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紹興的魯迅和富陽的郁達夫
組隊打籃球
會是什么畫風?
橫眉冷對裁判哨,俯首甘為送助攻!
這進球,就像我的小說,浪漫且致命!
1932年,郁達夫在杭州擺了一桌“兄弟局”,叫上魯迅、柳亞子一起干飯。一周后,魯迅仍在日記里回味“達夫賞飯”。
今天晚上,這場“兄弟局”迎來跨越時空的夢幻聯(lián)動,富陽和紹興要在浙BA城市爭霸賽上“約架”了。
這場籃球場上的熱血Battle,堪稱“文學德比”,各方球迷萬眾期待!
1
翻開歷史的冊頁,1932年的冬天,郁達夫為剛從上海來杭的兄長郁曼陀接風,特意邀來魯迅、柳亞子等一眾好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席間氛圍愈發(fā)熱絡。魯迅興之所至,提筆揮毫寫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后來鐫刻進中國文學史的名句,最初便誕生于這場充滿人情味的聚會。
郁達夫比魯迅小15歲,兩人相識于1923年,此后13年間,他們既是文友,更是知己。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他們并肩與黑暗勢力抗爭——魯迅以筆為刀,剖開社會的痼疾;郁達夫以文載情,記錄時代的悲歡。他們相互信任,在創(chuàng)作困境中彼此打氣;他們相互支持,在人身威脅前并肩而立。
△紹興魯迅故里
△富陽郁達夫故居
魯迅曾在日記里多次提及與郁達夫的交往,“達夫賞飯”的聚會更被他視為難得的暢快時光。
郁達夫?qū)︳斞傅木粗馗且缬谘员?,魯迅逝世后,他站出來撰文紀念,稱“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今年年初,魯迅與郁達夫特展在富陽舉行
郁達夫?qū)憽冻翜S》時對人性的大膽剖析,寫《故都的秋》時對情感的細膩捕捉,都透著江南水鄉(xiāng)的靈動;魯迅從《狂人日記》的振聾發(fā)聵到《阿Q正傳》的深刻批判,每一筆都鐫刻著對家國的赤誠。
他們二人看似風格迥異,實則血脈相連——同樣心懷天下,同樣堅守文人風骨,而這種共通的精神追求,正是富陽與紹興文化中最親的那份“兄弟情”。
△魯迅贈郁達夫簽名本《引玉集》
△郁達夫贈魯迅詩
2
若要用一個字概括富陽人與紹興人的特質(zhì),“剛”字再貼切不過。
紹興的膽劍精神,源自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兩千多年前,越國兵敗會稽山,勾踐忍辱負重,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堅韌,最終實現(xiàn)復國大業(yè)。這種“能扛事、不服輸”的勁頭,早已融入紹興人的血脈。今天的紹興人,無論是經(jīng)商還是治學,都帶著一股“越挫越勇”的韌性。
△越王臺(來源:紹興旅游)
富陽的東吳霸氣,與孫權(quán)的故里身份密不可分。東漢末年,孫權(quán)的祖輩從富春江出發(fā),三代耕耘,勵精圖治,終成一方霸業(yè)。這份“敢爭先、敢突破”的基因,至今仍在富陽人的性格里閃光。從千年造紙之鄉(xiāng)到改革開放時期的“富陽現(xiàn)象”,再到當下的經(jīng)濟轉(zhuǎn)型,富陽人始終保持著“敢闖敢試”的沖勁。
△孫權(quán)故里,龍門古鎮(zhèn)(徐暉 攝)
紹興人與富陽人身上的這種“硬骨頭”精神,在魯迅與郁達夫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一個是“硬核文學狂人”——魯迅面對國民劣根性,毫不留情地批判;面對反動勢力的威脅,他以“橫眉冷對”的姿態(tài)堅守陣地。
一個是“不畏迫害的文學斗士”——郁達夫在日本侵華期間,堅持用文字記錄抗戰(zhàn)實況,哪怕顛沛流離也從未放下筆桿,直至壯烈犧牲。
他們的剛,不是莽撞,而是一種對信念的堅守;他們的硬,不是固執(zhí),而是一種對民族使命的擔當。
3
今晚,浙BA賽場,富陽隊與紹興隊的對決,又將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兄弟局”續(xù)集。
看富陽隊的球員突破防線——那利落的腳步、果斷的出手,像極了郁達夫文字里的靈動與爽利。他們或許不會過多言語,但每一次跑位都透著“不浪費每一次機會”的較真;每一次傳球都帶著“兄弟同心”的默契。
看紹興隊的球員鎮(zhèn)守籃下——那強硬的防守、堅韌的對抗,像極了魯迅筆下的“戰(zhàn)士”。他們或許不會刻意張揚,但每一次卡位都透著“寸步不讓”的倔強;每一次搶斷都帶著“守護到底”的決心。
△魯迅 郁達夫
當籃球應聲入網(wǎng)的剎那,不僅是比分的跳動,更像是百年前的那場“達夫賞飯”在今天的隔空擊掌。
魯迅欣賞郁達夫“敢于直面自我”的真誠,這份真誠體現(xiàn)在球場上,是球員對每一次失誤的坦然面對,是團隊對每一分落后的永不言棄;
郁達夫敬佩魯迅“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這份勇氣體現(xiàn)在球場上,是球員對每一次挑戰(zhàn)的無畏沖鋒,是對勝利的執(zhí)著追求。
正如魯迅在《最先與最后》中所寫:“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被@球賽場上的勝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種全力以赴的拼搏姿態(tài)——富陽隊與紹興隊的球員們,必會用行動詮釋這份體育精神。
△紹興隊、富陽隊隊旗
從“達夫賞飯”的文壇佳話,到浙BA賽場的“文學德比”,富陽與紹興的這場對決,早已超越了普通的體育競賽。
它是兩座城市文化的對話——富春江畔的靈秀與鑒湖岸邊的堅韌,在籃球的碰撞中交融;
它是兩地人民精神的傳承——“能扛事、講血性、不認輸”的基因,在球員的拼搏中延續(xù)。
△美麗富春江(蔡富明 攝)
△鑒湖(來源:紹興文旅發(fā)布)
今晚,無論最終比分如何,當富春江畔的吶喊與鑒湖岸邊的助威交織在一起,我們看到的,是浙BA真正的價值:城市PK,文化對話,實現(xiàn)超越勝負的精神共鳴。
讓我們期待,這場帶著文學溫度的籃球賽,能為浙江的體育文化留下一段歷史佳話!
來源:富陽發(fā)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