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們在減肥路上艱難前行時,有些人卻從未嘗過飽腹的滋味
站在平壤街頭,我恍惚間以為自己闖入了一部老電影。女人們穿著素色衣裙,身姿如柳;男人們騎著自行車,襯衫下的肩胛骨隱約可見。這里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瘦,瘦得均勻,瘦得令人心疼。
同行的閨蜜小雅捏著自己肚子上的贅肉,半開玩笑地說:"好羨慕這些朝鮮姑娘啊,個個都是衣架子身材。"我卻沒有笑,因為我知道,這種瘦背后藏著我們難以想象的代價。
一頓特殊的晚餐
在朝鮮的第五天,我們受邀到一戶普通人家中共進(jìn)晚餐。女主人玉淑早早準(zhǔn)備好了飯菜:一碗米飯,一碟泡菜,一小盤豆腐,還有難得一見的煎魚——那顯然是為了招待我們特意準(zhǔn)備的。
玉淑的兩個孩子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條小魚,卻不敢動筷子。直到母親點頭,他們才小心翼翼地夾起最小的那塊魚肉,放在嘴里細(xì)細(xì)咀嚼,仿佛那是世間最珍貴的美味。
"孩子們正在長身體,應(yīng)該多吃點肉啊。"我不忍地說。
玉淑笑了笑:"每個月國家會分配一些肉票,但不多。這樣已經(jīng)很好了。"
那頓晚餐,我們吃得很沉默?;鼐频甑穆飞?,小雅突然說:"我想起了昨天在自助餐廳,我們盤子里剩下的那些食物..."她的聲音有些哽咽。
兩個世界的餐桌
那晚我失眠了,想起了家鄉(xiāng)那些琳瑯滿目的餐廳,想起了朋友圈里天天喊著要減肥的姐妹們,想起了被我們隨意倒掉的外賣...
在朝鮮,人們的餐桌上是匱乏的尊嚴(yán);在我們的世界,餐桌上是過剩的愧疚。
朝鮮人瘦,是因為他們的食物結(jié)構(gòu)簡單,以蔬菜和谷物為主,肉類是難得的奢侈品。他們攝入的脂肪和糖分遠(yuǎn)遠(yuǎn)低于國際標(biāo)準(zhǔn),這讓他們免于肥胖的困擾,卻也面臨著營養(yǎng)不良的風(fēng)險。
而我們呢?我們的世界正在與肥胖斗爭。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shù)據(jù),全球有近20億成年人超重,其中6.5億人達(dá)到肥胖標(biāo)準(zhǔn)。我們在減肥健身房里揮汗如雨,在超市里購買低脂食品,卻難以抵抗美食的誘惑。
體力的代價
在平壤郊區(qū),我們看到農(nóng)民們在田間勞作。陽光炙烤著他們的脊背,汗水浸透了粗布衣裳。他們彎腰插秧、除草、收割,每一個動作都干凈利落,沒有多余的脂肪阻礙他們的行動。
導(dǎo)游告訴我們,大多數(shù)朝鮮人從小就要參加勞動,城市居民也要定期下鄉(xiāng)支農(nóng)。體力活動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刻意選擇的健身方式。
這讓我想起了家里的掃地機(jī)器人、洗碗機(jī)、外賣APP...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也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懶惰。我們辦了健身卡,買了跑鞋,卻總是找各種理由不去運動。
在朝鮮的最后一天,我們遇到了一個正在舉行婚禮的家庭。沒有豪華的酒店,沒有長長的婚車隊,沒有堆積如山的禮物。新娘穿著一身傳統(tǒng)的朝鮮服裝,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婚禮后的宴席上,賓客們分享著簡單的食物:打糕、米酒、泡菜和一些時令水果。人們唱歌跳舞,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院子里。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朝鮮人或許物質(zhì)匱乏,但他們有著自己的快樂和滿足。而我們,在物質(zhì)的海洋中漂泊,卻常常感到空虛和不安。
回國后,每次坐在豐盛的餐桌前,我都會想起玉淑一家;每次想要扔掉吃不完的食物,我都會想起那兩個孩子盯著小魚的眼神。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的國度,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朝鮮人的瘦提醒我們:物質(zhì)的豐富并不等同于幸福的豐盛。
也許,我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食物,那么多物質(zhì),那么多浮華的裝飾。簡單的生活,或許更能讓我們接近幸福的本質(zhì)。
這就是朝鮮給我的啟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瘦不僅僅是一種體型,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對物質(zhì)的淡然,對生命的敬畏。
#夏季圖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