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這幾天孩子有點睡不太安穩(wěn),面對即將到來的返校,也有點恐懼。
表示該回學校了,有點心慌,也有點焦慮,不太想回學校。
面對孩子這樣說,我并沒有反駁,也沒有多說,而是先緩一緩,觀察一下孩子的情緒波動。
01
離開學不到10天了,孩子這幾天明顯有點煩躁,時不時表示不想回學校。
說自己有點心慌,不想離開家,也不想去學校。
我沒有立刻去吵孩子:
高三娃都放假了50天,還不滿意,咋能玩心這么大!
站在我的角度來看,這個暑假對他已經(jīng)足夠長了,往年高三的孩子放假最多不超過兩周。
享受了一個漫長的暑假,還有啥不滿意?甚至該返校的時候,還有點怨言和不滿。
稍微對孩子有一些不滿后,我開始進一步覺察:
孩子為什么會有不想回學校的情緒?他的恐懼點在哪?
穩(wěn)住情緒,先不去反駁孩子,也不去指責和評判,而是進一步共情孩子:
寶,你想到要回學校,是不是有點煩躁?有點心慌?
孩子接著說:
是啊,不想回學校。感覺作業(yè)也沒有寫完,暑假也沒有完成計劃,覺得回學校有點心虛。另外就是回學校肯定會想家。
我進一步共情孩子:
是啊,去了學??隙ú荒芟裨谶@里這么自由和隨意,會被約束,得在規(guī)定時間內上課和學習。肯定會不舒服,你要是在學校想家了,我可以和弟弟去看你呀。
孩子聽我這么說之后,情緒就好了很多。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想返校,可能只是嘴上說說,家長不要太當真。
02
在跟孩子溝通回學校的事情上,我采用了兩個方法:
第一個是共情孩子的感受,第二個是解碼孩子不想回學校的原因。
并順著孩子的話意與想法,一步步展開與他的談話,讓他自己打開不想回學校的心結。
當孩子的恐懼和擔憂,自責與擔心,被清晰化時,孩子的情緒與焦慮就得到了很好的安放。
大部分時候,孩子說不回學校,只是吐槽和有些不安全感。
一是怕別人都在努力,自己卻在擺爛,內心會很煎熬與自責。
二是怕自己回學校太辛苦,太累,又沒有相應的結果。
還有就是放假時間久時,孩子一提到返校就會有心理上的應激,也是因為在家待得太舒適了,一想到要去規(guī)矩很多,每天高負荷運轉的學習時。
從心理上,先讓自己給嚇著了。
所以才會有隱隱的不安,與不想回學校的想法。
家長要清晰的是:
孩子說不想回學校,并不是完全是因為懶,怕吃苦。更重要的原因是學習給了孩子很不好的體驗感。
要么是挫敗感,要么是緊張感,要么是不太喜歡被約束和管控的失去自由感。
家長不要聽到孩子一說不回學校,就各種說教與講道理,或者火冒三丈。
更不要一上來就批評,而要先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共情孩子。
03
我也能理解家長,聽到孩子經(jīng)歷了一個長長的假期后,竟然還不想回學校。
家長一聽就覺得這孩子躺廢了,太貪圖享樂和不思進取了。
孩子不想回學校的愿景中,都有著動機與訴求,都有著擔心與不安全感。
家長此時,最需要做的是溶解孩子的焦慮,接住孩子的情緒,可以遵循以下三個步驟:
首先,先學會傾聽。
當孩子說不想回學校時,不要一聽就炸毛,急著去批評孩子,急著去發(fā)火。
后退一步,來覺察孩子此刻心里在想什么?他有什么訴求和擔心。
而不是直接下定義和貼標簽,給孩子扣一頂懶惰的大帽子。
父母要做的是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后傾聽孩子的想法,再順勢去溶解孩子的焦慮。
孩子不想返校時,先傾聽,再溶解孩子的焦慮,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讓他消化恐懼和不安的情緒。
如此,孩子就能將情緒調整到正常狀態(tài),以松弛狀態(tài)輕松返校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