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看到購買的雞蛋外殼不干凈,就想著清洗后再放進冰箱。殊不知,這一做法讓看似干凈的雞蛋成為細菌的樂園。
那么,雞蛋到底該如何保鮮呢?
錯誤沖洗
雞蛋的隱形殺手
雞蛋蛋殼表面覆蓋著天然膠質層(殼外膜),這層肉眼看不見的“防護服”能阻隔細菌侵入,還能延緩水分蒸發(fā)。當水流沖刷蛋殼時,這層保護膜被破壞,蛋殼上3000~15000個微小氣孔門戶大開,清洗時的水漬會攜帶著蛋殼表面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順著氣孔進入蛋內。被洗過的雞蛋在存放期間,細菌在蛋內瘋狂繁殖,最終變成“細菌炸彈”。
保鮮密碼
雞蛋儲存的冷知識
雞蛋的存儲有講究,這些知識卻往往被人們忽視。
溫度與時間
雞蛋在常溫環(huán)境(20~25攝氏度)下,最多可存放21天,夏季高溫時縮短至7~10天;放入冰箱冷藏(0~5攝氏度),可保存4~5周(30~35天),但超過40天食用風險激增。
尤其要注意的是,雞蛋不要放在冰箱門一側。開關門導致的溫度波動會使雞蛋“出汗”,加速變質。建議將雞蛋放在冷藏室內部的恒溫區(qū)域。
擺放方式
儲存雞蛋時,尖頭朝下,大頭(氣室)朝上,可防止蛋黃貼殼。應將雞蛋裝入專用蛋盒或塑料袋,避免接觸生肉。
拒絕清洗
從超市買回來的雞蛋最好直接冷藏,烹飪前再清潔。如果蛋殼上有雞糞,您可以用干布或軟毛刷輕輕擦拭干凈后儲存。
火眼金睛
學會識別變質雞蛋
水浮法是判斷雞蛋是否新鮮的方法之一。將雞蛋放入冷水,如果平躺于水底,說明雞蛋新鮮;如果傾斜或直立于水中,說明雞蛋存放2周以上;如果漂浮于水面,說明雞蛋已經變質(氣室擴大所致),不建議食用。
此外,可以搖一搖雞蛋,如果聽到明顯晃動聲,可能蛋黃散了,說明雞蛋不新鮮;觀察蛋殼是否干凈、有無裂紋,表面完好的雞蛋更安全。
孕婦、兒童和老年人應優(yōu)先食用新鮮雞蛋。
關于雞蛋的認識誤區(qū)
誤區(qū)一:無菌蛋真的無菌。
根本不存在完全無菌的雞蛋。市面上所謂的“無菌蛋”實為可生食雞蛋,執(zhí)行的是企業(yè)標準,主要檢測沙門氏菌和李斯特氏菌。即便雞蛋符合標準,生食仍有一定風險。建議老年人將雞蛋做熟后再食用。
誤區(qū)二:冷凍延長保質期。
冷凍會使蛋白質變性,導致蛋黃凝固,蛋殼破裂。建議雞蛋冷藏保存,并盡快食用。
來源:老年健康報
文: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公共衛(wèi)生科主任 劉云紅
整理:李汝衡
策劃:鄭穎璠
編輯:陳秀超 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