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改前,我軍除了設有5所工程大學之外,其實還設有5所各類工程學院,具體分別是“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海軍航空工程學院、軍械工程學院、后勤工程學院以及裝甲兵工程學院”。5所工程學院各有特色、各有側重,在各自的教學培養(yǎng)領域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部隊培養(yǎng)輸送了大量人才。接下來,小圣就為大家展開介紹一下軍改前我軍下轄5所工程學院的概況。
一、裝甲兵工程學院:隸屬總裝備部(其最早前身為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裝甲兵工程系),學院坐落于北京市豐臺區(qū)盧溝橋畔,系軍改前我軍裝甲兵的最高學府、被譽為“陸戰(zhàn)之王的搖籃”,同時也是軍改前的全國重點工科院校、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全軍首批對外開放單位之一和全軍16所學歷教育院校之一。裝甲兵工程學院總占地面積達6700余畝,規(guī)模相當可觀,校內建有各種現(xiàn)代化的實驗室、訓練場館、運動場館,其他相關教學訓練和生活保障設施也是一應俱全。
軍改前,裝甲兵工程學院主要承擔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繼續(xù)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四類教學培訓任務,致力于為全軍各軍兵種裝甲機械化部隊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軍事人才。同時,裝甲兵工程學院還積極承擔陸軍武器裝備科研任務,努力為全軍裝甲機械化部隊提供技術服務、認真為總部機關決策提供業(yè)務咨詢。
2017年7月,“裝甲兵工程學院、裝甲兵學院、裝甲兵技術學院”三所軍校合并重組為陸軍裝甲兵學院。2025年5月,陸軍裝甲兵學院、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又合并改建為陸軍兵種大學(校本部位于合肥)。
二、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其最早建制前身是于1950年8月24日創(chuàng)建的“海軍海岸炮兵學校”,此后逐步發(fā)展壯大(2011年被列為全軍十六所學歷教育院校之一),至軍改前已是一所以培養(yǎng)海軍初級指揮軍官和航空航天工程技術軍官為主的高等軍事院校,也是軍改前海軍指揮與工程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基地和航空航天領域科研中心之一。
根據(jù)公開資料顯示,軍改前,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擁有1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5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23個本科專業(yè),學科專業(yè)領域涉及工學、軍事學、理學和管理學4個學科門類,師資力量雄厚(其中僅中國工程院院士就有2名、泰山學者4名、全軍領軍人才和拔尖人才培養(yǎng)對象10名)且科研成果豐碩。
在基礎設施方面,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建有功能齊全、配套完備的教研訓練和生活保障設施,比如學員們非常熟悉的第一田徑場、第二田徑場、室內射擊場、綜合訓練場、海上訓練場、戰(zhàn)術訓練場、風帆訓練場、體育館等等,足夠保障學員們的學習訓練需求。
2017年,海軍航空兵學院和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合并重組為副軍級的海軍航空大學(校本部駐地在山東煙臺)。
三、軍械工程學院:駐地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于1986年定名為軍械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工學、軍事學、管理學、哲學、經濟學等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學歷教育院校,也是全國重點高等院校、全軍重點建設院校,同樣隸屬于解放軍總裝備部。
軍改前,軍械工程學院設有軍械技術研究所、基礎部、火炮工程系、電子與光學工程系、彈藥工程系、導彈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裝備指揮與管理系、車輛與電氣工程系、無人機工程系、外訓系、學員一旅、學員二旅、研究生管理一大隊、研究生管理二大隊、輪訓大隊、靜電與電磁防護研究所、教練團等單位,擔負著為全軍培養(yǎng)多兵種初級指揮軍官學歷教育合訓、中高級軍械裝備技術保障和理論研究專門人才以及為外軍培養(yǎng)留學生的任務。
2017年,以解放軍理工大學、軍械工程學院主體和重慶通信學院、工程兵學院、武漢軍械士官學校為基礎,調整組建了陸軍工程大學。
四、后勤工程學院:創(chuàng)建于1961年,隸屬于解放軍總后勤部,學院坐落在重慶市,其中主校區(qū)占地面積就達3000畝。軍改前,后勤工程學院是一所培養(yǎng)后勤指揮、技術與管理軍官的高等學歷教育院校,也是當時全國重點高等院校和軍隊“2110工程”整體條件重點建設院校,擁有軍、工、管、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專業(yè)體系。
根據(jù)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后勤工程學院主要為全軍培養(yǎng)“基建營房、油料、后勤信息、倉儲”四大類涉及建筑與土木、信息與自動化、石油化工、機械電氣、環(huán)境工程、倉儲物流、管理科學等專業(yè)的中高級指揮、技術與管理人才,同時承擔后勤理論、技術與裝備研究和外訓任務。
2017年7月,以原后勤工程學院和原軍事經濟學院為基礎,合并組建了陸軍勤務學院。2025年5月,以陸軍勤務學院和陸軍軍事交通學院為基礎,又合并組建了聯(lián)勤保障部隊工程大學(校本部駐重慶)。
五、電子工程學院:于1979年9月在安徽省合肥市更名成立(占地千余畝,基礎設施配套齊全),隸屬總參謀部,是軍改前的全國重點軍事院校之一和全軍人才培養(yǎng)先進單位、軍隊“2110工程”持續(xù)重點建設院校,擔負著為全軍培養(yǎng)高素質新型信息作戰(zhàn)指揮和工程技術人才的任務。
軍改前,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已建立起覆蓋軍事學和工學兩個學科門類、戰(zhàn)術與技術相融合、信息戰(zhàn)特色鮮明的以研究生教育為龍頭,本科生教育為主體,繼續(xù)教育為補充的博士、碩士、學士三級人才培養(yǎng)體系。
2017年6月,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劃歸國防科技大學建制領導,并調整組建為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學院及其前身先后為全軍培養(yǎng)輸送了37000余名網電對抗人才,并為多個友好國家培養(yǎng)了300多名電子戰(zhàn)指揮與技術軍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