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特朗普在白宮又出了一記“王炸”!
他聲稱要對中國商品直接加征200%關稅,而且態(tài)度非常強硬,好像美國是握有絕對主動權的一方。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同一場合,他卻放話說自己可能年內訪華,還強調中美關系會“發(fā)展得很好”。
這邊是揮舞大棒,那邊又拋出橄欖枝,特朗普真的有底氣出這么狠的招嗎?
特朗普的“狠招”
這次特朗普放話的200%關稅,數(shù)字可以說是空前的。
要知道,過去幾年美國對中國商品加稅的幅度大部分集中在10%-25%之間,即便是前階段提出的提高到50%,已經讓不少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叫苦不迭。
如今竟然說要直接踢到200%,這不僅是美國經濟能否承受的問題,更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連鎖風險。
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美國的消費者高度依賴中國制造,無論是電子產品還是日用百貨,替代性都極差,一旦真的加稅,最終承擔高昂物價的就是美國民眾和企業(yè)。
然而,這次的矛頭不僅僅是對關稅的威脅。特朗普點名的核心是稀土,尤其是稀土磁鐵。
他公開放話:如果中國繼續(xù)堅持稀土出口管制,那么美國就會硬碰硬地征收200%的稅。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美國的真正擔憂并不是貿易逆差,而是中國在稀土產業(yè)鏈上的絕對控制力。
按照公開數(shù)據(jù)計算,中國掌握著全球約三分之二的稀土礦產資源,更重要的是在稀土精煉和深加工方面,中國的份額高達90%以上。
美國雖然在加州有稀土礦山,但由于缺乏后端加工能力,最終依舊要送到中國來完成提煉和生產。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稀土會成為特朗普口中的“命門”。
稀土是先進制造業(yè)尤其是軍工領域的核心資源,像F-35戰(zhàn)機、精密導彈、核潛艇,幾乎都離不開高性能稀土磁鐵。
美國軍方自己的評估是,如果稀土供應被中斷,現(xiàn)有的庫存最多支撐幾個月,之后整個軍工生產線可能陷入停擺。
換句話說,中國的稀土牌,絕不是一個象征性的籌碼,而是對美國核心國家安全直接造成沖擊的事實。
特朗普借“200%關稅”來威脅中國,本質更像是虛張聲勢,想通過這種“恐嚇”來迫使中國讓步,但問題是,這一招真的能收到預期效果嗎?
中國的底氣
相比特朗普這種急躁的喊話,中國的回應顯得極為冷靜。
外交部發(fā)言人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中國早已多次闡明立場,不愿多作爭辯。這種態(tài)度其實折射出中國的底氣所在。
首先是稀土本身的產業(yè)優(yōu)勢,這是美國在短期內無論如何都無法撼動的格局。
就像前文提到的,美國本土的稀土礦山固然存在,但從開采到環(huán)評、從投資到產業(yè)成熟,至少需要三到五年才能見效,這遠遠跟不上現(xiàn)實的需求。
更不用說,整個稀土分離和冶煉環(huán)節(jié),中國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不是別人說學就能學走的。
如果說稀土牌是中國的硬實力,那么背后的合作網絡就是另一層軟實力。
俄羅斯與中國近期就在稀土領域展開合作,雙方計劃聯(lián)合開發(fā)和保障能源供應,這讓中國在反制空間上更具靈活性。
同時,韓國雖然在安全上依托美國,但在稀土和產業(yè)鏈上并沒有盲目跟隨美國。
尤其是韓國企業(yè)從中國獲得了配額,這讓韓國總統(tǒng)在面對特朗普時,公開強調中國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由此可見,美國想把所有盟友都綁在“遏制中國”的戰(zhàn)車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隨著“一帶一路”不斷推進,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在新能源、數(shù)字經濟、基礎設施上加深合作,這在無形中削弱了美國“印太戰(zhàn)略”的影響力。
對于很多新興市場國家而言,中國不僅是他們的主要貿易伙伴,更是他們發(fā)展的推動者,因此根本沒有動力去盲目跟隨美國的封鎖和脫鉤政策。
在這樣的局面下,中國顯然具備更為穩(wěn)固和廣闊的戰(zhàn)略空間,而美國的打壓則逐漸顯露出孤立感。
極限施壓背后的真實焦慮
把稀土和關稅捆在一起放大招,本質上不是因為特朗普手里有多少“必殺技”,而恰恰是因為美國的焦慮越來越強烈。
首先是軍工企業(yè)的現(xiàn)實困境。美國的戰(zhàn)機項目、導彈制造、甚至新能源車產業(yè),都離不開從中國獲得的關鍵原料。
如果稀土供應鏈被切斷,最先受打擊的不是中國出口商,而是美方企業(yè)自身。
從消費電子巨頭到軍工巨頭,無不在事實層面依賴中國。
這種矛盾被特朗普放大成所謂的“施壓工具”,不過是為了在國內顯示硬漢形象,緩解鷹派輿論對其“對華不夠強硬”的批評。
其次,美國內部的經濟壓力正在疊加。物價上漲、供應鏈緊張、制造業(yè)復蘇不及預期,讓白宮更需要在對華政策上顯示出“進攻姿態(tài)”。
特朗普一邊宣布加稅,一邊卻又表示歡迎中國留學生繼續(xù)赴美,就充分說明了這種矛盾:他不敢全面切斷來自中國的經濟和人才輸入,但又要維持在國內選民中的“強硬形象”。
這種“表演式”的政策,在國際上卻越來越難以奏效,因為其他國家已經看清美國的動機主要是內政考量,而非所謂的公平貿易。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戰(zhàn)略消耗正在加快。從對俄羅斯的制裁、到在中東的投入,再到對中國的遏制,美國幾乎是在多條戰(zhàn)線上同時消耗資源。
長期來看,這不可避免地導致戰(zhàn)略透支。
與此同時,美元體系正面臨實質性挑戰(zhàn),人民幣跨境結算近年來持續(xù)增長,全球去美元化進程在加速。
這對美國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也讓特朗普的喊話“愈顯急躁”。
結語
200%關稅的威脅,聽起來嚇人,但實際上更像是美國在虛張聲勢。特朗普的算盤很清楚,就是用極限施壓來逼迫中國在稀土和市場問題上做出妥協(xié)。
然而,中國在稀土產業(yè)鏈上的優(yōu)勢不可動搖,在國際合作上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加上國內產業(yè)升級和技術突破的持續(xù)推進,中國完全具備“淡定接招”的實力。
事實上,越是施壓,中國反而越能夠凸顯自身在產業(yè)鏈、資源和國際秩序中的核心地位。
參考資料
中國青年報:《特朗普想盡快訪華、又發(fā)關稅威脅,外交部接連回應》2025年8月26日
澎湃新聞:《特朗普稱中國必須確保美國稀土磁鐵供應 否則將面臨200%關稅 外交部回應》2025年8月2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