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1日的臨近,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大部分職工來說,這個日子的到來,意味著自己的勞動保障更進一步,而對于部分單位來說,不給職工繳納社保的風險壓力進一步增大,主要表現(xiàn)在,如果勞動者以單位不給自己繳納社保為由辭職并且要求單位支付賠償金,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2025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發(fā)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引發(fā)社會各界廣泛討論,其中有關社保方面的解釋,因為涉及每個人的利益,更引發(fā)大家共鳴,認為這是一件大好事。
該司法解釋,關于社保方面究竟說了啥呢?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任何不繳納社保的約定都是無效的,不論是自愿的還是強迫的,哪怕白紙黑字寫著不繳納社保的約定都不成立,二是單位不給職工繳納社保,或?qū)⒚媾R賠償,賠償標準是每工作滿一年,賠償一個月工資。
當然,司法解釋都是對已經(jīng)有的法律制度進行解釋,并不是什么社保新規(guī),所以確切地說,說社保新規(guī)在9月1日生效的說法是錯誤的。但不論怎樣,從9月1日開始,單位不給職工繳納社保的風險增大了。以前,單位可能只要補繳社保就沒事了,而現(xiàn)在,不僅需要補繳社保,還要面臨賠償,任何一個單位老板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有點頭疼,只能選擇按照規(guī)定給職工辦理繳納社保的手續(xù)。
不過,有些事不能一廂情愿,單位有意愿為職工繳納社保,但是職工不配合,不愿意繳納社保,單位怎么辦呢?
出現(xiàn)這種情況,比較大的原因是,職工與單位已經(jīng)進行了約定,單位不給職工繳納社保,把繳納社保的錢以工資的形式發(fā)放給職工,這樣職工到手錢就多了。比如繳納社保后,到手工資可能從4000元變成了3000元,有些職工一看到錢少了,就不愿意繳納社保了。
一邊是法律法規(guī)要求單位必須為職工繳納社保,否則將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而另一邊,有些職工因為繳納社保后到手錢變少不愿意繳納社保。
從9月1日起,如果出現(xiàn)職工不愿意繳納社保的情況,單位可以有三種選擇:
第一,不再聘用該職工,避免今后帶來損失。建議單位首選采用這種做法,不然將來因為社保問題會帶來較大風險。
第二,與職工簽訂協(xié)議,明確工資中含有多少社保費,具體金額寫清楚,將來出現(xiàn)必須繳納社保的情況,比如社保部門強制征收,那么單位繳納社保后,向職工追償補繳的社保費。
第三,不再聘用退休前人員,選擇退休人員,這樣單位就不需要為職工繳納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了。但是需要注意,為了規(guī)避風險,單位要為職工購買工傷保險,一旦發(fā)生工傷,有工傷保險條例為其保駕護航,避免單位因為工傷問題承擔不利后果,繳納工傷保險后,單位在經(jīng)營方面基本上是高枕無憂了。
綜上所述,從9月1日起,司法解釋二生效,對單位和職工來說都是好事,如果出現(xiàn)職工不愿意繳納社保的情況,單位可以采取以上三種方法的一種,如果單位的工作可以聘用退休人員完成,建議優(yōu)先聘用退休人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