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勞斯萊斯幻影,醉駕撞人,骨盆粉碎、脊柱破裂、右腿可能截肢——這不是電影《寄生蟲》的劇情,而是真實發(fā)生在澳洲的一場車禍。而主角,是一位名叫“楊蘭蘭”的神秘亞洲女子。
更魔幻的是,她被警方帶走僅一天,就全身而退。出警局時,身穿15萬的限量羊毛衫,保鏢開道,手里還端著一杯剛買的咖啡,神情愜意得像剛開完董事會。
至于保釋金?網(wǎng)傳7000萬?假的。
真相是:她一分錢不用交,只要住在自己的頂級海景別墅,每周去警局報到三次就行。
這哪是“接受調(diào)查”?這是“度假式保釋”。
于是,全網(wǎng)炸了。不是因為車禍本身,而是因為——她是誰?錢哪來的?為什么能這么“飄”?
楊蘭蘭,這個名字可能根本不是真名。在澳洲富人圈,她被稱為“楊小姐”。沒有社交賬號,沒有公開履歷,甚至查不到她注冊過任何公司。
但她住的是悉尼富人區(qū)的天價海景房,車庫停著兩輛勞斯萊斯——一輛被撞壞的藍(lán)色幻影,一輛嶄新的白色敞篷。
她的消費方式,堪稱“鈔能力”教科書:奢侈品店掃貨,不試穿,看中就買;一頓飯花10萬澳元(約50萬人民幣)當(dāng)日常;背的包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定制款”,門檻是存款過億。
更關(guān)鍵的是,她的豪車,根本查不到主人。那輛700萬的勞斯萊斯,登記在開曼群島的空殼公司名下,背后是信托基金,層層嵌套,普通人連邊都摸不著。
這,就是當(dāng)代“富豪隱身術(shù)”:人不露臉,錢不落地,身份全靠猜。
而楊蘭蘭,只是冰山一角。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富豪“悄然”出現(xiàn)在澳洲、加拿大、新加坡。他們不買房在自己名下,而是通過離岸公司+信托基金+空殼架構(gòu),把資產(chǎn)轉(zhuǎn)移到海外。
既避稅,又避監(jiān)管,還能“社會性隱身”——你想罵他?連名字都搜不到。
為什么是澳洲?
因為政策“友好”:允許用空殼公司買房買車,不強制公開實控人;稅務(wù)透明度低,跨境追查難;司法保釋寬松,有錢就能“軟性監(jiān)禁”。
于是,一批批“楊蘭蘭”涌入澳洲,買豪宅、開豪車、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可他們的錢,是從哪來的?是合法經(jīng)營?還是轉(zhuǎn)移資產(chǎn)?是過去賺的?還是現(xiàn)在瞞的?
沒人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國內(nèi)有人在還房貸、交個稅、為孩子學(xué)費發(fā)愁時,有人早已把財富“搬出國門”,在異國他鄉(xiāng),過著“法外逍遙”的生活。
好在,時代變了,中國早已不是“管不了海外”的年代。
從2024年起,中國通過CRS(共同申報準(zhǔn)則),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實現(xiàn)金融賬戶信息交換。
簡單說:你在新加坡的銀行存款、在開曼的公司股票、在澳洲的理財,中國稅務(wù)部門,全能看到。
這叫什么?全球追稅。
成效已現(xiàn):去年,山東一位企業(yè)董事,因在新加坡用匿名賬戶炒股、瞞報收入,被追繳稅款近百萬。未來,類似案例只會越來越多。
目前澳洲雖未完全接入CRS信息共享,但趨勢已明:“隱身富豪”的好日子,到頭了。楊蘭蘭們,真的坐得住嗎?
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楊蘭蘭??杀澈?,可能有成百上千個“李蘭蘭”“張?zhí)m蘭”在海外過著同樣的生活。
他們以為:只要人出國,錢藏好,就能高枕無憂。可他們忘了——科技在進(jìn)步,監(jiān)管在升級,正義不會永遠(yuǎn)遲到。
更諷刺的是,那位被撞的奔馳司機,還在醫(yī)院承受截肢風(fēng)險;而楊蘭蘭,已回到別墅,繼續(xù)喝她的咖啡,曬她的海景。這種“割裂”,刺痛了所有人。
我們不反對合法致富,但反對用制度漏洞,把財富悄悄搬走;我們不仇富,但仇一邊在國內(nèi)賺錢,一邊在國外“隱身逍遙”。
楊蘭蘭的那杯咖啡,喝的不是悠閑,是特權(quán)。
而那輛700萬的勞斯萊斯,撞碎的不僅是奔馳,更是公眾對公平的期待。
好在,全球追稅的大網(wǎng)已拉開。CRS不會永遠(yuǎn)漏網(wǎng),法外之地,終將歸案。
或許有一天,當(dāng)又一個“楊小姐”端著咖啡走出警局時,等她的,不再是保鏢,而是——跨國引渡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