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人常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可周文王姬昌這一次是真的"親自上手"了。
為了請姜子牙出山輔佐自己,這位貴為諸侯的西岐領(lǐng)袖放下身段,親自當(dāng)起了車夫,拉著車走了800步。
而恰巧的是,周朝從建立到滅亡,差不多也就延續(xù)了800年。這真是巧合嗎?古人認(rèn)為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那么,姬昌到底為啥不多拉幾步車呢?他又在這個過程中犯了什么不可挽回的錯誤呢?
周朝崛起
商朝末年,天下大勢已變。
商紂王原本也是個聰明人,力大無比,能徒手搏虎,頭腦靈活,治國有方。
可惜后來被妲己迷得神魂顛倒,整天酒池肉林,宮殿享樂。
傳說他造了鹿臺,高三百丈,耗費七年,花費民脂民膏。
還造了酒池,能容納千人劃船,掛滿肉林,男女裸體追逐取樂。紂王荒淫暴虐,大興土木,殺害忠良,搞得民不聊生。
這邊商朝腐朽衰敗,西邊卻興起了一支新勢力。這股力量就是姬姓部落,也就是后來的周。
從古公亶父開始,周部落在西方發(fā)展壯大。到了季歷時期,周已經(jīng)成為西方一霸。
姬昌是季歷的兒子,從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品行端正,愛民如子。
姬昌接手周部落后,更是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重視農(nóng)業(yè),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姬昌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
他常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在他治理下,西周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
姬昌不滿紂王的暴政,多次上書勸諫,結(jié)果被紂王關(guān)進(jìn)牢里,囚禁了七年。
幸好姬昌的兒子姬發(fā)賄賂了紂王寵臣費仲,獻(xiàn)上美女和寶馬,這才把姬昌救出來。
姬昌回到周地后,決心要找能人異士輔佐自己,最終推翻商朝的暴政。
有一天晚上,姬昌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只飛熊從天而降,鉆進(jìn)了自己的懷里。第二天,姬昌找來占卜師解夢。
占卜師說:"飛熊乃貴人之象,而且是個道號叫'飛熊'的奇人,您應(yīng)該盡快找到此人,他會成為您的得力助手。"
釣魚老頭垂釣等明主
姬昌開始四處尋找賢才。
他派人到處打聽,終于得到消息,說在渭水河邊有個奇怪的老頭,整天在那里釣魚,用的卻是直鉤,鉤離水面還有三尺遠(yuǎn),嘴里還不停地念叨:"愿者上鉤,愿者上鉤。"
這位怪老頭就是姜尚,也叫姜子牙,字“飛熊”,號太公望。
他出身于東海漁家,年輕時曾在朝為官,后來看不慣紂王的荒淫無道,辭官回家。
他精通兵法、天文、地理,還懂得奇門遁甲之術(shù)。姜子牙雖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卻一直懷才不遇。
他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白發(fā)蒼蒼,看起來像個普通老人,誰能想到他肚子里藏著那么多學(xué)問呢?
姜子牙在渭水河邊釣魚,看似在等魚上鉤,實際上是在等待明主。
他用直鉤釣魚,鉤離水面有距離,正常情況下魚是不可能上鉤的。
這表明他并不是真的想釣魚,而是在等待有緣人。"愿者上鉤"的意思是,有心尋找他的人自然會找到他。
姬昌聽說后,決定親自去見這位怪老頭。
他帶著幾個隨從,來到渭水河邊。遠(yuǎn)遠(yuǎn)地,姬昌就看見一位白發(fā)老人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手持釣竿,一動不動。
姬昌走近一看,只見老人用的確實是直鉤,而且鉤離水面有三尺遠(yuǎn),這哪能釣上魚啊?
方向走錯惹大禍
姬昌上前拱手行禮,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來意。
姜子牙打量了姬昌一番,看他氣宇軒昂,一表人才,心想這可能就是自己等待的民主。
姜子牙故意考驗姬昌,說:"我已等待多年,如今你來尋我,是否誠心相邀?"
姬昌誠懇地說:"先生若肯隨我回去,共圖大業(yè),我愿意做任何事情。"
姜子牙指著旁邊的輦車說:"你若能親自為我拉車送我回周都,我就跟你走。"
在古代,君王都是坐車的,讓別人拉,哪有自己拉車的道理?這簡直是對君王身份的侮辱。
但姬昌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他脫下華服,系上繩索,開始拉車。姜子牙坐在車上,默默計數(shù)。
姬昌拉著車,一步一步向前走。前300步,他拉著車向西行進(jìn),這個方向正是周都所在的方位。
可是接下來,姬昌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他在拉了300步后,不知是因為體力不支還是迷失了方向,竟然掉轉(zhuǎn)車頭,開始向東拉行。這一轉(zhuǎn)向,竟改變了整個周朝的命運走向。
姬昌又向東拉了500步,此時他已經(jīng)氣喘吁吁,渾身是汗,但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他還想繼續(xù)拉下去。
可是這時,姜子牙卻開口了:"夠了,不必再拉了。"姬昌停下腳步,轉(zhuǎn)身問道:"為何不讓我繼續(xù)拉?"
姜子牙嚴(yán)肅地回答:
"天數(shù)已定。你拉了多少步,周朝就能延續(xù)多少年。前300步向西,代表西周將延續(xù)約300年;后500步向東,代表東周將延續(xù)約500年??傆?00年,這已經(jīng)是上天的恩賜了。"
姬昌聽后,既驚訝又后悔。
他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小小舉動,竟然牽涉到未來王朝的命運。但既然天命如此,他也只能接受。
興國滅商
姜子牙跟隨姬昌回到周地后,成為了姬昌的軍師。
他幫助姬昌制定了治國方略,訓(xùn)練軍隊,準(zhǔn)備有朝一日推翻商朝。在姜子牙的輔佐下,周國變得更加強(qiáng)大。
可惜姬昌沒能看到推翻商朝的那一天。他去世后,他的兒子姬發(fā)繼位,也就是歷史上的周武王。
周武王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在姜子牙的輔佐下,終于在牧野之戰(zhàn)中擊敗了商紂王的軍隊。
紂王見大勢已去,自焚而死。
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附近)。周武王封姜子牙為齊國國君,食邑七十城,號稱太公望。
周朝建立后,確實如姜子牙所預(yù)言的那樣,西周存在了約275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周幽王被殺。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一共延續(xù)了約515年。西周加?xùn)|周,周朝總共存在了約790年,與姜子牙預(yù)言的800年相差無幾。
歷史上很少有朝代能存在如此之久。
秦朝只有15年,漢朝約400年,唐朝約290年,宋朝約320年,元朝不到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
周朝800年的國運,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天命難違,一個王朝的興衰存亡,都有其內(nèi)在規(guī)律。
姬昌拉車的故事,既體現(xiàn)了君王禮賢下士的美德,也體現(xiàn)了古人對天命的敬畏。
姬昌的"錯誤"——中途改變方向,象征著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西周必然會經(jīng)歷衰落,東周必然會崛起,這是無法阻擋的。
《——【·結(jié)語·】——》
周朝能存在八百年,跟姬昌的賢明和姜子牙的輔佐密不可分。他們的君臣相遇,改變了中國歷史。
姬昌拉車的方向之"錯",恰恰預(yù)示了周朝從西到東的歷史轉(zhuǎn)折。
這個傳說告訴我們,再強(qiáng)大的王朝也有壽命,歷史的進(jìn)程誰都無法改變,順應(yīng)天命,才是明智之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