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舊物,翻到大學時的筆記本,紙頁已經(jīng)泛黃,可當時一筆一劃寫的日期還清晰,那年的夏天。忽然就懂了莊子說的那句,人生在天地間,像白馬掠過門縫,快得來不及反應。我們總在追趕時間,卻很少停下來想想,這轉瞬即逝的時光里究竟有什么。
NASA觀測,宇宙已經(jīng)存在了138億年,地球默默轉了46億圈,人類穿著文明的外衣不過幾千年,而一個人能活過百年都算幸運。把宇宙的時間比作一整年,人類文明大概只占最后一天的最后幾分鐘,個體生命更是短到像秒針輕輕一跳。可我們總愛和時間較勁,學各種時間管理技巧,為沒做完的事焦慮,好像能把溜走的時光抓回來。莊子卻早看透了,時間從不是能囤積的糧食,它流走的速度從不為誰改變,與其追著跑,不如好好接住每一個此時此刻。
把自己放在天地之間,很多執(zhí)念會慢慢松下來。我們總容易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在意職位高低、錢包厚薄,可這些東西幾十年后再看,就像風吹過湖面的波紋,很快就平了。反倒是頭頂?shù)脑铝?、路邊的草木,幾千年來一直按自己的?jié)奏生長。莊子說的齊物,大概就是讓我們明白,每種生命都有局限。像早晨的菌子不知道黑夜白天,寒蟬不懂春秋四季,我們?nèi)祟愐膊皇菬o所不能的,承認這一點,心里反而會踏實很多。
現(xiàn)代人生怕跟不上趟,職場要卷,生活要比,焦慮像影子一樣跟著。其實莊子的話像劑清涼散,讓我們把視角拉大些。失業(yè)、生病這些看似天大的坎,放在幾十年的人生里,不過是一段上坡路。蘇軾當年被貶到黃州,日子清苦,卻琢磨出了東坡肉的做法,寫了“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句子,靠的就是這份放下完美執(zhí)念的智慧。欲望少一點,心就寬一點,杯子空了才能裝水,心里簡單了,快樂反而裝得滿。專注當下的事也很重要,吃飯時認真嘗味道,走路時感受腳踩大地的實在,過去的追不回,未來的猜不到,抓住眼前這一秒,就是對抗無常最好的辦法。
這句話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故事。戰(zhàn)國時莊子說這話,是勸人別被功利困住。漢朝呂后用它勸張良,讓他珍惜時光做該做的事。清末秋瑾寫“白駒過隙感韶華”,把個人的時光感慨變成了救國的動力。到了現(xiàn)在,我們總在卷和躺之間糾結,其實莊子早就說過了。
鯤鵬要等風來,既要努力拍打翅膀積蓄力量,也要學會順應時機。承認自己的渺小,反而能卸下包袱,像路邊不成材的大樹,因為沒被砍伐,反而能給飛鳥遮風擋雨,這也是一種價值。
莊子的智慧不是讓我們消極度日,而是教我們在短暫里找珍貴,在局限里懷謙卑,在無常里尋自在。當我們把自己放進天地的大循環(huán)里,會發(fā)現(xiàn)哪怕生命像白馬過隙那樣匆匆,精神的自在卻能跨越時間的界限。蘇軾說,看變化的一面,天地萬物都在瞬息萬變,看不變的一面,我們和萬物其實都在永恒里。日子再快,用心活過的每一刻,都算數(sh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