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來歷】
水車,位于寧??h城東南約5公里處,由上園、下園、港頭、金家山和蒲岙等5個自然村組成。水車舊名水東,為古時三門灣??谝?。因?qū)幒9欧Q“緱城”,故有“緱東水木之依”而得名“水東”。至于后來改名為“水車”,有二種說法。其一是相傳明朝建文四年方孝孺因不肯為燕王朱棣起草即位的詔書罹禍,朝廷派官兵追至水東村搜捕捉拿“方黨”,村民哄騙說:“此地只有水車,沒有水東”(繁體字“東”與“車”相近),從此改稱水車。另一種說法是,水東地處水車港,海潮西漲至此,溪水和海水下流上涌,形如車水,因名水車。
在水車下園村的金山腳下有一座鎮(zhèn)東塔,是寧海百姓為紀念元代抗倭民族英雄陳性中而建,故又稱之為“陳性中紀念塔”。
據(jù)《緱城水車陳氏宗譜》記載:先祖陳性中原籍福建莆田,元代后期遷居水車。陳性中性格豪爽,為人正直,每遇荒年,總是慷慨捐款贈糧,拯救村民,深受村民愛戴。
當時沿海一帶倭寇猖獗,陳性中目睹倭寇的殘暴行徑,義憤填膺,就自發(fā)召集村民,組織民團,配備武器,設(shè)計全殲了倭寇,以智勇膽識聞名于世,被鄉(xiāng)人稱之為“俊杰驅(qū)夷”。至正十年(1350),縣吏上奏陳性中抗倭事跡,上嘉其功,授予他的兒子陳師道千戶侯一職。清乾隆四十年(1775),修建了鎮(zhèn)東塔以彰其功。
【搶險救災(zāi)英雄陳宗祥】
1988年7月30日凌晨,寧海發(fā)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zāi),水車村因位于洋溪入??冢貏莸屯莸南聢@村更是首當其沖。在山洪爆發(fā)和海水倒灌的雙重作用下,整個村莊一下子陷入了絕境。
風雨裹挾著洪水,如猛獸般從四面八方涌來,瞬間吞沒了低矮的房屋,村民們被迫爬上屋頂,眼神中充滿了無助與恐懼。
陳宗祥的老屋雖然地勢較高,但此時也已沒到二樓。望著擠在一起家人和十幾個跑到家里避難的鄰居,陳宗祥心急如焚。
正當他束手無策之時,一張木排從上游飄游而下。60多歲的陳宗祥不顧年邁體弱,毫不猶豫地跳入洶涌的洪水之中,憑著當船老大時練就的一身好水性,硬是把木排從湍急的洪流中劃了回來。他的雙手被木排粗糙的邊緣磨得鮮血淋漓,但他知道,這張木排是大家逃生的唯一希望。木排終于被牢牢地固定在老屋旁,避難的村民們小心翼翼地從二樓的窗口爬上了木排。
陳宗祥劃著木排一趟又一趟地把鄰居們送到后山安全地帶,最后才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們接上木排。然后又一次次地返回,搜尋和救助那些仍被困在洪水中的村民。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陳宗祥在這次洪災(zāi)中救了36人。他的勇敢與果斷,在這場災(zāi)難中點亮了一束希望的光芒,也為下園村的村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他被評為寧波市搶險救災(zāi)英雄當之無愧,名至實歸。
江山代有英雄出。無論是昔日陳性中俊杰驅(qū)夷的鐵血丹心,還是今日救災(zāi)英雄陳宗祥的無畏擔當,都印證著一個真理:危難時刻,總有人挺身而出,用責任與勇氣守護萬家燈火。歲月流轉(zhuǎn),英雄的精神一脈相承。
- End -
鄉(xiāng)土寧海公益平臺
@關(guān)注我們就是最大的支持@
對話主編請加微信:
□ 撰稿:許懿
□ 排版:天姥老人
□ 審核:水東居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