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王嬸攥著孫子照片掉眼淚。
她煮了玉米,視頻里說“別特意回來”。
可社區(qū)送完飯,屋里只剩鐘表滴答響。張姐北京的姨更寒心。
68歲過戶房子給兒子,轉(zhuǎn)頭被送郊區(qū)養(yǎng)老院。窗戶漏風,薄被子裹著,冷粥碗沿沾著渣。兒子三個月只來一次,第一句問“理財?shù)狡跊]”。
隔壁李叔倒好,8000退休金,女兒天天送燕窩。連假牙都幫著刷,就怕他哪天閉眼。
你看,錢像面鏡子,照出親情真假。
老周他爸9000退休金,女兒辭工貼身伺候。早上熬雞蛋羹,中午擦石凳,晚上捏腿。老周嘆氣:“多活一年,能多貼補兒子房貸。
”王嬸有5000退休金,可社區(qū)送的飯再熱。沒人陪她嘮“今天風大”,比冬天還冷。
我媽高血壓犯了,教三天手機掛號記不住。凌晨四點揣小馬扎,醫(yī)院走廊排老長隊。
大爺說:“上次排到十一點,醫(yī)生都下班了?!被ヂ?lián)網(wǎng)方便?
對老人來說,不如有人幫按兩下手機。表姐50歲辭工照顧姨,糖尿病加阿爾茨海默癥。測四次血糖,洗尿布,一個月瘦了十斤。
她偷偷哭:“我垮了,我媽咋辦?兒子房貸咋辦?”養(yǎng)老不是錢的事,是人心的事。
120萬存款不踏實,踏實的是“媽今天冷不冷”。天天送湯不叫孝,孝是“今天小區(qū)花開了”。
樓下李奶奶走了,兒子外地還沒回來。最后是社區(qū)幫忙辦的后事。等咱們老了,病床前是“別怕我在”,還是翻手機算錢?
你身邊有暖到哭的養(yǎng)老故事嗎?
還是寒到揪心的?評論區(qū)聊聊,說不定能想出招兒,別活成“被錢算計”的老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