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一個隆冬,西北某牧民家中的房門被大晚上敲開。
只見外面站著一行看起來相當疲憊落魄的人,等牧民上前詢問他們的需求,他們卻只說是想買一些羊肉回去嘗嘗。
可說這話的時候,他們中還有人不斷朝著四處張望,看起來非常警惕。
牧民看他們這樣子,猜測他們也已經(jīng)斷糧數(shù)日。
考慮到家中剛好有烤好的羊肉,便說讓他們先進屋對付幾口,等填飽肚子以后,再拿點羊肉回去繼續(xù)吃也不遲。
聽聞這話,一行人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后在疑似領頭人的眼神示意下,他們才一同走進了屋內(nèi)。
秦基偉指揮作戰(zhàn)
而等牧民端上來熱氣騰騰的烤羊肉,這些人立馬伸手去抓,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可就在他們大快朵頤之時,一個身影也從牧民的家中竄出,朝著夜色的濃重處跑去......
當然,這一反常的現(xiàn)象,也早已被正在大口吃肉的“領頭人”用余光瞥到。
不過,此時美食在手,他還是決定先吃飽肚子再說。
而眼前這個拿著羊腿一頓亂啃,仿佛好幾天沒有吃飯的男人,正是后來大名鼎鼎的秦基偉中將。
沒錯,他就是當年在陳賡大將的帶領下,率領志愿軍第15軍,在上甘嶺和以美軍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展開激戰(zhàn)并且成功拿下上甘嶺大捷的秦基偉將軍。
秦基偉將
對此有人評價說:
如果沒有秦軍長的指揮,上甘嶺戰(zhàn)役可能也沒這么精彩!
確實,當時他擔任的正是志愿軍第15軍的軍長,而此時的秦基偉,還在率部西征的路上,并沒有如此顯赫的官職。
而且看他當時的狀態(tài),似乎較為狼狽。
至于為何會淪落至此,還得將其在西征途中,所率部隊遭到馬家軍的重創(chuàng)相關聯(lián)起來。
秦基偉
據(jù)說那是在1936年,此時距離長征最開始時候,已經(jīng)過去了將近一年。
而此時的秦基偉,還是我紅4方面軍后方梯隊隊長、補充師師長,正率部開展西征任務。
據(jù)說在他的整個長征途中,一共爬過三次雪山,過了兩次草地,和所率部隊的將士們一起,走過了極其漫長且艱險的路程。
而且這還不算完。在長征取得完全的勝利后,他又率領部隊西渡黃河,并臨危受命擔任臨澤城防總指揮,組織人員和敵軍展開長達3晝夜的血戰(zhàn)。
秦基偉
要知道,當時的臨澤城已經(jīng)朝不保夕,而且他所面對的敵軍,人數(shù)上還是我軍的數(shù)十倍之多。
因此,這是一場以少制多的殘酷戰(zhàn)役。
可為了掩護部隊主力,以及總直機關的安全轉移,秦基偉還是率部頑強抵抗,并最終出色完成作戰(zhàn)任務。
而此時,他所率領的西路軍,總人數(shù)也只剩一萬有余。
且此時秦基偉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這之前,他的右小臂曾受過傷。
但因為當時紅4方面軍已經(jīng)開始被迫西征轉移,所以隊伍中的傷員人數(shù)劇增,而且藥品稀缺,更別說擔架這種“奢侈品”。
所以,秦基偉本身的身體狀況,是不足以支撐他長途行軍的。
可即便是身為重傷員,秦基偉也不愿意接受組織的安置,而是選擇繼續(xù)率領部隊“戰(zhàn)斗”。
之前為了讓秦基偉安心養(yǎng)病,組織上還特意給他發(fā)了兩個小元寶,并囑咐道:
“為了主力部隊的生存,你就留下吧,或者回老家去安心養(yǎng)病也可以?!?/strong>
秦基偉
可秦基偉捧著兩個小元寶,感動之余卻也婉拒了組織上的好意,對此他表示:
紅軍部隊才是他真正的家,他死也不離開紅軍。
一番話說得同志們都非常動容。
當然,他心里也知道,組織上之所以安排他回老家,主要就是為了照顧他的傷情。
于是從這天起,為了不讓自己成為部隊的負擔,他甚至開始暗下決心:
“雖然我手臂受傷,可腿還是好的。既然這樣,我就在部隊后面慢慢追,不讓他們發(fā)現(xiàn),也不讓他們?yōu)槲覔鷳n。”
于是在后面的路途中,秦基偉一邊刻意遠離部隊,一邊又緊緊跟隨在部隊后面,絲毫不敢松懈。
就這樣,他一路“尾隨”部隊,并且通過“不走平路走山路,不走大路走小路”的方式,跟著部隊一直走到戰(zhàn)斗前線,且中途沒有被發(fā)現(xiàn)。
但這樣的代價是,等他再回歸隊伍時,不僅已經(jīng)蓬頭垢面,而且那條受傷的胳膊也已經(jīng)潰爛得不成樣子,甚至能直接看到骨頭。
見狀,上級和戰(zhàn)友們都非常心疼,但面對他們要讓其繼續(xù)養(yǎng)傷的請求,秦基偉還是第一時間拒絕了。
對此他表示:“我一不坐擔架,二不騎牲口,爬也要跟著紅軍一起前進!”
最后組織上被他的精神所打動,也便不再要求他專門養(yǎng)傷,而是讓他跟著部隊繼續(xù)行軍,但特意為其指派了軍醫(yī)照料。
不過因為之前的治療有所耽擱,所以秦基偉這條手臂,還是落下了不小的病根。
于是在后來紅軍西征途中,這條手臂也沒少給秦基偉添麻煩。
不過好在秦將軍吉人自有天相,多次都化險為夷。
可在率領西路軍和馬家軍的較量中,秦基偉照樣吃了不少苦頭,甚至還在后來被叛徒出賣,直接暴露了身份。
時間撥回到1936年。
此時西路軍僅存1萬余人,而且當時的西北地區(qū),放眼望去都是茫茫的戈壁灘。
不僅人煙稀少,條件艱苦,而且我西路軍還有敵軍的前堵后追,情況非常不容樂觀。
在這種條件下,西路軍能活下來都算是奇跡,更何況還要和馬家軍作戰(zhàn)。
而此時的馬家軍,因為長期割據(jù)在此地,所以群眾基礎牢固,后勤補給充足,因此兵強馬壯。
據(jù)說當時他們僅僅在人數(shù)上,就是我西路軍的7倍還不止。
因此,在和馬家軍以及當?shù)氐拿癖鴪F的較量中,我西路軍損失慘重。
最后,在和他們拼死血戰(zhàn)40天后,西路軍就只剩下秦基偉和其身邊的數(shù)名戰(zhàn)士。
為了保存實力來日再戰(zhàn),秦基偉直接帶著這些人,躲進了西北的大山中,和馬家軍展開周旋。
但因為當時正值寒冬,且西北戈壁灘荒無人煙,連吃的東西都找不到。
所以沒過幾天,秦基偉等人就餓得實在撐不住了。
此時有人站出來,提議大家一起下山去找吃的。
雖然知道這樣做很是冒險,不過為了活命,秦基偉等人只能照辦。
畢竟餓死也是死,拼命也是死,倒不如搏一把。
至于為何當時他們的處境如此艱難,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馬家軍在此經(jīng)營多年,利益鏈條盤根錯節(jié),根本是他們無法想象的。
因此,只要他們敢露面,馬家軍的人肯定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其次,馬家軍為了拿下秦基偉,直接開啟了懸賞模式。
當時西北地區(qū)的人民缺衣少食,這些懸賞對他們的誘惑力那不是一般地大。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看在這些金錢的份上,會有大把的人站出來出賣他們。
再者,馬家軍為了拿捏人心,之前曾惡意抹黑紅軍數(shù)年。
所以,紅軍在這里并不得人心。
因此,也沒有太多的老百姓,愿意為紅軍出頭,或者是幫助紅軍隱蔽行蹤。
最后,馬家軍行事狠辣,當?shù)氐睦习傩漳懿徽腥蔷筒徽腥恰?/p>
所以,如果看到紅軍,為了讓自己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他們也會將紅軍的動向告知馬家軍。
因此,在秦基偉等人進屋開始吃肉時,就已經(jīng)有牧民前去給馬家軍報信了。
秦基偉
而且,馬家軍一直以極高的機動性著稱,所以,還沒等秦基偉等反應過來,就已經(jīng)被他們的人團團包圍。
而秦基偉也就這樣,直接被馬家軍俘獲。
據(jù)說后來秦基偉還想以假身份逃脫,謊稱自己只是部隊中的一個伙夫。
結果卻被兩個叛徒接連指認:他可不是伙夫,他是團長!
但奇怪的是,抓走秦基偉的這群馬家軍,卻沒有像其他馬家軍部隊那樣,直接對其嚴刑拷打,或者是殺害滅口。
反而是在得知他的身份之后,對其照顧有加。
至于原因后來有人總結,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當時抓走秦基偉的,是馬家軍中隸屬于馬祿的一行人。
而其中的馬祿作為領導者,不僅良心未泯,而且識大體,所以放了秦基偉一馬。
這就表明,馬祿這人懂得感恩,也懂得人情世故;
馬祿
第二:當時紅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對十惡不赦的馬家軍也并未趕盡殺絕,甚至表示,只要能抗日,就不計前嫌。
所以馬祿才會如此好心,這表明是“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第三:秦基偉比較幸運,被抓時正好趕上國共合作。
馬祿不敢輕舉妄動,和兩大陣營為敵;
第四:秦基偉對被押解到胡宗南處之后,自己的命運預判準確,所以才敢冒險行動;
該說不說,秦基偉之所以能夠死里逃生,可謂是占盡了人和,天時,己智!
秦基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