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練塘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晨光漫過白墻黛瓦,市河的波光在石板縫里晃出細碎的銀亮??傆X得該帶點什么回去——把這水鄉(xiāng)的濕潤、古橋的沉靜,都好好收進記憶里。最近,老街新開了一家韻工坊,成了許多人打包這份記憶的首選地。
推開那扇木門,練塘的“水韻故里”,早被悄悄織進了貨架上的每一件物件里。印著古鎮(zhèn)屋舍的雨傘最是討喜。青瓦鱗鱗的屋頂沿著傘骨鋪展,墻根的青苔、窗臺探出的花枝都清晰可辨。雨天撐開,仿佛把整條老街的煙火都攏在了肩頭;晴日帶著,倒像是揣了片會移動的古鎮(zhèn)剪影。
白瓷杯子也藏著巧思。杯身一側,飛檐的剪影正“浸”在市河的柔波里,連水面的漣漪都描得細細的。泡上茶抿一口,舌尖都染著清冽的水韻。
書架上的扇面令人駐足。正面是房屋與古橋的縮影,橋洞恰好框住遠處的白墻。竹柄握在手里,涼意順著指尖爬上來。搖一搖,風里仿佛裹著“市河穿街過,古橋連兩岸”的詩意。
角落里的小物件,藏著孩子氣的巧思,讓人忍不住彎下腰細看。冰箱貼整齊排列,各類祝福的話語印在上面,貼在冰箱上時,像把整條老街的暖意與祝福,都悄悄粘進了日常里。手串也藏著水鄉(xiāng)的靈秀。珠子淡青、鵝黃、藕粉,像從市河的晨霧里撈出來的顏色。戴在腕間晃一晃,仿佛練塘的風都順著珠子的紋路,輕輕繞在手上。
如今的練塘老街,逛古橋、訪故居時多了份念想——轉身進韻工坊轉一圈,便能把“水韻故里”的詩意折成傘骨的弧度、瓷杯的弧度、扇面的弧度,輕輕放進包里……
記者:王婷婷
攝影:王婷婷
編輯:俞靜彥
責任編輯:胡軍軍
終審:張婧(特聘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