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a
高速增長的即時零售,已成為各大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角逐的“新增量” 。
積極的觀點認為,快速發(fā)展的“閃購”業(yè)態(tài),有機會誕生一個全新的電商巨頭;也有觀點認為即時零售當下市場規(guī)模僅為萬億級,相比20萬億的電商市場,即時零售現(xiàn)在和未來,也或許只是一個補充性的存在。
但各平臺、各品牌的共識是,即時消費已是一大趨勢場景,并紛紛積極投入。近三個月外賣市場蓬勃發(fā)展,并且向更廣泛的服務業(yè)市場延伸,電商平臺如淘寶,正向“大消費平臺”轉型。作為新的“大消費”圖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時零售領域近期涌現(xiàn)出了一批成績不俗的品牌和商家。
剁椒Spicy分別對話了美妝、服飾、潮玩領域的3位即時零售玩家,在淘寶閃購等新平臺加入市場競爭后,他們獲得了新的空間和機遇。我們試圖從他們的生意中獲得對于即時零售發(fā)展圖景的預判。
OYH在全國經(jīng)營了20多個美妝倉店,他們的目標是成為線上的絲芙蘭。效益最好的北京三里屯店,單店月銷售超80萬元,而月租金僅2萬元;
旗下有VERO MODA、JACK & JONES、ONLY等品牌的綾致集團,通過淘寶閃購等平臺獲得了全新的銷售場景,以及增量用戶——原來“閃購”服飾的消費者會在旅游目的地添置保暖衣物,在市中心的辦公樓和酒店購買工作用途的正裝,并且,他們通過即時零售收獲了更多的男性用戶和更低的退貨率;
新興的潮玩品牌fufusoul,正在嘗試通過淘寶閃購拓展“七夕”節(jié)點營銷,以往七夕節(jié)都是送鮮花,且外賣平臺的鮮花即時零售已十分成熟,是否能在今年“七夕”打出送女朋友香氛潮玩的心智?
通過這三個對話,我們對即時零售的生意模型,與電商業(yè)務的差異性,以及對供應鏈效率、門店運營模式的要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顯然,方興未艾的“閃購”,正在改變消費者的購物行為,也在重新勾勒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業(yè)務邊界。
“我們是北京第一個在即時零售平臺上賣化妝品小樣的品牌”,OYH美妝倉創(chuàng)始人丁祥回溯到2020年品牌的布局。
彼時,OYH起盤路徑與「話梅」相似,以美妝小樣切入市場,當時通過外賣購買美妝的用戶,多為出差人群,旅行裝、中小樣恰好匹配其場景,這讓品牌在初期快速發(fā)展。
但當話梅等玩家深度入局小樣賽道后,OYH迅速轉向國貨美妝的差異化競爭,這一調整打開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目前,OYH已在全國布局20多家門店(含未營業(yè)),以自營為主,覆蓋上海、成都、南京、新疆、云南等地。
據(jù)他介紹,OYH在即時零售渠道的獲客邏輯堪稱“反套路”。
品牌幾乎不做主動推廣,而是依托標品的自然流量獲客,僅通過0.01元秒殺等活動撬動新客。這一模式的單客獲客成本從最高10元降至今年的5元左右,但即便每日投入1000元用于獲客,對比日均1萬多的毛利仍顯“劃算”。
價格優(yōu)勢甚至吸引了用戶遷移,“原電商用戶在目前客流中至少要占一半”,丁祥解釋,因售價常低于官方旗艦店,不少電商人群開始嘗試外賣渠道,他隨即向剁椒Spicy展示了一筆2110元的可復美次拋精華訂單作為例證。目前,品牌復購占20%以上。
唯一的成本壓力來自配送,即時零售配送成本約占營業(yè)額的10%(如北京單店月銷80萬,配送費約8萬),遠高于傳統(tǒng)電商(量大時一單僅1-2元)。但丁祥認為,這是即時零售“時效優(yōu)先”必須承擔的成本。
而單店模型的高產(chǎn)出印證了這一模式的可行性。
“在行業(yè)內,我們的單店產(chǎn)出穩(wěn)居第一”, 丁祥強調,僅開幾家店時,其線上銷量就已超過同類品牌所有門店。
三里屯店便是典型例證,初期投入80萬元,到年底時庫存貨值已增至90萬;即便在今年市場波動的情況下,該店月營業(yè)額仍穩(wěn)定在80萬元左右,月毛利約20萬,扣除2萬房租與配送費后凈利潤還有10萬,實現(xiàn)8個月內回本。
高單店產(chǎn)出的核心支撐在于其遠超同行的貨盤規(guī)模與豐富度。據(jù)了解,行業(yè)平均單倉貨盤約20-30萬,而OYH最小的倉就有40萬,最大的則超過100萬。
大貨盤支撐的選品策略,成為轉化優(yōu)勢的關鍵一環(huán),其店均客單價達60-70 元,是同行的近兩倍,而高客單價又為商品結構提供了更大的調整空間。據(jù)透露,甚至有商家會用爬蟲軟件1:1復制他們的店鋪,但OYH始終堅持自主選品邏輯。
另一重支撐是品牌對選址的考究。僅以北京4家門店為例,高碑店、三里屯、中關村、北京西站的分布,直指核心商圈與產(chǎn)業(yè)聚集地,同時鎖定年輕消費主力、捕捉流動需求,疊加后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了整個城市核心區(qū)域的全覆蓋。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奶茶、餐飲等品類,OYH所在的美妝賽道有著明顯差異——送達時效要求相對較低,但客單價和毛利率更高。這意味著,對貨源識別的專業(yè)性、進貨渠道的把控力,成為更關鍵的競爭門檻。
丁祥對此有著清醒認知,而支撐這種底氣的,正是供應鏈這一核心壁壘。他常年奔波于全國供應鏈,已與多個品牌簽約。“同行評價‘我們太全’,卻未必知道,我們的售價,往往是他們的拿貨價”, 他道出了品牌優(yōu)勢的關鍵。
在他看來,美妝即時零售賽道雖競爭激烈,卻仍處在方興未艾的上升期。
以OYH為例,今年他們的增長顯著,尤其5月之后,僅淘寶閃購一個平臺,相比3、4月份,實收增量最少有50%。
但賽道內的玩家各有定位,屈臣氏主打正品正價,話梅靠折扣品適配即時零售,而OYH的目標,是成為“倉店界的絲芙蘭”。
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走好兩步關鍵棋:一是建中心大倉,夯實供應鏈;二是在北上廣深等核心城市開實體旗艦店。正如話梅靠品牌效應實現(xiàn)“價高卻銷好”,實體門店是品牌破圈和加強用戶信任度的必要跳板,“哪怕僅開一家,也能為后續(xù)發(fā)展鋪平道路。”
談及即時零售適合的品類,人們最初的認知往往局限于鮮花、醫(yī)藥等急需品,服裝品類似乎天然與即時零售的適配度不高。
綾致集團打破了這一認知,數(shù)據(jù)顯示,接入淘寶閃購后,其經(jīng)營規(guī)模增長遠超預期,以7月日均單量對比2月入駐初期,JACK & JONES訂單增長181%、VERO MODA 增長548%,ONLY增長 301%。
這一突破并非偶然,綾致集團電商負責人Sammi 回憶,四五年前綾致就曾嘗試阿里同城購,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未能持續(xù)。去年“淘寶小時達”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綾致也在今年1月正式入駐,趕上了大消費平臺浪潮。
目前集團旗下三大品牌3000多家自營門店已經(jīng)接入淘寶閃購,在發(fā)貨支持和消費者統(tǒng)一管理上早有完善布局,這種基因天然適配即時零售的業(yè)務模式。
綾致最初也持保守態(tài)度,“一個人得多喜歡一個品牌,才會急于在一兩個小時內擁有它?” 轉機來自天貓的用戶評論 ——“出差灑了咖啡,第二天沒得換,沒想到這么快就收到了”,這類真實反饋讓他們看到了即時零售的發(fā)展?jié)摿Α?/p>
圍繞輕渠道,綾致做了一系列主動調整。
Sammi 透露,VERO MODA剛入駐時,門店選址側重生活聚集區(qū),但發(fā)現(xiàn)像上海靜安商務區(qū)的訂單不斷增加,且能賣出更高客單價的商品。于是將策略轉向商業(yè)區(qū),訂單量顯著增長,且用戶收貨地址多為商務酒店、辦公樓,留言常提及 “出差開會急需”。
進一步挖掘需求可見,場景化是核心驅動力。以襯衫品類為例,即時零售頁面品牌重點強調 “免燙易打理、抗皺” 特性,而從用戶的評論和客服前期的溝通數(shù)據(jù)顯示,因“出差沒帶夠或弄臟衣服”產(chǎn)生的即時需求占比約 30%,這一對接直接讓產(chǎn)品與場景高效聯(lián)動。
另一側,地域化消費特征則指向另一類群體——旅游者。
案例顯示,新疆4、5月仍有大量春裝、秋裝訂單,成都周邊四姑娘山景區(qū)也有不少用戶因“山里太冷”緊急購衣,因氣候差異、行程突變需要臨時添衣的游客,是即時零售的重要客群。
“旅游景點以及轉季,我們整體的貨品會向稍微反季一些布局”,為匹配這些場景化需求,綾致在貨品分配上做了針對性調整,即時零售頁面會側重展示稍早月份的服裝(如 4 月展示 2、3月款),依托門店庫存確??焖侔l(fā)貨。
值得關注的是,即時零售場景下,男裝和女裝也呈現(xiàn)出需求反差。
據(jù)了解,在淘寶閃購平臺,日常女裝銷量是男裝的一倍,但在一些場景下兩者差距大幅縮小,甚至部分節(jié)點男裝反超。Top品類也相對聚焦,男裝以T恤、牛仔、襯衫為主,女裝則是牛仔第一、連衣裙第二。
更直觀的變化來自平臺。Sammi提到,今年5月淘寶閃購上線, 5-6月業(yè)務實現(xiàn)顯著增長?!?·18” 期間男裝爆發(fā)系數(shù)接近10倍,女裝達6-7倍,周末也會迎來小爆發(fā)節(jié)點,但為保證配送時效,團隊會根據(jù)訂單預估增派人手。
另一個亮眼表現(xiàn)是退貨率。Sammi 解釋,一方面因為即時需求場景下用戶“當時就要穿”,退貨意愿低;另一方面門店直發(fā)的“最新、最好貨品”提升了滿意度。
而對于即時零售在集團戰(zhàn)略中的位置,Sammi明確表示“公司要么不做,要么就努力做好新業(yè)務,所以從優(yōu)先級上,即時零售即便不是第一,也排第二?!?/p>
在毛絨玩具賽道早已陷入“內卷”的2023年,面對Jellycat、labubu、玲娜貝爾等深耕多年的老對手, fufusoul品牌創(chuàng)始人楊高曉清楚,定價300元左右的fufusoul,要在這片紅海中突圍,必須找到差異化的破局點。
他的答案是重構產(chǎn)品定義,首創(chuàng)“香氛潮玩”概念?!安煌趥鹘y(tǒng)薰衣草小熊等簡單的香薰附著,fufu的毛絨產(chǎn)品能實現(xiàn)空間留香5-6月”,從視覺延伸至嗅覺。
后來,經(jīng)過了多次的用戶調研,楊高曉觀察到,用戶的決策邏輯里,70%-80%源于對“可愛且高級”的形象認可,20%-30%來自香味的吸引力。
順著這個邏輯,fufu持續(xù)投入設計精力塑造IP。在內容營銷上,借力差異化資源,僅在2023-2024年就與6檔節(jié)目深度合作,通過陳昊宇、萬妮達等明星在綜藝中稱fufu為 “好朋友”的互動,快速拉升品牌調性,“線上線下各占50%” 的營收結構,也印證了全渠道適配能力。
“未來近場流量一定是一個優(yōu)勢,無非就是我們去看切入哪一個入口”,楊高曉堅信即時零售的未來潛力。
天貓作為fufu線上電商的主流陣地,占整體線上營收35%-40%,沉淀的客單、復購數(shù)據(jù)和用戶畫像,與淘寶閃購形成完美協(xié)同,且淘寶閃購的本地化屬性疊加fufu的禮品化基因,更是讓他堅信這條路走得通。
2025年7月,當同行忙著給毛絨玩具撤柜時,fufu反而接入了即時零售賽道,看似反常識,實則暗藏深意。
后臺數(shù)據(jù)早已給出信號,拉平全年的數(shù)據(jù)來看,其線上全年男女比例約為 8:2(80%以上為女性,20%左右為男性),而節(jié)日期間男女比例可達1:1。
“7月試跑是為了8月底的七夕”,楊高曉的邏輯很直接,節(jié)日向來是fufu線上銷售的爆發(fā)點,以七夕為例,單周銷量能抵得上平時三周,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亦是如此。而即時零售30分鐘送達的速度,恰好能接住那些“忙碌到忘記準備禮物”的需求。
在具體運營時,團隊也做了不少“減法”。
考慮到用戶在即時場景里沒耐心長時間翻找,平臺上架的SKU比線下和電商側精簡不少,只保留熱銷款和強禮物屬性的核心品,剁椒Spicy檢索發(fā)現(xiàn),品牌還特意劃分出城市限定、藝術家聯(lián)名等特色專區(qū)。
第一輪測試中,品牌調用了以杭州、上海為主的幾個核心門店,借助這些門店的存儲與供給能力接入即時零售,從門店直接取貨,目前配送仍依托平臺完成。
目前,除14家品牌自營門店外,fufu已在高端香水店、潮玩店布局近200個線下點位,未來這些點位將結合消費數(shù)據(jù)逐步拓展,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
而針對節(jié)點的即時消費場景,fufu制定了精準的運營策略。
“七夕活動早就開始籌備了”,品牌特意推出“云上花園”新系列,以四款經(jīng)典形象為原型,延伸設計出14款藝術型毛絨花,每款都搭載專屬香氣主題,目前該新品已進入預告階段。
“520、情人節(jié)、七夕這些節(jié)日,鮮花總是熱門禮物,但它的花期太短暫了。” 楊高曉解釋道,fufu希望通過這款毛絨花傳遞更長久的心意,既保留禮物的儀式感與治愈感,又能讓專屬香氣長久縈繞房間,成為 “不會凋謝的祝?!薄?/p>
fufu分析,日常即時消費中餐飲占比較大,而七夕禮品需求會顯著上升。因此,接下來他們會提前進行預熱,通過自己的私域以及小紅書沉淀的粉絲人群進行預告,希望在臨近七夕那幾天實現(xiàn)銷量爆發(fā)。
此外,品牌還在規(guī)劃更長遠的節(jié)日場景升級。比如,未來會給用戶提供寫賀卡的需求,在禮物的儀式感和包裝上也會做出差異化,這是他們未來圍繞該即時零售會做的新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