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zhàn)役是三大戰(zhàn)役中最復雜、最艱難、我軍傷亡最大的一戰(zhàn),黃百韜兵團、黃維兵團、杜聿明集團,每個對手都特別難纏。
尤其是黃百韜兵團,原本國共雙方都認為3至5天可以解決戰(zhàn)斗,結(jié)果硬是從11月6日打到22日。我軍為此付出的傷亡,比后來殲滅杜聿明集團時還多。
黃百韜能堅持這么久,工事是一部分,麾下部隊頑固也是一部分。下轄五個軍的軍長竟沒有一個投降,也是少見。
一、“雜牌”第七兵團司令黃百韜
黃百韜其實算國民黨將領中的異類,他并非浙江人,也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但他卻能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和器重,成為兵團司令官,靠的就兩字——拼命。
早年跟隨過北洋軍閥李純、張宗昌的黃百韜,自1928年加入國民革命軍后就知道,若想出頭,必須要能打同時聽蔣介石的話。
所以在別的黃埔生保存實力之際,他總是會全力執(zhí)行蔣介石的命令,比如張靈甫被圍在孟良崮,李天霞始終磨磨蹭蹭,他卻打到了一山之隔的天馬山,差點影響戰(zhàn)局。
憑借這股子勁,黃百韜成為了蔣介石心里的直臣,于是在淮海戰(zhàn)役前,他被委任為第七兵團司令官,下轄25軍、44軍、63軍、64軍、100軍,編制在國民黨各兵團中名列前茅。
最終黃百韜也是為老蔣盡了忠,戰(zhàn)死在碾莊地區(qū)。他這個兵團給華野造成的傷亡很大,概因從上到下都極為頑固!
二、嫡系25軍軍長陳士章
25軍是黃百韜起家的部隊,也是這個兵團里唯一真正聽他話的。黃能將該軍交給陳士章,其間信任自不必說。
說起來黃百韜也比較可憐,雖然他職務高,但只要是黃埔學生,哪怕級別比他低,基本也不買他的帳。
但陳士章不同,成為黃百韜的部下后,他一直勤勤懇懇態(tài)度極好,黃百韜對他也就非常欣賞,力薦他接替自己的位置。
碾莊戰(zhàn)役中,25軍防御著核心陣地,不過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其防線最終土崩瓦解。陳士章曾在皖南事變中欠下血債,他擔心自己被清算,就偽裝成農(nóng)民偷偷南下。
由于他本身長得就很滄桑,又特意進行了打扮,竟被他成功混了過去。
戰(zhàn)敗本來應該追責,但國民黨這個關頭也沒那心思了,就讓陳士章負責在南方重新組建25軍。他將老婆孩子送到臺灣后,立即趕到福州招兵。
但曾經(jīng)算得上精銳的25軍都被殲滅了,一群新兵組成的25軍又能掀起什么風浪呢?福州戰(zhàn)役中,陳士章再度化身為“光桿司令”。
他故技重施又一次從戰(zhàn)場逃脫,準備化裝從廈門出海。只是廈門也已解放,他就在一次清查行動中落網(wǎng)了。
陳士章被俘后態(tài)度非常惡劣,一直拒絕改造,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才重獲自由。當時中央采取去留自由的政策,陳士章第一時間想去臺灣。
然而他效忠?guī)资甑膰顸h擔心他思想出了問題,不愿意讓他進入,就滯留香港一段時間,后來飛到美國與家人團聚。1992年陳士章病逝于美國洛杉磯。
三、川軍44軍軍長王澤浚
王澤浚的父親王瓚緒是老一輩的川軍軍閥,曾擔任過四川省主席、29集團軍司令,兩父子一起出川抗日,常德會戰(zhàn)后,29集團軍傷亡很大,蔣介石又不愿提供補充,剩余的家底子就縮編交給讓王澤浚帶領。
王澤浚脾氣很暴躁,對身邊人動輒打罵,但有意思的是,淮海戰(zhàn)役44軍被殲滅后,他面對解放軍戰(zhàn)士哭著說:
我們抗日初期出川時,有24個團,被老蔣擺弄來擺弄去,到昨天晚上和你們作戰(zhàn),就剩下4個團了?,F(xiàn)在好了,打得精光。
后來王澤浚進入功德林與黃維在一個小組,兩個死硬分子湊到一起,說什么都不配合。不過王澤浚沒撐到特赦那一天,1974年病逝了。
四、粵軍63軍軍長陳章
陳章本在余漢謀麾下,但解放戰(zhàn)爭中蔣介石為削弱地方軍閥勢力,就將這些“雜牌”部隊調(diào)離老巢,去各大交戰(zhàn)區(qū)“打死敵人除外患,打死友軍平內(nèi)亂”。像滇軍去東北,桂軍去華東等。
粵軍也大多調(diào)到華東,淮海戰(zhàn)役前,63軍和同出一系的64軍編入第七兵團。不過兩個軍被殲滅的地點不一樣。
由于黃百韜撤退時忘記搭浮橋,5個軍只能利用一條鐵路橋渡河,太過擁擠。黃百韜無奈,就讓63軍改走窯灣渡河,這道命令,就讓63軍被殲于窯灣,陳章也死于此戰(zhàn),不過死因至今眾說紛紜。
當時還鬧過一個烏龍,因為陳章和25軍軍長陳士章名字太像,南京以為自殺的是陳士章,將情況通報給了陳士章家人。
而喬裝逃出的陳士章回到家后,看到靈堂也是目瞪口呆。
五、粵軍64軍軍長劉鎮(zhèn)湘
劉鎮(zhèn)湘早前其實非常進步,曾是葉挺獨立團的特務連連長,還參加過南昌起義。只是部隊被打散后,他回到了老家,從此沒有再尋找組織。
在他迷茫之際,老鄉(xiāng)陳濟棠前來相邀,他就加入粵軍,從此一直在粵軍之中。淮海戰(zhàn)役時,64軍防御東面陣地,見事不可為后,劉鎮(zhèn)湘佩戴好勛章、綬帶,表示要與解放軍決戰(zhàn)。
不過這么顯眼,解放軍就沒有朝他開槍,而是為他送上了功德林的入讀通知??催^電影《決戰(zhàn)之后》的人應該對“煤山大捷”都有印象,挑起此次中日之戰(zhàn)的,正是劉鎮(zhèn)湘。
他也非??咕芨脑?,撐到了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恢復自由后他擔任過廣西政協(xié)委員(老家防城原屬廣東,現(xiàn)屬廣西),于1986年去世。
六、中央軍100軍軍長周志道
100軍是中央軍精銳部隊,脫胎于王牌74軍,軍長周志道是黃埔四期,他就不太看得起黃百韜,申請調(diào)出第七兵團,但蔣介石沒批準。
淮海戰(zhàn)役中,100軍防御西面陣地,但其最有戰(zhàn)斗力的44師在運河東岸已經(jīng)被打殘,所以這支中央軍反而成了碾莊四個軍里最先被殲滅的。
部隊被打散后,周志道負傷化裝逃跑,在南方奉命重新組建100軍。但沒過幾個月,他舊傷復發(fā),沒能再帶部隊,就成了國防部的部員。
到臺灣后周志道也擔任一些閑職,直到1984年病逝。
這五個軍的軍長,要么死,要么拼命逃,逃不掉的也抗拒改造,如此頑固,給華野造成大量傷亡也就不奇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