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圖書館事件假設(shè)肖同學是被誣告的,當初該不該寫道歉信呢
文/姜詩華
被傳得沸沸揚揚的五大圖書館誣告案,楊景媛由此成為了無可爭議的話題女王,但其中的一個細節(jié)是,假定肖同學是被誣告的話,那么他當初為什么要寫下道歉信呢?或者說他當初該不該寫道歉信呢?
首先,之所以用肖同學假設(shè)被誣告,是因為畢竟一審宣判而不是終審,還存在理論上翻盤的可能。至于肖同學寫道歉信的心理動機,其實并不難理解。正常的中國人之間,還是講究一個和為貴的,更何況大家還同為武大的莘莘學子,而道歉信就是和解的民間版本,你道歉,先認錯,那我不追究,大家各退一步海闊天空。
但讓肖同學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不湊巧姓楊得了便宜要得寸進尺,肖同學更沒想到的是,楊某某居然將自己當成了法學實踐的試驗品,這是一名大一學生再面對研究生學姐時,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的。他的道歉信換來的不是和解,反而成為了楊某某制造輿論、要挾武漢大學的所謂證據(jù)。有人說肖同學寫道歉信是家庭教育的失敗,確實不無道理,肖同學最大的錯誤在于:高估了人性的善,低估了人性的惡。
簡言之,肖同學站在和解初衷的愿望有道歉的態(tài)度,無可厚非。但是面對楊某某寫下道歉信,客觀上不僅給楊某木提供了證據(jù),也助長了她囂張跋扈的氣焰。更值得警惕的是,但凡男女之間的沖突,男人無論如何是要背負責任的,就好比交通事故,男的就是汽車,女的就是新人,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定理且程序化的認知,這種環(huán)境無形之中就容易滋生楊某媛類型的利己主義者。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肖同學還是把別人想的太好了,打敗他的不是天真是無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