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塔塔集團最近甩出個離譜價格!
旗下Avinya電動車宣稱只賣2.88萬元。
這數(shù)字一亮相,差點把電動車市場的咖啡杯都震翻了。
號稱要重新定義低端電動車格局,甚至還想跑來中國市場"撈金"。
不過這專為熱帶量身定做的"神車",想在中國混熟,怕是得先闖過九九八十一難。
流線車身風阻低至0.23,聽著挺厲害,可設(shè)計初衷是伺候印度的熱帶氣候。
比如前蓋斜著15度,在印度雨季是排水小能手。
到了東北冬天,怕不是要變成積雪收集器,凍成個冰疙瘩,開春化雪還得自帶"淋浴功能"。
無框車門在印度95%的濕度里,靠防霉膠條活得挺滋潤。
可到了東北零下30度的嚴寒里,橡膠怕是要硬得跟凍冰棍似的,一開門"咔吧"裂個縫。
冷風嗖嗖往里灌,冬天開車跟開敞篷似的。
主打一個"透心涼"。
2650mm的軸距看著挺唬人,實際后排空間跟小型車沒差。
為了防印度的積水,電池組抬高15厘米,地板也跟著"長高",乘客坐著跟蹲小馬扎似的。
"超大空間"這宣傳,怕不是用放大鏡看的。
車內(nèi)連實體屏幕都省了,在印度或許算前衛(wèi)。
到了我國高速80km/h一跑,語音識別率咔嚓掉到72%,比國內(nèi)90%的水平差了一大截。
更要命的是,萬一死機或遇上極端天氣。
連個按鍵都摸不著,那真是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
儲物設(shè)計也挺迷的,那個保溫格,在北方冬天怕是要變"冷凍格",飲料凍成冰坨子,說不定還能把零件凍壞。
車尾的防水層在印度雨季是剛需,到了我國多數(shù)地方,純屬花冤枉錢。
相當于給電動車穿了件沒必要的雨衣。
廣告吹30分鐘充500公里,聽著帶勁,可這是按印度250A的BS-VI標準來的。
到中國用國標充電,速度立馬慢18%
說好的快充變"慢慢充",急著出門怕是得等得花兒都謝了。
電池更嬌氣,27度環(huán)境跑得歡,到漠河零下40度,電量可能縮水到35%,跑著跑著就趴窩。
馬達冷卻系統(tǒng)為印度酷暑定做,在南方雨季,散熱口大得能進水汽。
上海模擬測試里,控制器每百公里壞17次。
這哪是開車,是開"故障發(fā)生器"。
2.88萬的低價看著誘人,還有對開門、可旋轉(zhuǎn)座椅、環(huán)保內(nèi)飾的純電車型。但經(jīng)過漂洋過海,另加上關(guān)稅運費,到了國內(nèi)價格便會水漲船高,甚至翻倍都不止。
要知道,目前國內(nèi)2-3萬元的電動車,比如宏光MINI EV、雷丁芒果。
大多是走“能代步就行”的路線,在配置和空間上都比較克制。
Avinya的這一波操作,簡直是用概念車的殼加上白菜價來攪局。
可是,直接關(guān)乎用戶駕駛安全和車輛可靠性的核心指標,怎么樣呢?
Avinya為過碰撞標準,車身增重80公斤,續(xù)航降12%。
印度版就倆氣囊,想過國內(nèi)碰撞測試?
門都沒有
再加裝防滑系統(tǒng)和側(cè)氣囊,又得多花6000塊,價格優(yōu)勢跑得比電動車還快。
Avinya這波進軍中國,更像場精心打扮的全球營銷秀。
印度品牌想站穩(wěn)腳跟,光靠低價耍小聰明可不行,得琢磨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畢竟咱們買車,不是買"便宜貨",是買省心、安全、好用的伙伴。
想走天下,得先入鄉(xiāng)隨俗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