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京的朋友們注意到這個壽司郎了嗎?
這家回轉壽司店的火爆絕對是可以讓沒了解過的人大受震撼的程度。
線上預約取號放眼望去至少要等兩周。
線下隊伍更是長到讓人懷疑人生。上流君腦子里立馬響起:我排著隊,拿著郎的號碼牌~
因為這個壽司郎,“郎”字也被玩出了新花樣。
總想吃壽司郎是病嗎?好像是得了餓疾,要趕緊找“郎”中看看。
△來源:小紅書@Lyeeeeechs
受不住壽司郎的美食誘惑叫“郎”的誘惑。
喜歡吃壽司郎人的自稱為喜之“郎”。
為了吃“郎”,大家也是煞費苦心。
第一種邪修排隊法就是——翻垃圾桶,沒想到這股風還是吹到了壽司店。
△來源:小紅書@賣墨魚的老墨雨
果然垃圾桶里也不一定全是垃圾,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難道除了這些就沒有體面一點的方法嗎?
或許也可以看看凳子上、座位底下有沒有,看看能不能撿上漏。
前面的人不想要的號在自己手里一下子變成了香餑餑,直接提前幾百號;再把自己的號碼牌留給別人,這下郎的號碼牌就真成愛的號碼牌了。
因為排隊吃的人太多,黃牛聞著味就來了,最離譜的是為了防止被發(fā)現還專門開發(fā)了假冒小程序。過去我分辨不出真假美猴王,如今我分辨不出真假壽司郎。
黃牛小程序甚至還能做到自己聲明自己,果然人在做壞事的時候是不嫌累的。
△來源:小紅書@TonyCcc
雖然壽司郎在北京爆火,但各地排隊也存在“溫差”,北京排隊排到天昏地暗,天津卻是隨到隨吃。
有網友提議在北京排隊的人直接花100元車費去天津吃,真去了才發(fā)現,“出了北京根本沒有雨啊朋友們”。
外面排隊的人實在是太多,由此開始了郎外人對郎里人的賽博喊話:“郎里面的人能不能快點吃,已經要餓暈了”。
然而當郎外人在外面焦急的等待時,根本猜不到郎里人在干嘛。
有做小蛋糕的,有慢慢悠悠品壽司的,還有人看上了劇場版。
那個……也不是上流君,上流君在辛苦碼字ing。
終于走進店里,還是會看著菜單價格暗自竊喜,這個郎終于被我等到了。相比于其他壽司店來說,壽司郎的價格不算太貴,品質也還可以。
10元生三文魚、藍鰭金槍魚大腩,8元焦糖鵝肝,人均百元實現壽司自由,愛吃壽司的“窮鬼”狂喜。
△來源:小紅書@壽司郎
對于追求性價比拉滿的“窮鬼”來說,進店按照SOP(標準作業(yè)程序)薅羊毛才是正經事。
△來源:小紅書@吃不完的喂泥熊
進店先選個好位置,可以享受“優(yōu)先擇魚權”。壽司郎對一人食也很友好,不用湊局,在小小隔間里就可以獨享一摞空盤的快樂。
之后拿濕巾擦桌杯碟筷勺,薅免費的醬油醋芥末放包里,完事開始點餐。
再在大眾點評收藏打卡領免費的冰凍小芒果,泡上一杯免費的抹茶牛乳茶,把調料擠好坐等開餐。
如果吃完壽司感覺沒吃飽還可以追加一份烏冬面或拉面,再點個不要錢的燒椒醬,差不多就可以飽腹了。
不少人去了只點優(yōu)惠款,幾十多個盤子摞在一起幻視瑪麗蓮夢露大廈。
△碟子的顏色對應壽司的價格:白碟8元,紅碟10元,銀碟15元,金碟20元,黑碟28元。
最后,窮鬼打卡小心思的重中之重在于付款這一步,打開小紅書裝作首次關注壽司郎可以減5元服務費,生日月去吃享88折,周二去吃的話會員可積1.5倍積分(一元=1壽司幣,壽司幣可以兌換現金券),再拿出上次吃的小票憑證填問卷,結賬時還能再減8元,一整個流程下來既薅了羊毛也省了錢。
壽司郎的故事始于日本大阪。1975年,一家名為“鯛壽司”的小店在此開業(yè),1984年正式更名為壽司郎。
當時的日本,壽司還屬于“只有重要日子才能享用”的珍貴美食,而壽司郎從誕生起就帶著一個簡單的目標:用親民的價格,讓更多人輕松吃到新鮮地道的壽司。
在日本的回轉壽司市場,壽司郎與藏壽司、濱壽司、河童壽司并稱日本四大壽司天王,模式雖說有些相似,但壽司郎的熱度卻遠超不少同行。
2011年至2022年,壽司郎連續(xù)蟬聯了12年日本回轉壽司界營業(yè)額的第一名,這實力只能說實火。
△來源:鹽財經
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離不開“性價比”這三個字。
早在1996年,壽司郎就確立了每盤壽司100日元的定價策略,這么多年來也一直保持著“食材成本占總成本比重不低于50%”的傳統(tǒng),要知道一般餐廳的食材成本也就三成左右,光這一點就夠有誠意了。
2002年起,壽司郎的大多數門店就已經用上了回轉壽司綜合管理系統(tǒng),自己還設計了雙軌道系統(tǒng):一條回轉帶上常規(guī)菜品,另一條專門配送點單的菜品。菜都不用服務員上了,用人的地方變少,成本自然也低了許多。
供應鏈上,壽司郎目前有部分食材來自國內,像大連的生馬糞海膽,福建海域的真鯛和紅甘魚,還有順德的鰻魚、山東的鵝肝,不用從國外進口的食材又給壽司郎在運輸等成本上省了一筆錢。
另外每個壽司盤內還植入了IC芯片,當壽司在回轉軌道上行走超過350米還沒被人取走的話,這盤壽司就會被自動廢棄,這也讓壽司的報廢率從2.5%降到了1%。
從源頭上理清了壽司郎的低成本策略,也就不難理解壽司郎為什么這么有性價比。
進入中國市場后,壽司郎的火爆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2021年在廣州開出內地首店后,4個月內連開3家,勢頭十足;北京門店更是排到“一號難求”,但在其他城市倒未出現如此夸張的排隊潮。
這種差異或許與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密切相關。北京在不太貴的壽司市場這一塊長期存在空缺,太廉價的味道一般,太貴的omakase又得掂量掂量錢包,消費者對“百元吃好壽司”的需求十分強烈;廣州人對新鮮食材和高性價比餐飲的接受度高,自然容易為壽司郎買單。
北京廣州都被壽司郎滲入成功,很多人好奇為啥經常齊名的上海還沒有壽司郎?這就不得不提到上海和蜜雪冰城的恩怨了……
不過其實上海周邊的昆山店已經開了,甚至還有小道消息表示壽司郎想把最好的店開在上海,既然這樣的話,上?!跋仓伞钡拇禾爝€會遠嗎?
除了性價比這方面,郎還有別的“手段”——提供情緒價值。點單到一定數量可以抽獎,每滿60元觸發(fā)一次小游戲,三種游戲隨機,十次必中,也是在壽司店體驗了一把開盲盒的癮。
△來源:小紅書@alberta
但是郎也不能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有食客反映,高峰時段不僅排隊久,傳送帶菜品還少得可憐,熱門的鵝肝壽司常售罄,好不容易吃到結果發(fā)現是解凍的,吃起來外熱內冷;“烏冬面甜得像奶茶,鰻魚口感也不對”,只有少數品類不容易踩雷。
很多時候突然風很大的產品很有可能有過度營銷的成分,所以說為了大家的錢包安全,上流君也要給大家潑潑冷水——郎也不是百分之百好,如果為了跟風,排長隊去吃真是沒必要。
作者 | 招財靳寶
編輯 | 小樹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