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滲透率超過50%,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成為了國內(nèi)汽車行業(yè)事實上的主流派,只不過因為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事物,尚且具備一定的“好奇感”,所以還是有很多小伙伴覺得新能源汽車是“異端”,燃油車才是正統(tǒng),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新能源汽車盡管蓬勃發(fā)展,但是依然沒有辦法把燃油車“一波兒”帶走……
事實上,從大趨勢上來看,盡管全球范圍內(nèi)其他市場磨磨唧唧,但是在國內(nèi)市場,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成為了不可逆的大趨勢,所以現(xiàn)在再討論國內(nèi)汽車產(chǎn)業(yè)的未來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了。很多車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無痛”地完成從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zhuǎn)型,因為很多消費者,已經(jīng)充分認識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優(yōu)勢所在,燃油車的退路,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
新能源汽車雖然是未來趨勢,但是很多購買了新能源汽車的車主,都在反映一個問題,或者說“自嘲”,自從買了新能源汽車之后,真的是越來越?jīng)]有“格局”了,或者說越來越摳了,一點都不如開燃油車的時候那么大氣了……
這一點小編就深有感觸,小編以前開的是一輛3.6L六缸的5米級轎車,那油耗跟“喝油”沒啥區(qū)別,城區(qū)14個油,高速12個油,相當費油,平均一公里就奔著1塊錢就去了。但是開這款車的時候,盡管每次加滿一箱油,要花接近500塊錢,但是感覺好像也沒啥,該開還開,6年多的時間里,還跑了8萬多公里,雖然不算多,但也沒有多么心疼。
但是當2022年年底之后,我們接連購進了一輛增程式電動車和一輛純電車之后,我們內(nèi)心“摳門”的本性似乎一下子就被激發(fā)出來了。首先是那輛增程車,能純電絕對不燒油,哪怕是高速行駛!有時候忙了一天,已經(jīng)挺累了,但是想到明天還要出門,車不剩多少電,也要強忍疲勞,開車出去充電,跑高速也是,只要時間不急,路過服務(wù)區(qū)的時候,也會惦記著“奶”一口電。
當然開純電車也是,雖然沒有油電的糾結(jié)了,但是各個充電站電價的不同,也讓人難以抉擇!小編日常生活在蘭州,這里的電價一般都在6毛到8毛之間,偶爾也會有1塊錢左右的電價,這就算比較貴了,之前有一次去成都,在當?shù)刈饬艘惠v純電車,結(jié)果充電的時候,一度電價格高達1.79元,基本上是蘭州這邊的3倍,這也太貴了,心疼壞了!所以在日常充電的時候,我們也會在手機上查看,附近哪個充電站的電價便宜,哪怕一毛錢的差距,也要去便宜的那家充,可以說格局盡失。
實際上,當小編以為就自己這么摳的時候,上論壇或者和其他車主一聊,很多人都是這樣,哪怕是開問界M9(參數(shù)丨圖片)這種高端車的車友,也是這種路子!這也是很多油車車主笑話新能源汽車車主的一個點,為了省那一點點錢,不僅插混和增程盡可能不燒油,連充電站都要找最便宜的。
在我們看來,這才是人的本能,趨利避害的本能!很多油車車主沒有這種苦惱,本質(zhì)上是沒得選,因為油價在一個地區(qū),只要是正規(guī)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油價都是統(tǒng)一的,找不到更便宜的。反過來說,每次通知油價要漲的前一晚,加油站門前那么多車排隊加油的盛況,算怎么回事?是不是和新能源汽車挑便宜的充電站充電是一個道理,大家都會本能選擇更加省錢的方式。
所以本質(zhì)上來講,很多新能源車車主“自嘲”,開了新能源汽車之后越來越?jīng)]有格局,核心原因就是有得選,開插混和增程,可以選擇盡可能多用純電模式,用多充電來對沖高油價,選擇電價更低的充電站,能讓單位行駛距離的成本更低,這是一種本能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