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欲爆棚:把世界當自家后花園的“園丁”
這類人堅信自己是“天選打工人”,從早會安排到茶水間咖啡口味都要插手。他們就像《甄嬛傳》里的華妃,口頭禪是“本宮覺得這樣最好”。心理學研究顯示,這類人的控制欲往往源于童年被過度管教的“反彈”——小時候被爸媽追著喂飯,長大后反過來追著同事改方案。
二、自卑感偽裝:用強勢掩蓋內(nèi)心慌得一批的“紙老虎”
別看他們天天拍桌子瞪眼睛,其實內(nèi)心比奶茶里的珍珠還軟。就像《武林外傳》的佟湘玉,表面說“我錯了我真的錯了”,轉(zhuǎn)頭就命令白展堂“給我跪下”。研究發(fā)現(xiàn),這類人越愛命令別人,越可能藏著“我不配被尊重”的自卑,只能通過控制他人找回存在感。
三、懶癌晚期:把同事當“人形外掛”的“巨嬰”
這類人堪稱《哆啦A夢》里的胖虎,自己懶得做PPT,就指揮新同事“幫我把數(shù)據(jù)整理下”。他們從小被爸媽寵成“生活不能自理”,長大后把職場當幼兒園,連訂外賣都要別人幫忙選口味。心理學指出,這種依賴心理會讓他們逐漸失去基本生存技能,最后連“如何打開Word”都要問別人。
四、如何與“命令狂魔”和平共處?
- 建立邊界感:當對方說“你必須”,請回懟“我盡量”——《讓子彈飛》的臺詞“我來這里就是為了賺錢的”改編版
- 反向PUA:對方命令你加班時,微笑回應“您這么看重我,是不是想給我升職加薪?”
- 裝傻大法:把復雜任務拆解成100個步驟,每一步都請示“這樣對嗎?”,《甄嬛傳》的安陵容式茶藝表演
最后說句大實話
喜歡命令別人的人,就像《西游記》里總想代替唐僧的妖怪——看似威風,實則內(nèi)心慌得一批。下次遇到他們,不妨遞杯奶茶說:“您歇會兒,我來?!?畢竟,職場不是《動物莊園》,誰也不是永遠的拿破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