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國》是一部鐵腕治吏的長篇歷史小說,講述的是300年前大清王朝的能臣陳廷敬治國理政的故事,該書反映了一個特定歷史境遇中官場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為的艱難抉擇,再現(xiàn)了300年前的官場風(fēng)云。這本書曾受到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青睞,并多次推薦。該書作者——著名作家王躍文以史料為基礎(chǔ),成功塑造了一代名相陳廷敬清廉、仁厚、強干、鐵腕的為官形象,給人深刻啟迪。
▌少年得志,貴人相助
陳廷敬由少年得志,到一代名相,其一生雖命運多舛,歷經(jīng)坎坷,三起三落,但終歸仕途坦蕩,光明磊落,全身而退。他20歲參加山西會考,不料背上了官司,還險些送了性命;21歲進京趕考,雖然中了狀元,卻又無辜被人追殺,險遭劫難;陳廷敬擔(dān)任朝中大臣后,禪精竭力,為朝庭分憂解難,卻因圣意難為,被迫削職為民。雖然歷經(jīng)磨難,但在災(zāi)禍臨頭之時,卻總有貴人暗中相助。
至少有兩位貴人在關(guān)鍵時刻為他力挽狂瀾。一個是主考官衛(wèi)向書對其有知遇之恩、救命之恩,一個是大臣張英對其有呵護之功、舉薦之功。在他20歲參加會考時險些送了性命,是衛(wèi)向書幾經(jīng)周旋才使其脫離險境;在他21歲高中榜首之時,又是衛(wèi)向書愛惜人才保全了他。
陳廷敬本應(yīng)高中狀元,“早早地中了狀元,未必就是好事。官是靠熬出來的,沒到那把年紀,縱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人若得意早了,眾目睽睽之下,沒毛病也會叫人盯出毛病來?!敝骺脊傩l(wèi)向書覺得他過于年輕,沒經(jīng)過歷練就身居高位,怕他因此摔跟頭。
自古雄才多磨難。少年得志,得意忘形,最終難成大器者比比皆是。陳廷敬雖然失去了中狀元的機會,但卻學(xué)到了千金難買的一個字:“等”,為今后在官場穩(wěn)扎穩(wěn)打奠定了基礎(chǔ)。
在其遭受排擠落難之時,老臣張英每每暗中相助,尤其在陳廷敬被貶回家之后,是張英奏請皇上召其回京,官復(fù)原職,并得到提攜重用。陳廷敬少年早成,并成為一代名相,除了天資聰明、勤奮好學(xué)、品學(xué)兼優(yōu)外,高人指點、貴人相助也是關(guān)鍵因素。
▌自身過硬,剛正清廉
打鐵先要自身硬?!瓣愅⒕吹闹饕冎皇钦D吏治,他個人很剛正和清廉,處理案件鐵面無私,同時很注重策略?!弊髡咄踯S文曾對記者說,“總體而言,就是自身過硬,對待問題也敢于碰硬?!?/p>
陳廷敬自身過硬,主要源于四個方面:
一是真才實學(xué)。認識問題有真知灼見,解決問題不墨守陳規(guī),雖然屢次涉險、多次犯上,但仍能保全自己。
二是出以公心。公生明、廉生威,說話理直氣壯,辦事堂堂正正,不僅讓人抓不住把柄,也讓人心悅誠服。正如陳廷敬所說,“只要有公心,看人看事,眼睛是不會走神的!怕就怕私心!”
三是豁達大度。不與人爭高下,但與事辨真?zhèn)?。既疾惡如仇,又寬厚待人;既鐵面無私,又張馳有度;既清正廉潔,又容人容事?;磉_與睿智,使陳廷敬身在高處能勝寒,面臨險境能脫身。
四是百姓情懷。陳廷敬治國理政心中始終裝著百姓,一面是貪官自肥,一面是百姓活命,在陳廷敬看來,利害相權(quán),百姓活命更為重要。
正如書中所言:“國朝的好官,既要效忠朝廷,又要愛護百姓。如果只顧向朝廷邀功,不管百姓疾苦,也算不上好官?!?悠悠萬事百姓為重,敢于為百姓著想,善于為朝廷負責(zé),是陳廷敬立于不敗之地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伴君如伴虎??v觀陳廷敬的一生,如履薄冰一輩子,逐漸悟透了做人做官的秘訣,終于建功立業(yè)、名垂青史。
他總結(jié)的官場五字訣,可謂為官“五字經(jīng)”:等(要沉得住氣),忍(要能經(jīng)受起磨練),穩(wěn)(要謹慎且低調(diào)),狠(要堅決徹底),忍(要會急流勇退)。
他的人格品行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清官多酷,他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他是好官,卻精明強干;能官多專,他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儒,他是德官,卻不乏鐵腕。這與當今好干部“嚴以修身、嚴以用權(quán)、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有相似之處。
《大清相國》強調(diào)了干部“四德”:為人之德,宅心仁厚;職業(yè)道德,精明強干;社會公德,從善如流;從政之德,儒雅鐵腕。能臣陳廷敬為官做人的故事,對當今吏治不乏啟迪意義。為官先修德,做官先做人;沒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當官一定會摔跤子。
古往今來,無不要求做好官必先做好人,即:立業(yè)先立德,做官先做人。陳廷敬為官48年,幾乎找不出任何瑕疵。“寬大老成,幾近完人”,既是康熙對陳廷敬的中肯評價,也是其為官做人的真實寫照。
▌以史為鑒,勵精圖治
任何過去史都是當代史。所謂歷史小說,無不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當今時代的背影。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從1616年女真部首領(lǐng)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末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滅亡,到1911年爆發(fā)辛亥革命,清朝土崩瓦解,大清王朝結(jié)束了260多年的統(tǒng)治歷史。
其間,康乾盛世,至今仍為國人樂道。1662年,康熙帝8歲即位,陳廷敬從21歲中進士任帝王師起,開始了他的從政生涯,歷任工、吏、戶、刑四部尚書,官至文淵閣大學(xué)士,直到72歲終老還鄉(xiāng),全身而退。
明者自明,清者自清。明朝終因不“明”而被推翻,清朝終因不“清”而最終滅亡。陳廷敬作為大清相國為康熙王朝避風(fēng)遮雨、鞏固統(tǒng)治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滴踉谖黄陂g,平三藩、收臺灣、三征準噶爾叛亂、抵抗沙俄侵略,鞏固了中國統(tǒng)一,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國家??滴醯勰艹蔀橐淮薪涞牡弁酰c其有陳廷敬這樣的能臣扶助不無關(guān)聯(lián)。
譬如,康熙初年,金融秩序混亂,康熙任命陳廷敬“督理錢法”,也就是整頓金融秩序、理順貨幣關(guān)系。再比如,康熙中葉,國家逐漸富裕起來,社會上的奢靡之風(fēng)開始盛行,陳廷敬提出整頓禮儀制度,得到皇帝贊許。康熙王朝正是在陳廷敬等能臣的幫襯下,才順利度過了執(zhí)政的危險期,也才有了后來雍正乾隆時期的盛世景象。
歷史往往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同樣也面臨許多內(nèi)憂外患,治國理政須有像陳廷敬那樣敢于擔(dān)當、勇于負責(zé)的能臣干將,這或許是原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推薦此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者簡介】
葛振,中央軍委原總政治部辦公廳秘書局副局長,軍事學(xué)碩士,陸軍大校,多次參加全軍重大課題研究。2015年退休后,致力于新四軍第5師抗戰(zhàn)史研究,湖北省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學(xué)術(shù)委員會委員,孝感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副會長,著有《孤膽雄師—新四軍第5師抗戰(zhàn)紀實》(上、中、下)、電視劇文學(xué)劇本《亮旗》(40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