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的火燒,南方人不懂!
小吃,恰似一部流動的民俗史,承載著千年煙火氣。
先秦《禮記》載“食不厭精”,可見古人對風(fēng)味的考究早有淵源。
從汴京瓦舍的“馓子”到臨安夜市的“糖煎藕”,
《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里的市井珍饈,
正是小吃最初的模樣,藏著尋常百姓的生活熱忱。
小吃與民俗本是一體。
北方冬至餃子“更歲交子”,南方元宵湯圓“團團圓圓”,端午粽子裹著屈子傳說,
中秋月餅寄寓闔家美滿。
蘇軾寫“日啖荔枝三百顆”,陸游記“鱸肥菰脆調(diào)羹美”,文人筆墨讓小吃有了風(fēng)雅魂。
時代變遷中,小吃更見生命力。
北京鹵煮傳承市井煙火,上海生煎融合海派精致,成都擔(dān)擔(dān)面承載蜀地麻辣。
從街頭小攤到非遺名錄,小吃是地域文化的活注腳,
更是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的溫情詮釋,一口滋味里,藏著千年歲月與人間暖。
今天,小編跟諸位聊聊火燒這種食物!
火燒,其源可溯至秦漢 “爐餅”,北魏《齊民要術(shù)》載 “胡餅爐令圓,可受一斗”,
正是古法火燒的雛形。
古人以炭火炙面,外焦里嫩,既飽腹又便攜,遂成市井常見之食。
從《東京夢華錄》里的 “燒餅” 叫賣,到如今街頭爐邊的滋滋聲響,火燒從未遠離生活。
一枚熱火燒在手,咬下時的酥香,恰是千年飲食文化最質(zhì)樸的回響。
那,您知道在中國,哪里的火燒最好吃嗎?
我,山東人,3年去了50座城,認為中國最好吃的火燒,還是這10種……
開封雙麻火燒
河南開封傳統(tǒng)名小吃,以面粉、植物油、芝麻為主料,
輔以鹽及五香調(diào)料制成,常作為早餐或夜宵搭配油茶食用,
具有酥脆焦香、五香味濃郁的特點。
其形態(tài)比月餅稍大,雙面粘滿芝麻,根據(jù)口味可分為甜、咸兩種。
雙麻火燒的歷史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晚期,
由開封善做酥皮點心的回族人首創(chuàng),因香酥可口而迅速流傳開來。
也有說法認為它可追溯至北宋時期的“胡餅店”中的“新樣滿麻”,
但清朝起源的說法更為可靠。
雙麻火燒的制作工藝繁瑣且講究。
傳統(tǒng)工藝需經(jīng)制芝麻仁、調(diào)酥面、搟疊酥層等工序,包入油芯后雙面沾芝麻,
經(jīng)鏊子焙烤與爐膛烘烤至金黃酥脆。
成品雙麻火燒外皮酥脆,內(nèi)餡醇香,口感層次豐富,讓人回味無窮。
延津大肉火燒
源自河南新鄉(xiāng)延津縣,是豫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非遺美食。
其歷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
最初在安陽滑縣牛屯鎮(zhèn)興起,后傳入延津并得名,2013年成為新鄉(xiāng)市市級非遺。
這火燒形似燒餅卻更大,像肉盒卻更焦,渾圓如餅,色如紫銅,中間鼓凸,層次分明。
制作講究,面粉需用當(dāng)?shù)馗呓罘郏?/p>
按比例加水揉成面團,醒發(fā)后包入五花肉餡,再經(jīng)猛火熏、文火悶烤制。
外皮酥脆,咬下“嘎吱”作響,內(nèi)瓤柔軟有嚼勁,麥香與肉香交織,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延津人常夾肉、夾菜、夾雞蛋食用,口感層次豐富。
北京糖火燒
這道源自通州的老北京清真小吃,已有380余年歷史。
明末回民劉大順隨運糧船抵通州,因家人水土不服,
以紅糖、芝麻醬、桂花和面烘烤,創(chuàng)出此味。
至乾隆年間,大順齋糖火燒成貢品,獲“天下第一燒”美譽,
1960年更被印度總理尼赫魯點名品嘗,足見其國際影響力。
其形扁圓如月,深棕表皮泛著油光,切開后層次分明,麻醬與紅糖的香氣撲鼻而來。
咬一口,外皮酥脆,內(nèi)里綿軟如云,甜而不膩,
桂花香在舌尖化開,恰似老北京胡同里的秋陽,溫暖而不灼人。
傳統(tǒng)做法以缸爐貼烤,面團需半發(fā)面,揉入紅糖麻醬餡,層層卷裹后摁扁,烤至虎皮色方成。
如今,15元一斤的價格親民如故。
棗莊挎包火燒
這道源自山東棗莊及微山湖一帶的傳統(tǒng)面食,可是有著不少故事呢。
它誕生于民國初年,當(dāng)時中山裝盛行,
棗莊的面點師受其挎包造型啟發(fā),創(chuàng)制出了這種形似挎包的面食,故而得名。
這火燒呈方形鼓包狀,
外皮烤得金黃酥脆,咬上一口,“咔嚓”作響,干香四溢。
而內(nèi)部呢,柔軟且有氣,有著五至六層夾層,層次分明,薄如厚紙,疏松柔軟,椒鹽味濃。
那口感,表面酥松薄糯,里面柔韌筋道,吃上一口,便讓人回味無窮。
它的制作工藝講究,需用燙面搭配椒鹽等調(diào)料,
經(jīng)和面、揉搓、揪劑、搟壓等多道工序,再用焦炭爐烘烤。
烤制時,火燒內(nèi)部受熱膨脹,外皮鼓起,香脆焦酥。
煙臺叉子火燒
山東煙臺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屬烘烤法制作的山東面食類。
其產(chǎn)地明確為山東煙臺,與福山大面、硬面鍋餅并稱為福山“三大名食”。
此小吃歷史悠久,以酵面團裹夾油酥面烙制而成。
色呈金黃,香酥可口,皮層可達十五六層之多。
制作時,將面團搟成薄片,涂抹油酥和花椒鹽后卷成圓柱形分劑成型,
經(jīng)爐鏊雙面烙至淡黃色后入爐烤制,成品外皮酥脆,內(nèi)里柔軟,
帶有麻香微咸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濰坊肉火燒
山東濰坊知名小吃。當(dāng)?shù)厝擞H切稱其為"老濰縣肉火燒"。
據(jù)《濰縣志》記載,這道美食可追溯至清末民初,
當(dāng)時濰縣商賈云集,面點師傅將魯菜中的吊湯技藝與北方火燒相結(jié)合,
創(chuàng)造出這款皮酥餡嫩的經(jīng)典。
制作工藝堪稱面點界的"五重奏":
精選三肥七瘦的豬前腿肉,用花椒水去腥增香,搭配本地大蔥與海米調(diào)成泥狀餡料;
面團需經(jīng)反復(fù)揉壓形成千層酥皮,包餡后先煎后烤,在特制土爐中完成最后的蛻變。
剛出爐的火燒呈金黃色碗狀,薄如蟬翼的外皮由十八層酥皮疊加而成,
咬開時咔嚓作響,肉汁混著蔥香瞬間在口腔炸開。
一般來說肉火燒3-5元/個,素火燒2-3元。
河間驢肉火燒
是河北河間的傳統(tǒng)名吃,起源可追溯至唐代,
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品嘗并贊賞,清代乾隆帝也對其贊不絕口。
其形態(tài)為長方形薄片,外皮金黃酥脆,內(nèi)層薄如紙,夾著剁碎的驢肉和燜子。
驢肉經(jīng)24小時排酸后,用20余種調(diào)料慢燉8小時,肉質(zhì)緊實干香,微帶辣味,冷肉切片夾入熱餅,搭配青椒碎更顯獨特。
價格親民,河間本地5-15元不等,太原店均價25元,哈爾濱約20元。2017年其制作技藝被列入河北省非遺,2023年在《非遺里的中國》展演。
與保定驢肉火燒相比,河間款為醬制長方,
保定款為鹵制圓形,口感一干香一鮮嫩,各有千秋。
杜稱奇火燒
堪稱津門烤烙一絕。
這美食源自1918年,杜稱奇夫婦在南門西魚市支起小攤,
用祖?zhèn)魇炙嚴映鰧哟畏置?、外焦里嫩的火燒?/p>
其絕活在于煉油,
大蔥與大茴香入油慢熬,去腥增香,再與油酥面交融,成就了獨特的醇厚風(fēng)味。
火燒形如滿月,厚約寸許,外皮焦酥如金箔,內(nèi)里軟嫩似云絮。
咬開薄如蟬翼的酥層,豆餡沙甜、紅果酸甜、玫瑰馥郁,五種餡心各具風(fēng)情。
梅蘭芳先生曾慕名品嘗,贊其“香透梨園”。
如今南市食品街的傳人仍守著木模與鐺爐,
每道工序皆手工:和面、煉油、包餡、烙烤,火候精準如鐘表匠。
價格親民,十二枚不過三十元,單枚沉甸甸足有二兩重。
晨起配豆?jié){,夜宵佐茶,酥香能縈繞齒間半日。
保定驢肉火燒
其根脈深扎保定徐水漕河鎮(zhèn),史載宋元時期漕運工人便以驢肉配面餅充饑,
明初燕王掃北時因戰(zhàn)馬匱乏,當(dāng)?shù)厝艘泽H代馬,竟意外催生出這道軍糧美食。
2013年漕河驢肉加工技藝榮登省級非遺名錄。
制作此物堪稱面食工藝的巔峰之作,
火燒需經(jīng)16道工序手工塑形,200℃泥爐烤制出"薄如紙、形如書"的20層酥皮,
切開時聲如裂帛,熱氣裹著麥香噴薄而出。
驢肉必選4-7歲太行黑驢,經(jīng)24小時排酸后,投入由八角、桂皮等20余味香料熬制的老湯,
文火慢煨8小時,肉質(zhì)酥軟而不失筋道,脂香浸潤每絲纖維。
最妙是現(xiàn)剁現(xiàn)夾的儀式感,師傅手起刀落間,滾燙的驢肉混著琥珀色湯汁,
與剛出爐的火燒在瓷盤中相遇,油脂滲入面層形成晶瑩的"琥珀紋"。
北京鹵煮火燒
南城胡同里的平民美食,起源于清末的"蘇造肉"。
將豬肺、大腸、火燒同煮于老湯,湯汁濃白似奶,內(nèi)臟處理得毫無腥膻。
火燒浸透肉香卻保持筋道,
肺頭軟嫩如豆腐,大腸油潤彈牙,澆上蒜泥醋汁更添鮮爽。
老湯用豬骨熬足六小時,配八角桂皮等十幾種香料。
現(xiàn)點現(xiàn)撈的鹵煮在青花瓷碗里堆成小山,25元一碗管飽。
推薦加勺韭菜花,咸香混著蒜辣直沖天靈蓋。
火燒要選死面的,吸飽湯汁后比肉還香。
制作講究"一煮二燜三泡",大腸需用面粉搓洗三遍去黏液。
火燒煮八分熟就關(guān)火,靠余溫讓面芯變軟。
您若來京,別去網(wǎng)紅店,找胡同口支藍布棚的老攤,看師傅抄起長柄漏勺抖三抖,那才是地道滋味。
一枚枚剛出爐的火燒,在掌心滾燙。
焦香撲鼻,咬下去的酥脆聲響,是街角最動聽的人間煙火。
無論甜咸葷素,那樸素的面團里,裹著千年的滋味流轉(zhuǎn),藏著家鄉(xiāng)的密碼、鄰里的寒暄。
趁熱咬一口吧,讓這穿越時光的暖意,從舌尖熨帖到心頭。
你記憶里最暖的那口滋味,又是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