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媒正娶,八抬大轎”。
傳統(tǒng)里的婚嫁儀式,在廣西這場婚禮上重現(xiàn)——新娘端坐紅轎,八位轎夫抬轎前行,路人紛紛駐足,誤以為“在拍戲”。
2025年的今天,當花轎與婚車同臺PK,不少女生開始糾結(jié):接親時,到底選傳統(tǒng)花轎,還是現(xiàn)代婚車?
明媒正娶娶的是完璧之身,八抬大轎抬的是大家閨秀。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女生出嫁是坐轎子的,在現(xiàn)代,已經(jīng)很少見了。
事情發(fā)生在廣西的一婚禮現(xiàn)場,一名女子出嫁了,而她路過的地方,路人紛紛停下來圍觀。
路人分享的視頻,并沒有拍到新郎,不知道是不是走在隊伍的前面。
只見新娘坐在紅色的轎子里,轎子的簾子是紗網(wǎng),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新娘。
新娘穿著紅色的禮服,坐得很端莊。轎子是8個男生抬著,一路走到新郎家。
至于新娘是不是從娘家出來,就坐轎子,一直坐到新郎家的,如果路途比較遠,抬轎的人,會不會累趴下。
有趣的是,路人意外這是在拍戲。
雖然送親和接親的人很多,但路人屬實分不清這是真的結(jié)婚,還是在拍劇。
畢竟,現(xiàn)在很多短劇和電視劇,都跑來廣西拍戲了。
村民都不敢相信,2025年了,還有人坐轎子出嫁,這場面也太震撼了,新娘真是有面子。
這婚禮,估計十里八鄉(xiāng),都記憶深刻。
問題來了,這到底誰想出來的主意,是不是新郎新娘家距離不遠啊,不需要用婚車,又省了一筆錢。
問題來了,你是女生,接親的時候,新郎用轎子抬,你愿意嗎?還是要婚車。
愿意選花轎,圖的是“儀式感與獨特性”
選花轎的女生,大多偏愛傳統(tǒng)婚嫁文化,覺得“八抬大轎”是“明媒正娶”的象征,比千篇一律的婚車更有紀念意義。
但顧慮也很實際:若兩家距離遠,轎夫抬著累,新娘坐著也顛簸;且花轎對場地要求高(比如窄路、臺階難通過),需要提前規(guī)劃路線。
個人更傾向婚車,圖的是“便捷與舒適”。
選婚車的女生,核心是看重“實用性”——婚車不受路況限制,哪怕距離遠也能平穩(wěn)到達;
且車內(nèi)有空調(diào)、能休息,避免新娘在戶外暴曬或淋雨。
尤其是穿婚紗、高跟鞋的新娘,婚車能減少體力消耗,讓接親過程更順暢。
我結(jié)婚時就選了花轎!
從小區(qū)門口抬到樓下,全程5分鐘,既有儀式感又不累,拍照還特別出片?,F(xiàn)在看照片,比閨蜜們的婚車接親有記憶點多了,超慶幸選了花轎。
我才不選花轎呢!上次參加朋友婚禮,她坐花轎走了10分鐘,下來后婚紗全被汗?jié)窳?,頭發(fā)也亂了,后續(xù)拍照都沒狀態(tài)。
婚車多舒服,吹著空調(diào)還能補妝,實用才重要。
最好的是折中!我姐結(jié)婚時,娘家在老巷子里,用花轎從家里抬到巷口,再換婚車去酒店。
既拍了花轎的傳統(tǒng)視頻,又沒耽誤時間,親戚們都說“既有新意又貼心”。
“婚禮的儀式感,從來不是只有一種模樣”,廣西新娘的八抬大轎,讓我們看到傳統(tǒng)婚嫁文化的魅力。
而婚車接親的便捷,也滿足了現(xiàn)代婚禮的需求。
對女生來說,不管是花轎還是婚車,真正在意的,是新郎愿意為她的偏好花心思,愿意陪她找轎隊、規(guī)劃路線,或是把婚車布置成她喜歡的風(fēng)格。
接親的每一步,都該是“我想給你最好的”,而不是“別人都這么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