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的苗頭,其實早就埋下了。里亞布科夫這番話,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俄方在過去幾年一再釋放的信號的延續(xù)——只是這次,調(diào)門明顯拔高了,帶點攤牌意味。
事情的核心,是美國的中短程導彈。冷戰(zhàn)時期的《中導條約》本來是用來卡住這類武器的,大家都不部署,歐洲和亞太也就少了很多直接頂著腦門的威脅。可2019年美國撕毀條約,一副“我先走一步,你隨意”的姿態(tài),俄方雖然嘴上硬,但現(xiàn)實是:他們確實在短期內(nèi)選擇了克制,試圖換取外交籌碼。
結(jié)果呢?五年過去,美制導彈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歐洲和亞太,美軍自己帶著部署,盟友也幫著鋪攤子。這種東西放在波蘭、羅馬尼亞,或者日本、菲律賓,飛行時間就幾個分鐘,俄方一眼就看出來,這不是“防御性部署”,而是赤裸裸的威懾壓頂。
里亞布科夫這回說的“凍結(jié)部署”,聽起來像是在留最后一絲體面——如果美方肯停下來,那俄方還能維持“不搶先部署”的狀態(tài)。但潛臺詞更直接:如果你們繼續(xù)擴,別怪我們也放開手腳。
這話放在當下的背景里意味更重。俄軍剛剛在烏克蘭戰(zhàn)場上進入消耗戰(zhàn)深水區(qū),美國和北約在歐洲東翼不斷加碼,亞太方向也在做兩手準備——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自我限制”不僅沒換來安全感,反而讓對手得寸進尺。
更關鍵的是,一旦俄方真開始部署中短程導彈,那目標就不只是歐洲的北約國家,亞太方向的美軍基地、盟國港口,都會被納入射程。這等于是把兩個戰(zhàn)區(qū)的火藥桶同時搬到桌面上,誰先擦火柴都可能點燃整片區(qū)域。
所以,這番表態(tài)其實是雙重信號:一方面,是在公開場合給美國一個臺階,看你愿不愿意停手;另一方面,也是對國內(nèi)、對軍方的一次“授權(quán)”——如果談不攏,就不必再背負任何條約包袱,徹底進入“你有我有,量多算我贏”的模式。
從過往經(jīng)驗看,這類戰(zhàn)略武器的部署競賽,一旦開跑,想再停下來就難了。對俄羅斯來說,問題已經(jīng)不只是軍事平衡,而是心理底線被不斷試探。如果西方真無視這次警告,那接下來歐洲和亞太的安全形勢,會比現(xiàn)在還緊繃一大截。
說白了,這是一種“最后勸告”的姿態(tài),但更像是在提前給對手送請柬:準備好迎接一個不受約束的俄羅斯吧。
參考文獻:
俄稱西方國家若繼續(xù)部署美制導彈?俄將不再自我限制 央視新聞
俄稱西方國家若繼續(xù)部署美制導彈?俄將不再自我限制 環(huán)球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