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海峽另一邊的美麗姑娘何詠芝,從小聽著爺爺和大伯講述老家的故事長大。
他們告訴她,何家人的根在大陸,在廣東,在遙遠得回不去的地方。
長輩們講述往事時,眼里深重的情緒刺痛了何詠芝的心。
所以長大之后,她毅然決然地奔赴大陸,去履行一個她給自己許下的承諾,尋找不知身在何處的親人。
何詠芝的尋親之旅能夠成功嗎?她的爺爺和大伯又經(jīng)歷過什么?
1989年,身處臺灣的一個名叫何燦南的老人突發(fā)腦溢血,生命垂危。
他的子孫后代都趕到他的身邊,眼睜睜看著自己最敬愛的父親、祖父緩緩停止呼吸。
老人的臉上最后那抹遺憾的神情,讓他們的眼眶紅得仿佛快要滴血。
他們都知道,這份遺憾源自于哪里。
中國人都有著落葉歸根的情結(jié),尤其是離家多年的游子。
平生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回到家鄉(xiāng),回到自己熟悉的親人身邊,再聽一聽親切的鄉(xiāng)音。
可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何燦南老人都沒有實現(xiàn)這個心愿。
1949年,國民黨反動派節(jié)節(jié)敗退,臺灣成了蔣介石最后的駐地。
這支可惡的隊伍明明已經(jīng)落魄,卻還要干最后一件惡心的事情,抓壯丁。
何燦南就是在一片混亂中被國民黨發(fā)現(xiàn),然后被強行抓走的。
他是土生土長的廣東小伙子,高要是他的故鄉(xiāng)。
那里的人們講著帶口音的粵語,是他記憶中最好聽的聲音。
可是被迫離開大陸之后,這些聲音卻只能在他的夢里出現(xiàn)。
國民黨抓了一堆壯丁,可真正到了臺灣,他們又沒有什么事情需要交給這些壯丁去做。
于是,大多數(shù)人都在迷茫和孤獨中熬著日子,滿心盼望著什么時候還能再回家。
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同樣有所期待的何燦南也不得不認清現(xiàn)實。
他的心情變得前所未有的失落,每天最大的盼頭,可能就是和一起來臺灣的同鄉(xiāng)聚一聚,聊聊過去的歲月。
他在臺灣成了家,有了孩子,他也把這些故事講給了自己的孩子聽。
他要讓孩子們明白,無論生活在哪里,無論說著什么樣的方言,他們都是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自己的根。
大約80年代初期,在臺灣生活了幾十年的何燦南,看到了一點希望的曙光。
祖國大陸和臺灣因為政策原因,漸漸放寬了一些交流限制。
雖然他們還是不能自由地往返兩岸,但是通過香港的第三方,他們可以想辦法和家人交換信件。
如果真的能寫信交流,那這比起之前和大陸音信隔絕的情況,簡直要好上千百倍。
何燦南找了個中間人,拜托對方幫忙傳遞信件,竟然真的聯(lián)系上了他的親妹妹何巧兒。
妹妹得知哥哥在臺灣好好地活著,同樣也十分激動。
他們不能及時地交流,因為信件傳遞需要時間。
但何巧兒相信,自己急切盼望著家人團聚的心情,哥哥一定能夠體會到。
她有多么急迫,何燦南就有同樣的急迫。
他們都相信,兩岸的交流渠道以后一定會更多更寬,兄妹倆總能等到可以見面的時候。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何燦南沒有等到那一天,就在1989年離開了人世。
這件事情帶給了何燦南的孫女何詠芝深深地觸動。
爺爺?shù)拇箨懝适潞图亦l(xiāng)情結(jié),同樣也對她有著深刻的影響。
爺爺去世之后,大伯成了老人家的接力軍。
一直在想辦法和大陸親人聯(lián)系,渴望著有朝一日,自己能夠代替老人家回家鄉(xiāng)看一看,和親人真正擁抱在一起。
只是進入21世紀以后,何詠芝一大家子人收到大陸的信息也變少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再次斷了聯(lián)系,互相不知道對方的情況。
在滿懷期待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時間總是會過得很快。
何詠芝的大伯何家祥年紀越來越大,他的心里也越來越害怕。
他怕的是某一天意外突然來臨,或者是自己突然生病,臥床不起,沒有辦法用雙眼代替父親完成遺愿。
父親臨終時的心情,他想自己有了更多體會。
這個尋親的火炬,從何燦南傳到何家祥兄弟倆手里,再傳到何家祥弟弟的女兒,也就是何詠芝手里。
何詠芝沐浴著家人的情懷長大,所以她決定自己走一走,去大陸闖一闖,找一找。
科學技術(shù)在進步,尋找親人的辦法也越來越多。
何詠芝嘗試著聯(lián)系了一些志愿者。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來到廣東高要市,找到派出所,請求警察幫忙查找戶籍線索。
可這第一步,何詠芝就遇到了難題。
她給警察報出的名字不是何巧兒,而是何巧如。
警察在戶籍系統(tǒng)里找了個遍,都沒有找到與之對應(yīng)的何巧如。
難道爺爺?shù)募亦l(xiāng)不是高要?難道爺爺把妹妹的名字記錯了?
各種思緒一瞬間涌上何詠芝心頭,她甚至有些沮喪。
就在這個時候,經(jīng)驗豐富的民警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什么。
廣東人說話通常帶著很重的方言口音,老一輩更是如此。
如果年輕人聽著某個發(fā)音像“如”的話,那么在廣東口音里,它就應(yīng)該是“兒”。
這一試,方向終于對了。
何巧兒的名字緊跟著跳了出來,只是系統(tǒng)顯示,老人家在2007年就已經(jīng)死亡。
也就是說,何詠芝只能想辦法尋找何巧兒的后代,否則這個尋親之旅就只能中斷。
何詠芝當然不死心,既然來了,那就一定要把人給找到。
她又請警察幫忙查找連帶關(guān)系人,把家庭譜系都翻了出來。
最終鎖定了巫潔華這個名字,以及與巫潔華有關(guān)的一大家子。
從系統(tǒng)信息來看,巫潔華是何巧兒的女兒。
也就是說,巫潔華很有可能就是何詠芝的表姑。
志愿者跟著相應(yīng)的信息指示,一路找到了巫家。
雙方剛一開口交流,彼此交換了一些最基本的信息,就確定了重要的身份。
原來,何巧兒還在世的時候,也一直和自己的子女們念叨親哥哥何燦南,就像何燦南一直記掛著她一樣。
同樣的,何巧兒的子女們也很為母親感到遺憾。
親人之間的感情,在這種情況下是完全相通的。
既然找到了人,那么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見面了。
何家祥有些迫不及待,越是到臨近約定時間的時候,他甚至還越是緊張。
這大概就是書上說的近鄉(xiāng)情怯吧。
2019年,規(guī)劃好了行程的何家祥,帶著妻子、弟弟和侄女何詠芝。
一大家子人一起從臺灣的機場起飛,目的地是他們共同的家。
另一邊,廣東的機場里,巫潔華等人早已經(jīng)等候在接機口,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出口,只為了能早一分鐘見到親人。
當雙方期待已久的見面終于來臨之時,他們之間絲毫沒有陌生感。
神奇的血緣牽引著他們擁抱在一起,用笑容和眼淚訴說過去的遺憾和此刻的圓滿。
何家祥特意去父親念叨過無數(shù)次的老街老巷走了走。
他想,自己今天看見的這一切,恰如父親的心心念念。
一家人還一起去祭拜了何巧兒,那個和他們的大家長血脈相連的至親。
千里尋親,終得團圓,這是來之不易的重逢。
希望何家一家人的結(jié)局,還能夠在其他兩岸分隔的家庭中出現(xiàn)。
與此同時,也希望他們的遺憾不要再出現(xiàn)了。
兩岸一家親,同心同德,終有一日能共享同一份心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