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訊(記者 高達 文/攝)近期,由蘇州絲綢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聯(lián)合主辦的“紫垣華彩——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宮廷織繡服飾文物展”正在蘇州絲綢博物館現(xiàn)代館展出。這些精美絕倫的宮廷織繡瑰寶組團“出宮”來到蘇州,這些往日難得一睹真容的珍品驚艷亮相,成就宮廷織繡文物的文化盛宴?,F(xiàn)代快報記者獲悉,其中的一件展品《緙絲趙佶花鳥方軸》出于文物保護原因,只展出一個月,9月15日就將“回宮”,且看且珍惜。
緙絲是中國傳統(tǒng)絲綢藝術(shù)品中的精華,自宋元以來,常用以織造帝后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緙名人書畫。織造過程極其細致,全憑手工,因此極為貴重,有“一寸緙絲一寸金”和“織中之圣”的盛名。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后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本次展覽上的這件展品《緙絲趙佶花鳥方軸》,是以宋徽宗趙佶所繪的花鳥冊頁為藍本,花鳥生動,色澤鮮艷,是難得一見的珍品。畫面上,粉紅色牡丹或含苞或怒放,立于牡丹枝頭的鳥雀俯視著小瓢蟲,曲盡其妙,展翅的蝴蝶風(fēng)姿綽約,整幅畫面洋溢著美好的氣息。作品緙工精致平細,畫面層次分明,立體感強。用長短戧技法表現(xiàn)的鳥羽、蝶翅等細微之處可謂巧奪天工。宋徽宗趙佶在藝術(shù)領(lǐng)域締造了不朽傳奇,其書畫至今被視為巔峰之作。當(dāng)藝術(shù)天才皇帝的筆下風(fēng)華與緙絲技藝完美結(jié)合,這件文物是當(dāng)之無愧的國寶。
現(xiàn)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此次展出的40件/套清代宮廷織繡珍品文物每件皆是精品,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龍袍集禮制之莊嚴、工藝之精湛、審美之華貴于一身。三件龍袍各具特色,氣度雄渾,風(fēng)范嚴謹,恰如一部立體的清史長卷,讓觀眾得以近距離感受康乾盛世的輝煌與底蘊。其中康熙的“黃色緙絲萬壽字云龍紋龍袍料”和乾隆的“絳色緞平金繡勾蓮龍紋男夾龍袍”均為國內(nèi)首次展出。
在清朝宮廷的歷史長卷中,僅有四位帝王在紫禁城舉行過大婚慶典,光緒皇帝的婚禮是最后一場。此次展出的光緒皇帝大婚所用的服裝佩飾以及皇后婚服“大紅色緙絲八團彩云蝠八仙雙喜金龍紋女棉龍袍”,紋飾繁復(fù)考究,工藝登峰造極,金線在朱紅色上流光溢彩,將皇家婚慶的奢華氣度與吉祥愿景演繹到極致。
此外,展覽還展出了清代后妃穿用的部分便服和吉衣?!懊鼽S色緙絲水墨墩蘭紋棉氅衣”左右對稱構(gòu)圖,造型生動雅致。展廳工作人員介紹,在后妃服飾中,水墨配色別具一格,與傳統(tǒng)的富麗明艷有所區(qū)別,水墨花卉更多了一層意境韻味,而氅衣的紋樣豐富多彩,是表達個人審美情趣和個性的重要品類?!笆嗌藞F龍穿壽字有水女夾褂龍褂”則主要用于重大慶典活動等場合,其與故宮博物院藏“康熙香黃色八團彩云藍龍金壽字紋妝花緞女夾龍袍”共為一套。
當(dāng)皇家氣派遇見江南靈韻,宮廷華章重逢蘇工匠心,紫禁城的藝術(shù)瑰寶以最隆重的姿態(tài)回到孕育它們的江南,這場“溯源之旅”正迎接著每一位觀眾的加入。
(部分圖片由蘇州絲綢博物館提供)
《故宮博物院藏織繡珍品亮相蘇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