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因為一張購物小票引發(fā)的爭執(zhí)最終演變?yōu)橐粯度嗣瘎。聝旱脧娜ツ?1月說起,47歲的劉女士到上海某便利店購物,回家后想要退貨,于是返回店內(nèi)。由于沒有購物小票,收銀員依據(jù)店內(nèi)規(guī)定拒絕退貨。雙方因此發(fā)生口角,劉女士在爭吵的過程中突發(fā)身體不適,嘔吐、臉色蒼白,最終倒地不起。
令人震驚的是,收銀員在劉女士倒地后并未第一時間施救或撥打急救電話,而是站在一旁觀望。直到其他顧客進入店內(nèi)發(fā)現(xiàn)情況后,才有人撥打120。不過最終劉女士因為搶救無效死亡,劉女士家屬將營業(yè)員、便利店和便利店加盟公司告上法院,索賠218萬元。
(示意圖,與事件無關)
法院在審理中認定,劉女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其本身存在基礎性疾病,爭執(zhí)情緒只是誘發(fā)因素。因此,劉女士需要承擔85%的主要責任。但是法院同時指出,便利店在顧客突發(fā)疾病倒地后,沒有采取任何救助措施,屬于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因此需要承擔15%的次要責任,賠償共計33.8萬元。
結果一出來,網(wǎng)上更熱鬧了。很多網(wǎng)友覺得家屬要218萬太離譜:“自己身體不好,跟人吵兩句激動了發(fā)病,怎么就恨不得讓便利店全賠?”“這要是賠了,以后商家見人吵架都得躲著走?”不過,也有網(wǎng)友替劉女士家屬說句話:表示“店員也太冷漠了吧?人都倒地上抽搐了,就算不專業(yè),打個120總該吧?多等那幾分鐘,說不定人就救回來了?!?/p>
其實這事兒說便利店一點錯沒有?好像也不是。開店做生意,顧客在店里出事了,哪怕不是自己的責任,幫著打個急救電話都是該做的,這冷眼旁觀的看著人倒地卻不救,換誰家屬都得生氣,而法院判15%的責任,大概也是這個意思,便利店有疏忽,但不用背全鍋。這事也算是給所有人提個醒吧:出門在外,少置氣,多留個心眼;遇到事了,能搭把手就搭把手,別讓“冷漠”變成最后悔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