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美國人灰溜溜從阿富汗撤走的時候,天還沒亮,塔利班的皮卡就轟隆隆開進了喀布爾。
這不是一場戰(zhàn)爭的勝利,更像是一段失敗的歷史重演:從蘇聯(lián)到美國,從“解放”到“重建”,一圈又一圈的折騰之后,阿富汗的權力棒子還是落到了塔利班手里。
如今,塔利班執(zhí)政滿四年,阿富汗人從地獄走出來了嗎?看似比以前安靜多了,但離真正的“新生活”,還遠得很。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命運多舛的國家,看看它是怎么在“塔利班2.0”的統(tǒng)治下,硬生生往回搗騰了一整個時代。
別急著下結論,我們從頭說起。
說實話,塔利班能撐到現(xiàn)在,還真挺出乎很多人的預料。別看他們手持AK、腰掛火箭筒,治理國家可不是靠沖鋒能解決的事。過去四年,塔利班在試圖學著當“一個政府”,而不是“一個組織”。
效果如何?要看你站在哪兒說。
首先得承認一點:相比二十年間天天爆炸、人人自危的“美國民主試驗田”,現(xiàn)在的阿富汗,確實不怎么炸了。
塔利班當年打游擊的時候也沒少制造恐襲,現(xiàn)在自己坐上寶座,自然知道“一炸就掉價”。于是,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城市安保提上日程,連喀布爾的風箏都飛回天上去了。
但別高興太早,治安好轉,不是因為法治進步,而是因為“誰敢亂來,我就當場整死”。
這就是塔利班的思維模式:用榔頭砸問題。管用嗎?短期確實管用,但長期看,這叫壓而不治,穩(wěn)而不安。
你看,阿富汗現(xiàn)在治安好了,晚上能擺攤了,夜市亮堂了。可這都只是“表面穩(wěn)定”。穩(wěn)定了什么?
穩(wěn)定了街頭的沉默,穩(wěn)定了人民的順從,穩(wěn)定了不敢亂說話的社會氣氛。
安全,是讓人自由行動,而不是讓人閉嘴活著。
所以說現(xiàn)在的阿富汗,比以前好嗎?比以前不炸的地方是好了,但這是“和平的尸體”,不是“和平的果實”。
你要是問老百姓,他們肯定會說:“不打仗了,比以前好?!钡阏孀屗麄冞x,他們想要的不是這個版本的塔利班,而是從來沒來過的“像樣政府”。
再說經濟。這才是塔利班政權最大的軟肋。
當年美軍撤走的時候,順手把人家的外匯資產凍結了,90億美元一毛不剩。別小看這點錢,對塔利班這種經濟“腰桿子不硬”的政權來說,這相當于給他們穿了雙水泥靴扔河里。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新華社發(fā)(塞夫拉赫曼·薩菲攝)
從那以后,阿塔政權一邊罵西方“強盜邏輯”,一邊又去找各國游說要“投資機會”。俄羅斯是第一個“朋友”,中國呢,一直態(tài)度謹慎,只談合作,不談承認。
塔利班自己也明白:“求人不如求己”。于是他們大力搞煤礦出口,發(fā)展邊境貿易,想辦法維持財政收支平衡。還真有點成績,比如喀布爾機場翻修了,新修的環(huán)島也通了,道路也鋪得比以前好了。
你說這叫發(fā)展吧,勉強算,但距離現(xiàn)代國家的“基建狂魔”標準,還差著幾百年。
阿富汗GDP兩年掉了四分之一,世界銀行都替他們著急。你別說什么“通縮”是好事,那是瑞士那種精致經濟體才玩得起的事。阿富汗這種國家要是通縮,那是經濟休克的前奏。
更尷尬的是,這一通操作下來,百姓手里依然沒錢,失業(yè)一大片,農民種田不掙錢,不少人還回去偷偷種罌粟。你讓他們不種毒品可以,先給點希望再說。
農民在阿富汗坎大哈一處罌粟田采摘罌粟。阿富汗臨時政府當天宣布,該國境內禁止罌粟種植及其相關產品交易。新華社發(fā)(薩瑙拉攝)
塔利班自己也知道這事干不得太絕,于是“禁毒”變成了“畫大餅”:嘴上說不許,腳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尤其是在他們控制力薄弱的東北省份。
要是問塔利班:“你不是說全面禁毒嗎?”
答曰:“我們是信仰伊斯蘭的,這些毒品不符合教義!”
這就有意思了——打仗的時候用鴉片錢買槍,執(zhí)政之后又說這是“異端邪說”,人設反轉快得跟電視劇似的。
不過,要說塔利班真正“進步”的地方,還真有,那就是這波禁毒確實干得夠硬核。
機械一開,罌粟田直接碾成面;實驗室一查,毒販直接進監(jiān)獄;戒毒中心一建,吸毒人員強行斷藥。
這種操作,別說聯(lián)合國看傻眼,連伊朗、巴基斯坦都點頭稱贊:“你塔利班這次是真的動真格了?!?/p>
結果是——2023年罌粟種植面積銳減95%,產量降到333噸,創(chuàng)下20年新低。
這數(shù)據(jù)一出,西方都得閉嘴。畢竟當年美軍在那兒的時候,鴉片產量反而翻倍增長,連老百姓都說:“美軍一走,天都藍了,田都綠了?!?/p>
但禁毒是個系統(tǒng)工程,不是簡單“砍掉罌粟”就完事了。種什么替代?農民靠什么生活?
塔利班這邊還沒想明白。真把罌粟砍光了,農民沒錢吃飯,明天又跑去投靠極端組織了,這叫什么?禁毒治好了社會,毒癮轉移到了政治上。
說到政治,就不能不談塔利班政權最令人詬病的一點:女性的地獄生活。
別說什么“保守傳統(tǒng)”,這已經是人權災難了。
全球唯一一個禁止女性接受中學以上教育的國家,出門要男親屬陪同,不能工作、不能旅游、不能笑、不能說話——塔利班的女人不是“活著”,是“呼吸著等死”。
女孩們在宗教學校(或稱“馬德拉薩”)學習,這類學校的課程設置主要由塔利班政府制定,且專注于伊斯蘭研究。
還說什么“這是我們的文化”,但看看印尼、馬來西亞、土耳其,人家也是穆斯林國家,怎么女性照樣能上學、參政、當醫(yī)生?
別拿文化當擋箭牌,壓迫就是壓迫。塔利班在這方面不僅沒有任何進步,反而變本加厲。
不僅女性,連少數(shù)民族也不好過。普什圖人一統(tǒng)天下,其他族群被邊緣化,話語權基本為零。
“將國家與某個族群綁定”,這在歷史上從來沒好下場。阿富汗不是普什圖斯坦,這么搞下去,遲早又要內戰(zhàn)。
再加上拒絕改革、堅持“最高領袖說了算”的一言堂體制,整個國家像個巨大的宗教教室,誰不聽話就請出去(用槍請)。
所以你看,塔利班這四年,是在用政教合一的老辦法治理一個早就走進現(xiàn)代社會的國家。你說他變了嗎?
變了,確實不天天炸了;但也沒變,思想還停在中世紀。
國際社會怎么看?
你不尊重人權、不打擊恐怖主義、不實行改革,聯(lián)合國憑什么給你發(fā)合法代表證?
別說承認你是“政府”,連“看作合作對象”都很難。
別看塔利班跟俄羅斯套近乎,這點外交成果,撐不起整個國家的國際地位。
美國、歐洲都擺出一副“你愛咋咋地,我們不管”的態(tài)度,援助一停,項目一砍,塔利班直接陷入外交孤島。
2020年2月29日,美國和塔利班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和平協(xié)議?!抖喙f(xié)議》之中,阿塔曾鄭重承諾將不允許恐怖組織在阿存在并向其他國家發(fā)動襲擊!
你說塔利班冤嗎?某種程度上,他們也的確有點冤。畢竟打擊恐怖組織這事,他們也做了,但國際社會不買賬。為什么?因為你選邊站了,你站的邊叫“極端主義”。
你不能一邊說“我們不支持恐怖分子”,一邊又給巴基斯坦塔利班發(fā)便利卡;你不能一邊說“我們反對ISIS”,一邊默許他們在東北招兵買馬。
國際社會講邏輯,不講情誼。你這事做得不干凈,誰敢給你開綠燈?
說到底,阿富汗這個國家不缺勇氣,不缺資源,不缺韌性,缺的是一個真正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現(xiàn)代化政權。
塔利班能不能勝任這個角色?目前看來,還差得遠。
但局勢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畢竟社會平靜了,百姓生活雖然艱難,但看到了可能性;經濟雖然萎靡,但沒崩;毒品雖然泛濫,但在治理。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塔利班要不要繼續(xù)“裝”,還是要開始“真改”?
裝,是為了維穩(wěn),維臉面;
改,是為了未來,是真正意義上的救國。
塔利班現(xiàn)在就像坐在十字路口,左邊是回頭路,右邊是死胡同,只有往前走才是出路。
你說他選哪個?
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一點——再這么拖下去,阿富汗不會變得更好,只會把僅存的希望也耗盡。
畢竟,老百姓不是活在新聞聯(lián)播里,是活在柴米油鹽里。
他們要的,不是政教合一的“清規(guī)戒律”,而是能讓孩子上學、能看到明天的陽光。
這是他們的權利,也是這個國家真正需要的“革命”。
作者:魚翔淺底,自由撰稿人。
投稿郵箱:laodaojun186@163.com;
聯(lián)系微信:xiyu115301
覺得還不錯,歡迎轉發(fā)點贊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