,配著菜心、牛腩等吃才夠味。 可眼前這碗,僅淋了醬油撒點蔥花,口感本就差。母親還得等父親吃完接過孩子才能吃,面早已坨了,口感更糟糕,看著讓人心酸。
楊思思看著父母吃著快涼掉的面轉(zhuǎn)頭就開始抹眼淚,她也不好意思說弟媳婦,畢竟這還是弟媳婦做的飯,只能臨走時給父母放下5000元,讓他們平時買點好吃的,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