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愚蠢的人一旦蠢起來,會蠢的義正辭嚴、勢不可擋。
最近,有位自稱控煙志愿者的孫女士向浙里辦投訴,她認為紹興魯迅紀念館“魯迅夾煙”的墻畫會誤導青少年抽煙,建議換成魯迅“右手握拳”的正能量畫面。
如此有愛心的投訴太令人感動了,建議這位孫女士應該再增加點投訴內(nèi)容。
不僅抽煙有害健康,喝酒還帶壞干部作風,所以應該從漢語辭典里把“煙”“酒”這兩個字刪掉,應該把所有生產(chǎn)、銷售煙酒的行業(yè)關(guān)掉,如此我們的青少年就不會被毒害,我們的干部就一塵不染了。
腦子進水的人,不只這位孫女士,2014年沈陽有名初三女生也曾投訴紹興魯迅紀念館類似的魯迅吸煙浮雕,認為其誤導青少年。
當時館方顯然比較軟弱,回應說“若條件允許將修改浮雕”。
有啥可修改的,不就是手里夾根煙么,這幫人只盯著手里的煙,沒有看見先生筆下的魂,似乎是得了潔癖癥,真不佩到魯迅紀念館來參觀。
沒有能力的領(lǐng)導喜歡抓管理,沒有文化的人喜歡拿雞零狗碎的事情作文章。
并且越是沒有文化,越喜歡自作聰明,越是不知何為廉恥。
最近上演的電視劇《生萬物》,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生動再現(xiàn)了魯南地區(qū)農(nóng)村風土人情。
不出意外的是,有人又掄起大棒批判這部電視劇,認為這是在給地主招魂,認為地主都不是好東西,具體是哪些人這么寫的就不點名了。
地主里面有壞人,群眾里面也有壞人,哪個群體里都有好有壞,這是人性使然,與出身沒有必然關(guān)系。
那種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荒唐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究竟是誰在叫魂還不好說呢。
《半夜雞叫》的故事家喻戶曉吧,每個人都是讀著這篇課文長大的,然而故事就是故事,并不等于真實的歷史和事實。
2019年,《半夜雞叫》作者、92歲高齡的高玉寶去世,他在遺囑里寫道:“對周家后人,我心懷愧疚。愿歷史能還每個人公道。”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有些公道會永遠遲到,有些舊賬不能再翻,同時曾經(jīng)的認知錯誤也決不允許重犯,否則就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不少抗戰(zhàn)期間的軼事被重新發(fā)掘并傳播開來。
其中有個故事就非常感人,1939年八路軍115師挺進陵縣,當?shù)刂l(xiāng)紳、70多歲的地主宗子敬主動邀請官兵入住自家宅院。
部隊遭日軍圍困、彈藥消耗殆盡時候,宗子敬及時把自家?guī)齑娴?萬發(fā)子彈、500枚手榴彈送給八路軍,解決了生死之急。
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建立起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簡而言之就是“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
中國人要團結(jié)啊,不能內(nèi)耗,不能內(nèi)斗,尤其不能把人劃分出三六九等,讓家庭和出身變成一種原罪或者階梯。
有時候還是要多讀點書,讀點不一樣的書,看到世界和人性的另外一面。
清人劉鶚著有《老殘游記》,魯迅先生對這本書評價甚高,他說:“歷來小說,皆揭贓官之惡。有揭清官之惡者,自《老殘游記》始?!?/p>
劉鶚認為:“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p>
他之所以得出如此論斷,當時有許多活生生的例子。
比如以清廉自詡的毓賢,常把“寧殺錯,不放過”作為口頭禪,殘酷程度令人膽寒,他擔任曹州知府時,上任三個月處死2000多人。
毓賢當山西巡撫時,除下令殺戮19名外籍外教士,還大肆屠殺萬余名中國教民,焚毀200座醫(yī)院和教堂。
自恃是個清官,毓賢就天不怕地不怕,毫無顧忌,剛愎自用,大開殺戒。
毓賢確實不貪錢,但是卻貪圖個人名聲清譽,貪圖萬古流芳,實則對社稷破壞力更大。
理論上的東西怎么講都對,一旦進入具體實踐就會變得無比復雜,這種復雜受制于人性,取決于利益。
請記住一條,利益與物質(zhì)不劃等號。
就像有人喜歡說的一句話“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這其中的“利益”還包括道義和公理,包括愛與善良等普適的價值觀所在。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