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蔣介石想用來贏得世界尊重的戰(zhàn)役,
卻成了他差點槍斃自己英雄的理由。
1943年11月,湖南常德,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血戰(zhàn)爆發(fā)。它慘烈到什么程度?后人稱它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
一聽到「斯大林格勒」,老兵們心里都得咯噔一下。那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人類戰(zhàn)爭史上最殘酷的模式——巷戰(zhàn)。
巷戰(zhàn)這玩意兒,但凡看過電影《兵臨城下》的,都能聞到一股子血腥味。但電影終究是電影,真實的巷戰(zhàn),比那殘酷一萬倍!
你想象一下,一座城市,變成一個巨大的絞肉機。上百萬人被塞進狹窄的街道,甚至同一棟樓里,臉貼著臉,用盡一切辦法弄死對方。這時候,決定勝負的已經(jīng)不是什么飛機大炮,甚至不是沖鋒槍,因為開槍掃射,打死的很可能是自己的兄弟。
這時候,拼的就是一口氣,一股子狠勁兒!
能殺人的就是好家伙!刺刀、匕首、工兵鏟,甚至磚頭、牙齒……只要能讓敵人倒下,什么都能用。那種血肉橫飛、肝腦涂地的場面,絕對是地獄級別的。
常德保衛(wèi)戰(zhàn),論規(guī)模,確實沒法和斯大林格勒比。但它之所以能和「斯大林格勒」這四個字并列,就是因為在常德城里,同樣上演了這種慘絕人寰的巷戰(zhàn)。
說實話,整個抗日戰(zhàn)爭,打到需要殘酷巷戰(zhàn)的城市,一只手都數(shù)得過來。
為啥?因為不劃算。按小鬼子以往的經(jīng)驗,城一破,守軍基本就撤了。畢竟,明知守不住,還把部隊全填進去拼光,從軍事角度看,意義不大。
但是,在常德,日本人遇到了他們的克星——國軍 74 軍 57 師!這幫硬骨頭,結(jié)結(jié)實實地給日本人上了一課,告訴他們什么叫「中國軍人」!
日本人圍攻常德外圍時,就已經(jīng)被打得哭爹喊娘,好不容易拼了老命攻進城,本以為能松口氣??伤麄?nèi)f萬沒想到,真正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57 師,無愧于「虎賁之師」的赫赫威名!
(第一部分:大背景與憋屈的開端)
時間來到 1943 年,抗戰(zhàn)的天平,已經(jīng)悄悄地倒向了我們。
歐洲那邊,蘇聯(lián)人在斯大林格勒流干了血,終于把德國鬼子頂了回去,開始絕地反攻。美英聯(lián)軍也在意大利登陸,意大利人一看風(fēng)頭不對,立馬把墨索里尼給捆了,宣布投降。軸心國眼看就要散伙了。
太平洋上,小日本更是被美國人按在地上摩擦,海軍主力幾乎被打殘。
是個人都看得出來,法西斯的敗局已定,小鬼子蹦跶不了幾天了。
在中國戰(zhàn)場,日軍也早沒了當(dāng)年的威風(fēng),連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都費勁。日本大本營甚至下了死命令:不準再擴大占領(lǐng)區(qū)!為啥?因為打下來也守不?。?/p>
可就在這么個節(jié)骨眼上,駐扎在武漢的日軍第十一軍,卻像瘋了一樣,悍然發(fā)動了「常德會戰(zhàn)」。
你說他瘋吧,他的作戰(zhàn)計劃里又寫得明明白白:「作戰(zhàn)目的一經(jīng)完成,即恢復(fù)原來態(tài)勢」。說白了,就是打完了就跑。
這算盤打得噼啪響,日本人可不傻,他們這么干,有三個小九九:
第一,牽制我們援助緬甸的部隊。但這純屬自欺-欺人,就他那點兵力,想影響整個國軍的戰(zhàn)略部署?做夢!
第二,也是最實在的:搶糧食!湖南可是「九州糧倉」,他們想來撈一把,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
第三,這是最根本的原因,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為了自存自衛(wèi)自活」。第十一軍周圍,被我們一百多個師團團圍住,隨著戰(zhàn)局越來越不利,他們晚上睡覺都不踏實,想主動出擊,打掉我們一些有生力量,好讓自己多活幾天。
狂妄的第十一軍,根本沒想到,他們這一動,迎接他們的不是糧食和勝利,而是一場讓他們刻骨銘心的痛苦回憶。
因為,王耀武的 74 軍,正在常德等著他們!
(第二部分:豬隊友登場,英雄被推上絕路)
常德這個地方,歸屬有點尷尬。行政上歸湖南,歸「長沙戰(zhàn)神」薛岳的第九戰(zhàn)區(qū)管。但軍事上,卻劃給了孫連仲的第六戰(zhàn)區(qū)。
這就埋下了一個巨大的雷。
按理說,常德有難,兩個戰(zhàn)區(qū)都該拼命??墒聦嵣夏??薛岳這個老資格,對保衛(wèi)常德這事兒,表現(xiàn)得那叫一個「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
薛岳是誰?同盟會元老,孫中山的警衛(wèi)營長,資格比蔣介石都老,壓根瞧不上老蔣?,F(xiàn)在老蔣又跑去埃及開羅開會,山高皇帝遠,重慶那幫人誰能指揮得動他?你孫連仲算老幾?
這就注定了,常德保衛(wèi)戰(zhàn),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配合稀爛、注定要流盡英雄血的悲劇。
此時,駐守常德的,正是國軍王牌中的王牌——74 軍 57 師,師長余程萬。
這 74 軍,號稱「抗日鐵軍」,蔣介石的心尖子,精銳中的精銳。57 師更是這支鐵軍里的「虎賁」,以善于死守聞名天下。師長余程萬,黃埔一期畢業(yè),比軍長王耀武資歷還老,是個真正的善守之將。
就是這么一支王牌,本來是在湘西休整的,卻陰差陽錯地接下了守衛(wèi)常德的死命令。而此時,整個 57 師,滿打滿算,只有 8000 人!
1943年11月1日,日軍十萬大軍,兵分幾路,氣勢洶洶地壓了過來。
國軍高層也不是傻子,早就判斷出日軍的目標(biāo)是常德,也制定了「后退決戰(zhàn)」的計劃。說白了,就是讓外圍部隊層層抵抗,消耗敵人,把他們引到預(yù)設(shè)陣地,再由主力部隊合圍聚殲。
計劃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
這個戰(zhàn)術(shù)成功的關(guān)鍵,一是中心點必須死死守住,二是外圍的援軍必須玩命配合??蓢妼㈩I(lǐng)之間的那點破事,你懂的。
戰(zhàn)斗一打響,負責(zé)外圍抵抗的第六戰(zhàn)區(qū)部隊,簡直就是紙糊的。日軍 11 月 2 日進攻,僅僅兩天,到 4 號,一線陣地就全線崩潰!
到 11 月 8 日,日軍已經(jīng)兵臨常德北部門戶——石門。負責(zé)守石門的第二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王纘緒,一看勢頭不對,帶著自己的嫡系部隊先溜了,把非嫡系的 73 軍扔在石門當(dāng)炮灰。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已經(jīng)血壓飆升了?別急,這還只是國軍日常操作。你老蔣平時好事都想著嫡系,現(xiàn)在硬仗來了,我們雜牌軍憑什么給你賣命?
73 軍的暫 5 師,在師長彭士量的帶領(lǐng)下,為掩護主力突圍,死戰(zhàn)不退。最終,全師幾乎全部陣亡,師長彭士量壯烈殉國!
石門一丟,整個戰(zhàn)局徹底崩盤。原計劃的層層阻擊、沿途設(shè)伏,全都成了笑話。日軍如入無人之境,直撲常德。
王耀武當(dāng)時估計肺都氣炸了,但他更清楚,戰(zhàn)局崩壞到這個地步,所有的鍋,最終都得有人來背;所有的窟窿,都得有人拿命去填。
而那個注定要被填進去的,就是此刻孤零零守在常德城里,他的心頭肉——57 師。
(第三部分:鐵軍出擊,血戰(zhàn)常德外圍)
眼看局勢失控,重慶軍委會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壓在了王耀武和他的 74 軍身上。
王耀武帶著 51 師和 58 師,從桃源緊急北上,迎戰(zhàn)日軍主力。
一路順風(fēng)順?biāo)娜哲?,一頭撞上 74 軍,立馬感覺不對勁了。這哪是之前的豆腐渣部隊?這是一堵鐵墻!
在慈利外圍的赤松山,日軍一個大隊猛攻守山的我軍一個營,打了一天,尸體鋪了一地,就是拿不下來!最后靠著兵力優(yōu)勢和夜襲,才最終得手。而守山的 74 軍 58 師一個營,四百多條好漢,全部壯烈殉國,無一人后退!
這就是鐵軍!
然而,雙拳難敵四手。在日軍優(yōu)勢兵力的猛攻下,74 軍側(cè)翼被突破,再打下去就有被包餃子的危險。11 月 22 日,王耀武無奈下令,撤出慈利。
至此,常德城,徹底暴露在了日軍的獠牙之下。
在常德周邊,另一位英雄師長,川軍的許國璋,在部隊幾乎打光、身邊只剩兩個連的情況下,沒有后退,而是親自端起步槍沖向一線,身負重傷。部下想抬他過河,他醒來后得知陣地已失,悲憤之下,掏槍自戕,壯烈殉國!
一場常德會戰(zhàn),還沒正式圍城,我軍已經(jīng)犧牲了兩位師長!這種慘烈的犧牲,背后是多少的無奈和悲憤!
現(xiàn)在,所有的壓力,都集中到了常德城內(nèi),那 8000 名虎賁將士和他們的師長余程萬身上。
(第四部分:血肉磨坊,常德城內(nèi)的地獄鏖戰(zhàn))
余程萬深知此戰(zhàn)九死一生,他將常德城設(shè)為三道防線:城郊、城墻、城內(nèi)街道。
11 月 18 日,日軍兵臨城下,血戰(zhàn)開始。
57 師的將士們,真正做到了以一當(dāng)十。一個連、一個排,面對的是日軍一個大隊、一個聯(lián)隊的瘋狂進攻。陣地一個個丟失,士兵一批批倒下,但沒有一個人投降,沒有一個人逃跑!
戰(zhàn)至 22 日,城郊陣地盡失,余程萬下令全軍退守城內(nèi),依托城墻繼續(xù)死戰(zhàn)。
日軍也被打瘋了,他們想不通,為什么這座小小的常德城如此難啃?第 116 師團的聯(lián)隊長布上照一被炸死,第 3 師團的聯(lián)隊長中畑護一被我方飛機掃射打死。連毒氣彈、燃燒彈這種喪盡天良的武器都用上了。
然而,一個更致命的打擊,卻來自背后。
負責(zé)防守南面制高點德山的友軍 188 團團長鄧先鋒,在日軍即將進攻的緊要關(guān)頭,竟然帶著家眷跑了!
德山不戰(zhàn)而失,常德最后一道屏障消失,徹底陷入日軍四面包圍的絕境!
11 月 28 日,日軍攻破北門,潮水般涌入城內(nèi)。
日本人以為,戰(zhàn)斗結(jié)束了。
可他們錯了!大錯特錯!迎接他們的,是更恐怖的巷戰(zhàn)!
此時的 57 師,炮彈早已打光,余程萬把炮兵、工兵、文書、伙夫……所有能拿槍的人都編成了步兵,投入了戰(zhàn)斗。
「有一墻守一墻,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
這是 57 師最后的怒吼!每一座房屋,每一條街道,每一堆廢墟,都成了中日兩軍的屠宰場。雙方士兵攪在一起,用刺刀捅、用槍托砸、用牙齒咬……
在一處已經(jīng)炸塌半邊的民房里,老兵班長王大柱正死死按著一個剛滿十八歲的新兵「三娃子」的鋼盔。
「莫抬頭!想讓你娘給你收尸?。 雇醮笾鹬?,順手把一捆集束手榴彈塞到三娃子懷里?!缚吹浇謱γ婺峭ν岚炎記]?老子去吸引火力,你娃數(shù)到五就給老子扔過去!記住,是五!數(shù)快了你炸自己,數(shù)慢了老子就回不來了!」
三娃子嚇得渾身發(fā)抖,牙齒咯咯作響。
王大柱咧開滿是黑灰的嘴,露出一口黃牙,拍了拍他的肩膀:「怕個球!你去年在村口打死的那頭野豬,比這鬼子兇多了!干完這一票,班長帶你回四川吃火鍋!」
說完,王大柱猛地探出身子,舉起漢陽造連開兩槍。
「狗日的!你爺爺在這!」
噠噠噠……對面的機槍瞬間調(diào)轉(zhuǎn)槍口,瘋狂的火舌把王大柱身前的磚墻打得煙塵四起。
就是現(xiàn)在!
三娃子在心里狂吼著數(shù)數(shù):「一、二、三、四、五!」他用盡全身力氣,把那捆沉甸甸的手榴彈扔了出去。
轟!一聲巨響,對面的機槍啞了。
「班長!我干掉了!我……」三娃子興奮地回頭,卻看到王大柱靠在墻角,胸口被打出三個拳頭大的血洞,鮮血像關(guān)不住的水龍頭一樣往外冒。
王大柱看著他,臉上竟然還帶著那口黃牙的微笑,嘴唇翕動著,用盡最后的氣力說出幾個字:
「……好……好娃子……記得……替我……吃……」
話沒說完,頭一歪,就再也沒了聲息。
三娃子的眼淚瞬間決堤,他沒有哭出聲,只是死死地抱著滾燙的步槍,把一張稚嫩的臉埋進冰冷的瓦礫中,身體因為極致的憤怒和悲傷而劇烈地抽搐著。
像王大柱和三娃子這樣的故事,在常德的每一條街道,每一秒鐘,都在上演。
空氣里,彌漫著濃得化不開的血腥味、硝煙味和人肉燒焦的惡臭。耳朵里,除了爆炸聲,就是兄弟們臨死前不甘的嘶吼和傷員們絕望的呻吟。
日軍第十一軍司令橫山勇徹底被打懵了,他甚至異想天開地以為,是不是因為把守軍圍得太死,他們才拼命?于是他下令撤開南門的部隊,想給 57 師留條活路。
可虎賁之師,字典里沒有「逃跑」二字!
戰(zhàn)至此時,57 師傷亡殆盡,彈盡糧絕,完全是靠著一股精神在支撐。重慶和第六戰(zhàn)區(qū),一遍遍地發(fā)來電報:【援軍馬上就到!】【援軍已在城外!】可每一次,都是「狼來了」的謊言。
希望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被無情的現(xiàn)實澆滅。
11 月 29 日,在徹底的絕望中,師長余程萬,向重慶發(fā)出了他此生最悲壯、也最決絕的一封電報:
「彈盡,援絕,城已破。職率副師長、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部主任等,固守中央銀行,各團長劃分區(qū)域,扼守一屋,做最后抵抗,誓死為止,并祝勝利。第七十四軍萬歲,蔣委員長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這封電報,字字泣血,它不是一份戰(zhàn)報,而是一份寫給全體中國人的遺書!它宣告了 57 師 8000 虎賁,即將為國流盡最后一滴血!
消息傳到重慶,舉國震動。剛剛從開羅會議歸來的蔣介石,也親自致電嘉獎。然而,所有的榮譽和嘉獎,在死亡面前,都顯得那么蒼白。
最后的戰(zhàn)斗,在中央銀行大樓附近展開。日軍久攻不下,干脆用平射炮,向樓內(nèi)發(fā)射了無數(shù)燃燒彈。烈火瞬間吞噬了一切,也吞噬了守軍最后的陣地。
此時,距離常德被圍,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十三個晝夜。8000 多人的虎賁之師,此刻還活著的,只剩下不到三百人,而且人人帶傷。他們被壓縮在不到兩百平米的狹小區(qū)域內(nèi),最后的時刻,即將來臨。
烈焰正舔舐著中央銀行最后的斷壁殘垣,空氣中滿是傷兵的呻吟和子彈打在磚石上的絕望脆響。按照劇本,余程萬本該在這里,帶著最后的弟兄們,兌現(xiàn)他「與城共存亡」的誓言,成為一個完美的烈士。
可當(dāng)他的目光掃過身邊那些稚嫩或疲憊、卻依舊充滿血性的臉龐時,一種比死亡更可怕的念頭攫住了他!
突然,他一把攥住了身邊 169 團團長柴意新的胳膊,眼中迸發(fā)出的,是一種近乎瘋狂的光芒。他壓低了聲音,用盡全身力氣說出了一句足以被送上軍事法庭的話……
(第五部分:英雄的抉擇,生與死的拷問)
中央銀行的殘垣斷壁中,余程萬猩紅的雙眼掃過身邊僅存的弟兄。這些跟隨他出生入死的漢子,個個衣衫襤褸,渾身浴血,眼神里卻依舊燃燒著不滅的火焰。
「與城共存亡」,這句命令,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骨髓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裳巯?,命令的意義何在?
城,已經(jīng)沒了。所謂的「城」,不過是一片瓦礫和焦土。
援軍,在哪?那些電報里信誓旦旦的「友軍」,此刻連個鬼影子都看不到。
他余程萬死不足惜,黃埔一期的天子門生,為國捐軀是榮耀??蛇@最后的三百多名弟兄呢?他們是 74 軍的火種,是「虎賁」的根!難道就要為了一個已經(jīng)無法履行的承諾,陪著他在這里被日本人像燒垃圾一樣活活燒死?
不!這不叫忠勇,這叫愚蠢!
一個念頭,如閃電般劃過余程萬的腦海,一個違背軍令、足以讓他身敗名裂的念頭——突圍!
他必須把這些弟兄帶出去!哪怕只有一個,也要帶出去!要讓世人知道,57 師沒有孬種,他們戰(zhàn)斗到了最后一刻!
這個決定,比下令死守要艱難一萬倍。死守,他將成為萬世景仰的烈士;突圍,一旦失敗,他就是臨陣脫逃的懦夫,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余程萬召集了身邊僅存的幾名高級軍官,用沙啞的聲音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空氣仿佛凝固了。
沒有人反對。因為所有人都明白,師長這是在用自己的名譽,換他們?nèi)俣嗳说拿?/p>
副師長周義重傷,無法行動,他握著余程-程萬的手,老淚縱橫:「師長,你走!我留下來!給弟兄們斷后!」
余程萬猛地推開他:「胡說!要走一起走!」
這時,169 團團長柴意新站了出來,他一把搶過余程萬手中的地圖,斬釘截鐵地說:「師長!你必須走!57 師不能沒有你!這里,交給我!」
柴意新,這位在之前的戰(zhàn)斗中已經(jīng)身負重傷的鐵漢,此刻眼神亮得嚇人。他知道,留下斷后,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必死無疑。
余程萬還想爭辯,柴意新卻吼道:「師長!這是命令!」
那一刻,余程萬淚如雨下。他猛地脫下自己的軍帽——那頂沾滿了血污和硝煙、象征著虎賁 57 師最高指揮權(quán)的軍帽——用盡全身力氣,穩(wěn)穩(wěn)地戴在了柴意新的頭上,然后后退一步,立正,敬了一個標(biāo)準的軍禮。
柴意新回了一個禮,眼神決絕。
這不僅是一個無聲的托付,更是虎賁之魂,在兩個鐵血軍人之間的交接!從這一刻起,柴意新,就是 57 師!
深夜,余程萬帶著包括重傷員在內(nèi)的 83 名官兵,趁著夜色和混亂,從德山方向,那個當(dāng)初被「豬隊友」鄧先鋒白白送掉的地方,奇跡般地沖出了日軍的包圍圈。
而柴意新,則帶著剩下的一百多名勇士,在城中發(fā)起了最后的沖鋒。他們主動暴露自己,吸引日軍的全部火力,槍聲、爆炸聲、喊殺聲響徹常德的夜空,為師長的突圍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時間。
在最后的沖鋒中,一枚炮彈在柴意新身邊爆炸,巨大的氣浪將他掀翻在地。他掙扎著爬起來,發(fā)現(xiàn)身邊一個年輕的通訊兵被彈片削去了半個胸膛,眼看就不行了。
那通訊兵只有十六歲,參軍前是個讀過幾年書的秀才。他從懷里掏出一封被血浸透的家信,死死地攥著,遞向柴意新,嘴里嗬嗬地冒著血沫。
「團……團長……俺……俺娘……她不識字……」
柴意新明白了,他一把搶過信,揣進自己胸前的口袋,緊緊按住,對那已經(jīng)開始渙散的瞳孔吼道:「你放心!老子要是能活出去,豁出這條命也給你送到!我親自念給你娘聽!告訴她,她的兒子是全中國最棒的英雄!」
小戰(zhàn)士似乎聽懂了,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手垂了下去。
柴意新含淚站起,重新舉起駁殼槍,向著蜂擁而來的日軍發(fā)起了最后的怒吼。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活出去了。這封信,他注定無法送到。
但他要把這封信帶上,帶到黃泉路上。他要親自告訴閻王爺,他柴意新手下的兵,都是什么樣的好漢!
天亮?xí)r,槍聲漸漸稀疏。柴意新身中數(shù)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舊挺立著,怒視著沖上來的日軍,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常德,徹底陷落。
(第六部分:遲到的「援軍」與戰(zhàn)后的清算)
余程萬突圍后,遇到了姍姍來遲的援軍——方先覺的第十軍。
當(dāng)方先覺看到衣衫襤褸、形同乞丐的余程萬時,這位日后在衡陽保衛(wèi)戰(zhàn)中打出驚天動地一戰(zhàn)的硬漢,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援軍真的來了嗎?來了。但他們也盡力了。
王耀武的 74 軍,方先覺的第十軍,都在外圍與日軍血戰(zhàn),傷亡慘重。第十軍預(yù) 10 師師長孫明瑾,在率部沖鋒時,身中五彈,壯烈殉國。又一位師長倒下了!
可笑的是,真正該承擔(dān)責(zé)任的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薛岳,卻始終按兵不動,眼睜睜看著這些英雄部隊一個個被消耗殆盡。
12 月 9 日,在中國軍隊的反攻下,已經(jīng)搶夠了糧食、也無力再戰(zhàn)的日軍,主動撤出了常德。
這場慘烈的戰(zhàn)役,終于結(jié)束了。
然而,等待余程萬的,不是勛章和榮耀,而是一紙冰冷的逮捕令。
蔣介石在開羅會議上,剛剛向全世界夸耀了常德守軍「與城共存亡」的英勇?,F(xiàn)在回國,卻得知守將余程萬「棄城突圍」了。這無異于一記響亮的耳光!
「槍斃!必須槍斃!」盛怒之下的蔣介石,親自下令。
消息傳來,整個 74 軍都炸了鍋。軍長王耀武急得滿嘴起泡,四處奔走求情。51 師師長周志道、58 師師長張靈甫聯(lián)名上書,愿以自己的官職和性命為余程萬擔(dān)保。
他們說:「57 師為國血戰(zhàn),幾乎全軍覆沒,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果這樣的將軍都要被槍斃,以后誰還敢為國家賣命?」
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孫連仲也站了出來,攬下所有責(zé)任,稱突圍是他的命令。
更令人感動的是,常德城的百姓們。當(dāng)他們得知余師長要被槍斃時,數(shù)萬民眾自發(fā)聚集,聯(lián)名上書,甚至有人抬著棺材跪在重慶行營門前,高呼:「我們常德人,愿與余師長共存亡!」
民意滔滔,將心可鑒。在巨大的壓力下,蔣介石最終收回了成命。
余程萬被判了兩年徒刑,不久后便被釋放。但他心愛的 57 師,卻再也回不去了。他被調(diào)離了這支他親手帶出來的鐵軍。對于一個軍人來說,這或許是比死亡更殘酷的懲罰。
(第七部分:尾聲——誰才是真正的罪人?)
常德保衛(wèi)戰(zhàn),我軍傷亡 6 萬余人,日軍也付出了超過 4 萬人的慘重代價。一寸山河一寸血,常德的每一寸土地,都被英雄的鮮血浸透。
57 師 8000 虎賁,最終生還者不足百人,其壯烈,驚天地,泣鬼神!
然而,每當(dāng)我們回顧這場戰(zhàn)役,除了對英雄的敬佩,心中更多的,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意難平」。
我們不禁要問:
如果第六戰(zhàn)區(qū)的外圍部隊能多頂住幾天,而不是一觸即潰;如果守德山的鄧先鋒沒有臨陣脫逃;如果第九戰(zhàn)區(qū)的「長沙戰(zhàn)神」薛岳,能夠摒棄派系之見,及時伸出援手……
那么,常德的結(jié)局,會不會完全不同?余程萬和他的 8000 虎賁,是不是就不用落得如此悲壯的下場?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有時候,比正面戰(zhàn)場上兇殘的敵人更可怕的,是那些躲在背后,精于算計、見死不救的「豬隊友」。
余程萬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整個國家的悲劇。他用自己的遭遇,血淋淋地揭示了一個真理:一場偉大的衛(wèi)國戰(zhàn)爭,需要的不僅是前線將士的浴血奮戰(zhàn),更需要后方的同心同德、萬眾一心!
多年以后,有人問起余程萬,是否后悔當(dāng)初突圍的決定。
他沉默良久,只說了一句:「我無愧于國家,無愧于民族,也無愧于我那八千長埋常德的弟兄?!?/p>
是的,他無愧。有愧的,是那些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人!
謹以此文,向常德保衛(wèi)戰(zhàn)中犧牲的所有英烈致敬!向偉大的虎賁 57 師致敬!
歷史將永遠銘記你們的名字!
本文情節(jié)存在虛構(gòu),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聲明:
本文非新聞資訊內(nèi)容!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故事改編,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
部分圖片非故事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配圖均為示意圖,圖/源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涉及隱私,文中姓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作者專屬原創(chuàng)文章,無授權(quán)轉(zhuǎn)載搬運行為一律追究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