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國民革命軍的抗日部隊,授予的番號僅僅存在了20天,卻在這短短的時間內(nèi),如驚雷一樣威名華夏,以至于成為抗日的代名詞,永遠(yuǎn)彪炳史冊。
1937年8月22日,中央紅軍被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月11日,正在東進(jìn)途中的八路軍,又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因此八路軍的番號,在國民革命軍的正式序列中,僅僅存在了20天而已。
國民黨的“路軍”著實不少,最高時總數(shù)達(dá)到42支,如楊虎城的17路軍,還有一度成為熱搜榜首,第一次淞滬會戰(zhàn)中浴血抗日的19路軍,但此時早已籍籍無名。
而八路軍的番號,為什么僅用了20天,就紅了近百年?這支部隊在這20天里,迸發(fā)了怎樣巨大的力量?
9月2日,還沒來得及戴上國民黨帽徽的115師343旅先期到達(dá)山西侯馬,獨立團團長楊成武和副團長到當(dāng)?shù)伛v軍申請火車車皮,表明了盡快趕赴抗日前線,不料卻遭到百般為難,最終給批了一列裝運牲畜的列車。車廂是木樁圍欄,地板上全是馬糞和雜草,八路軍官兵毫不猶豫地上了火車,冒著撲鼻的惡臭和冰冷的秋雨,急急地北上。一路上,戰(zhàn)士們斗志昂揚,引吭高歌,對向而來的國民黨敗兵,無不睜著一雙疑惑驚奇的目光,看著這支義無反顧撲向火海的軍隊。
列車經(jīng)過洪洞、臨汾、霍縣等車站時,成千上萬的群眾聚集在站臺,他們聽說紅軍要開往前線打鬼子,便拿著各種慰問品前來迎送紅軍?粗鴶D在運輸牲畜的車廂上,全身濕淋淋的官兵們,個個生龍活虎、威風(fēng)凜凜的氣勢,讓他們看到了抗戰(zhàn)勝利的希望,多日來因國軍連連敗跡而惶惑不安的情緒瞬間消失,精神為之大振,激動地呼喊著口號,朝車上狂扔慰問品。八路軍干部們紛紛勸阻,張口閉口“我們八路軍有紀(jì)律”,很多百姓才知道這支部隊不叫紅軍了,而叫八路軍。于是,高呼八路軍的口號此起彼伏,這應(yīng)該是八路軍的聲名在山西被迅速傳頌的開始。
抗戰(zhàn)時期的聶榮臻
聶榮臻率領(lǐng)第二梯隊344旅隨后跟進(jìn),到達(dá)原平時,眼前的一切讓他感到觸目驚心。聶帥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
“國民黨軍隊垮得一塌糊涂,真是兵敗如山倒!一批又一批的潰兵,用步槍挑著子彈、手榴彈袋和搶來的包裹、母雞等東西,像潮水般地涌下來。他們看到我們要往前線去,感到非常奇怪,向我們的戰(zhàn)士散布失敗情緒,說日軍如何如何厲害!保ㄒ姟栋寺奋娍箲(zhàn)紀(jì)實》第48頁)
因此,到底誰是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聶帥回憶錄中的這段描述,便是一個生動的詮釋。
隨后跟進(jìn)的129師、120師,很多部隊已經(jīng)戴上了國民黨的帽徽,而左臂上的“八路軍”臂章尤為醒目,沿途同樣受到廣大群眾盛況空前的歡迎,八路軍,成為廣大百姓爭先恐后傳播的熱門話題。
而一個超級巨星的出場,更讓八路軍的聲名如日中天。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lǐng)總部人員于8日北上,每到一地時,受到了當(dāng)?shù)匕傩帐⒋蟮臍g迎。他們不知道怎么打聽到傳奇紅軍司令朱德在這支隊伍中,便想領(lǐng)略一番朱老總的風(fēng)采,歡迎 的群眾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開國將軍傅鐘回憶說:“火車在呂梁山東麓、汾河?xùn)|岸向北開進(jìn),沿途的車站越來越多地擠滿了歡迎的人群。無論商人、學(xué)生、工人、農(nóng)民,都拼命往前擠,要看看紅軍-八路軍的朱總司令。”
“八路軍,就是朱毛的紅軍!”
“八路軍,看著就比晉綏軍強!
“八路軍,有種!”
八路軍的聲名如同颶風(fēng)一樣,正迅速刮遍山西之時,9月11日,朱老總收到延安電傳,八路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路軍”。
然而,在這短短的20天內(nèi),這支裝備低劣的軍隊,憑著氣勢如虹的雄風(fēng),誓滅日寇的勇氣,慷慨赴死的決心,使八路軍的聲名,幾乎在一夜之間人氣飆升。14天后,一場“平型關(guān)大捷”,更是讓八路軍威名天下。
其實,八路軍的名字,并非是叫著順口才深入人心,而是一亮相、一亮劍,立刻征服了天下。
向英勇無畏的八路軍致以崇高敬意!
資料來源:《八路軍抗戰(zhàn)紀(jì)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