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 08:13:09
何新:“七月流火”釋義宜從俗,取簡棄繁
1
西方哲學中有一把奧卡姆剪刀。奧卡姆,(Ockham,William of),中世紀英國學者(約1285——1349),方濟各會修士,被羅馬教廷認為是異端的經(jīng)院哲學家。
他最有名的思想就是奧卡姆剪刀論,也被稱作思維簡明原則(Law ofparsimony),19世紀末由于維也納學派馬赫的推崇而知名。
所謂奧卡姆剪刀即奧卡姆定律,其要義以一句拉丁文概括:Pluralitas non est ponenda sine necessitate. 意思即:避繁擇簡。
大意是:如果對于同一事情有多種不同的假說或者解釋,導致爭論不休,難以判斷,那么最好的選擇是刪繁就簡,選取最簡單的那一種解釋。
奧卡姆剪刀針對的是經(jīng)院哲學紛繁堆砌的復雜體系,爭論不休永無休止,因此他提出了這個刪繁就簡的簡明化即擇簡原理。
現(xiàn)在中國許多人文學術也有經(jīng)院主義的繁復化趨勢,因此可能也需要奧卡姆剪刀。
舉個例子。
2
《詩經(jīng)·豳風》有一句:“七月流火”,此語解釋引來聚訟紛紜 。
最直觀的解釋是最簡明的,流火即燎火。流為借字,與燎音近義通?!墩f文》:“燎,放火也?!绷?,大火燎原也。七月流火,就是七月天氣酷熱如燎原之火。
所以中古《月令》曰:“七月流火,八月未央”,言農(nóng)歷盛夏七月(公歷八月 )太陽如 燎火,八月仍然熱而不已也。
流火轉語即流金,以火燎金而熔化之。語出《楚辭·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淮南子·銓言訓》:“大熱鑠石流金,火弗為益其烈?!?/p>
晉陸機卦書《演連珠》之四九:“是以烈火流金,不能焚景,沉寒凝海,不能結風?!?/p>
明宋濂《鄭仲涵墓志銘》:“當夏五六月,赤日流金。”
所以,“七月流火”,這里的七月是指農(nóng)歷七月。(《詩經(jīng)》七月歷法是上古以十為一紀的十月歷法。)簡單解釋這個成語就是:七月天氣熱極了,熱得像流火。
3
但是還有一種復雜的解釋,說七月流火的“火”非物理火,而是指恒星座龍辰星座中的心星。
《爾雅釋天》:“大辰(辰,龍也),房心尾也。大火謂之大辰。”
孫炎曰:“龍星明者,以為時候,故曰大辰。大火也心,在中,最明,故時候主焉?!?/p>
《毛傳》:“火,大火也;流,下也。”鄭玄箋:“大火者,寒暑之候也?;鹦侵卸?,暑退。”
孔穎達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將寒之漸?!?/p>
朱熹《詩集傳》、陳奐《詩毛氏傳疏》、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等后世解詩的名著,皆遵其說而發(fā)揮之。
近人余冠英謂:“火(古讀如毀),或稱大火,星名,即心宿”,對“七月流火”的注釋為“七月火星向西沉”。
周振甫《詩經(jīng)譯注》也把“七月流火”釋為:“七月里火星流向下?!?/p>
他們所言“火”星,非五大行星之火星,系指恒星蒼龍宿星座之“心宿二”,先秦稱名為大火星。
朱東潤謂:“火,東方心星,大火星。流,下。流火,火星漸向西下,是暑退將寒的時候?!?/p>
從毛傳、鄭箋始,直到現(xiàn)代絕大多數(shù)學者,皆認為七月流火指恒星大火星之西落,是天將轉涼的標志——秋將降臨。
這兩種解釋,一種很簡單直白,一種很復雜。貌似都有根據(jù)有道理。究竟應當選擇哪一種呢?
我的看法是,應該使用奧卡姆剃刀選擇最簡單的那種,也就是第一種。
所以,我認為7月流火的解釋應當從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