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貧窮的雙重枷鎖下,再真的心也要低頭
鴨綠江的水靜靜流淌,夜幕下泛著微光。28歲的張偉站在江邊,望著對岸那片神秘的土地,手里緊握一張泛黃的合影。照片上的朝鮮姑娘素英笑容羞澀,眼中卻閃著倔強的光。一年前的今天,他們在這里分別,江水帶走了素英的眼淚,也沖垮了這段跨國戀情的美夢。
“哥,聽說你要娶朝鮮姑娘?先準備300萬吧!”朋友半開玩笑的話在張偉耳邊回響。當初他不以為然,以為真摯的感情能跨越一切障礙,直到現(xiàn)實給了他沉重一擊。
在朝鮮,女性以清純自然的氣質(zhì)聞名。平壤街頭的女學生們穿著白色上衣配藍色校服裙,佩戴紅領(lǐng)巾,展現(xiàn)出獨特的青春活力;職業(yè)女性則偏愛簡約得體的套裝,高跟鞋與絲襪的搭配凸顯自信。她們普遍性格溫和、勤勞持家,且能歌善舞,具備“內(nèi)外兼修”的特質(zhì)。
由于社會環(huán)境相對封閉,朝鮮女性的婚戀觀念較為保守,婚前同居等行為不被接受,更看重忠誠與家庭責任。在朝鮮這個高度父權(quán)社會里,女子思想觀念保守,很溫柔顧家,是賢妻良母的典型。
張偉和素英的相遇像一部老電影。三年前,張偉參加朝鮮旅行團,素英是他們的導游。她穿著傳統(tǒng)服裝,用流利的中文講解景點,眼神清澈得讓張偉一見難忘。
“朝鮮姑娘不但長得漂亮而且溫柔賢惠,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甭眯薪Y(jié)束后,張偉對朋友這樣形容素英。他鼓起勇氣向素英表白,素英的臉頰泛起了紅暈,卻輕輕搖頭:“我們國家不允許姑娘和外國人通婚的?!?/p>
素英的話并非托辭。朝鮮人思想意識里有著濃重的尊崇純潔民族性情結(jié),潛意識里認為和外國人通婚是不利于民族血統(tǒng)的舉動。法律上朝鮮允許公民與中國人結(jié)婚,但實際操作中存在極高的門檻和復雜的審查流程。
面對分離,素英最終吐露了心聲:“我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幾百元人民幣,生活不自由,家庭地位也低?!毕裨S多朝鮮女性一樣,她渴望改變生活,卻又被無形的枷鎖禁錮。
張偉不愿放棄,開始研究合法迎娶朝鮮姑娘的途徑?,F(xiàn)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擺在面前的選擇令人絕望:
加入朝鮮國籍——需完全認同朝鮮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并放棄中國國籍。朝鮮極少授予外國人國籍,通常只授予對朝鮮有特殊貢獻者。
在朝鮮投資——金額需達到300萬元人民幣以上(約合42萬美元),并通過朝鮮政府審批。投資領(lǐng)域限定在餐飲、礦產(chǎn)、旅游等。有消息稱朝鮮政府要求外國人與朝鮮女性結(jié)婚前需在朝鮮投資500萬元人民幣,并接受官方婚戀培訓。
更令人卻步的是,2012年韓國《中央日報》曾報道,朝鮮以引進外資為名,對朝鮮女性與外國企業(yè)家間的國際婚姻實行獎勵政策。想與朝鮮女子結(jié)婚的企業(yè)家們須預付30萬元人民幣的訂金方可取得朝鮮的結(jié)婚許可。支付訂金后即可與經(jīng)朝鮮國家方面選拔并經(jīng)過培訓教育的朝鮮女子結(jié)婚。外國企業(yè)家在與朝鮮結(jié)成“親家”之后,朝鮮將通過她們向這些企業(yè)家們提出投資提議。如果不能達成投資,朝鮮將對其征收100萬美元的追加金。
“這不就是變相賣女兒嗎?”張偉憤怒地捶打桌子。但更殘酷的數(shù)據(jù)是,2023年朝鮮僅批準了17例中朝跨國婚姻,成功案例多通過商務合作等特殊渠道實現(xiàn)。
在吉林延邊與朝鮮接壤的農(nóng)村地區(qū),張偉看到了一群特殊的“朝鮮新娘”。她們中有些是被收留的,有些是被人販子賣來當妻子的,很多都沒有辦理結(jié)婚證,屬于“黑戶”。 這些女子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一旦被發(fā)現(xiàn),就將面臨遣返的命運。
絕望中,張偉做出了一個決定:讓素英偷渡來中國。他們在吉林一個小村莊租了房子,開始了同居生活。最初的日子如田園詩般美好——素英每天做好熱騰騰的飯菜等張偉回家,把簡陋的屋子收拾得一塵不染。
好景不長。語言障礙讓素英無法融入當?shù)厣?,沒有合法身份使她找不到工作。張偉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當代駕,仍難以維持生計。更大的陰影始終籠罩著他們:素英不敢出門,聽到警笛聲就渾身發(fā)抖;兩人不敢要孩子,因為孩子將面臨無法落戶的困境。
文化差異的裂痕也逐漸顯現(xiàn)。習慣了朝鮮“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傳統(tǒng)模式,素英對張偉幫忙做家務感到不安;而張偉無法理解素英對某些生活習慣的固執(zhí)堅持。
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素英父親的病危消息。由于是偷渡者,素英一旦回國就可能再也無法來中國。站在鴨綠江邊,兩人相擁而泣?!皩Σ黄?,我撐不下去了?!彼赜⒌母鎰e語像刀子一樣扎進張偉心里。
張偉的故事并非個例。在東北邊境,多少中朝情侶在現(xiàn)實面前低頭。一個北京小伙為娶平壤姑娘抵押了祖?zhèn)鞯乃暮显?;一個江西男子被岳父索要一百噸大米作為彩禮;還有更多無疾而終的愛情,散落在鴨綠江翻涌的浪花里。
冰冷的政策背后也有溫暖的光芒。去年,一個朝鮮姑娘嫁給了中國90后小伙,她不要彩禮不要房子,只要求一噸大米。當人們看到姑娘樸實的容貌和言行舉止,紛紛感嘆:“這樣的女人我愿意用一生珍惜?!?/p>
跨國婚姻就像朝鮮冷面,看著清爽,嚼起來費牙。那些執(zhí)著于尋找朝鮮新娘的中國男性,往往忽略了婚姻的本質(zhì)是相濡以沫的生活,而不是對某種特質(zhì)的幻想。
“說到底,不如學學我丹東的朋友,娶了個朝鮮族姑娘,既能唱阿里郎,又能擼東北串——這才是實打?qū)嵉倪^日子的智慧?!?/p>
在素英離開一年后,張偉依然會來到鴨綠江邊。他不再幻想跨國姻緣,而是懂得了:真正的愛情不需要翻山越嶺去證明,而是在平凡日子里相守的能力。江水悠悠,帶走了青春的癡狂,也沉淀下生命的智慧——最動人的愛情,往往生長在能夠扎根的土地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