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還挺慚愧的,因為住得離杭州半山最具盛名的“愛情花廊”很近(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但直到最近看見大街小巷的凌霄花都掉得差不多了,才想起來專門過去打個卡。眼前的畫面很現(xiàn)實,隨著大部分花朵的衰敗,主體已然呈現(xiàn)出綠盈盈的氛圍環(huán)境,好在因為枝葉同樣茂密,所以這條長廊仍然自帶“綠野仙蹤”的氣質(zhì),遠遠看去深邃且美麗。
對于田園社區(qū)甚至整個杭州而言,這種大量種植凌霄花和其它常春藤類植物的景觀并不少見,但半山的這條花廊卻極具代表性,據(jù)說它的“始作俑者”是位76歲的姓金的老頭兒,因為城里好多地方的凌霄花都是他種的,所以本地人都喜歡喊他“藤司令”。
老爺子其實住在市中心,但幾乎每個禮拜都要往半山跑,據(jù)說從2004年開始到到現(xiàn)在的20多年間,光在田園社區(qū)他就種下了五萬六千多平方米的凌霄花(還往各個學校、社區(qū)送了二十多萬株藤苗),或許對于他來說,這一條條由藤蔓交織出來的搖曳著橙紅色花朵的天然遮陽棚,都是跟孩子一般的存在。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這條種植于2007年的“花廊”悄然在杭州“出圈”,因為每逢花期都會有很多小情侶到這里來拍劇哦打卡,漸漸地就被附近居民冠以“愛情”之名。
在田園社區(qū)里逛逛,一路上到處可見爬滿了凌霄花的圍墻和走廊,尤其露天停車場四周,那些被花朵和綠色枝葉纏纏綿綿覆蓋了一層又一層的廊架和大棚,大多都變成能為停泊的車輛遮陽擋雨的屋檐,不僅美觀還很實用。
經(jīng)實地觀察和測距,這條花廊的總長度在220米左右,因為身處社區(qū)之中,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會比較多,如果專門過來打卡,拍照的時候務必得注意實時路況,不要影響附近居民的交通出行。
花廊的盡頭有鐵門能直達半山國家森林公園,沿著綠道往右手邊走則依次是龍山公園和虎山公園,如果時間足夠,可以順便到里邊去逛一逛,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都相當不錯。
圖文原創(chuàng):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zhuǎn)發(fā)、分享、內(nèi)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chuàng),非本人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wǎng)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nèi)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關于這條“愛情花廊”的最佳觀賞期,目測應該是每年的七月份,像我在八月上旬過來,頭頂上成片成片的凌霄花已經(jīng)看不見了,只偶爾有幾朵順著長藤耷拉下來,懸在半空中隨風搖擺著身姿,算是花期結(jié)束前最后的倔強吧。而花廊附近的一些弄堂和小巷甚至拐彎處的墻頭墻角,雖然也是落了一地的支離破碎,但上面的鮮花卻還掛著不少。
關于交通,除了自駕外,也可以乘坐112M路、131路、131路大站快線、146路、312路、321路、321路大站快線、5102路、星海路匯賢路口至半山實驗小學臨時通勤線到“半山橋”站下車,然后進小區(qū)往山上走兩百多米即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