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內娛最新的未解之謎,一定要屬“董璇為啥找張維伊?”
自打兩人官宣結婚,并且一起上真人秀后,一天炸出一個小熱搜。
前有董璇搶著買單張維伊掛臉,后有張維伊想讓董璇大齡生子激發(fā)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
樁樁件件,都讓大多數網友替董璇覺得不值。
無奈董璇只是一味地看扁自己:
年過四十,離異帶娃,還有一個性罪犯前夫。
她覺得張維伊這人大氣,“一般男生不敢選我”。
有人說女明星尚且如此,那現實里離異帶娃女的婚戀處境只會更糟糕。
先不說外人怎么看她們,她們好像總是自己先把自己看低了。
今天我們就找來了三位離異帶娃的朋友,聊聊她們的真實現狀,是否像他人想象的那樣。
一開始我也以為,在社交軟件上,“離婚帶娃”這個標簽會讓人退避三舍。
沒想到現在有的小年輕一點兒都不介意。
雖然我也才33歲,但看著剛出社會兩三年的弟弟發(fā)來的甜言蜜語,還是會生出一種獨身老人被關懷的感激。
只不過弟弟們的心思一眼就能看破。
他們的戀愛手段并不高明,連表演占有欲的演技都很拙劣,但我會假裝自己很受用。
一年前認識個弟弟,顯然是奔著我有車有房還有點閑錢來的,時不時就會找理由借我的車出去見朋友;
也碰到過可能是真喜歡我的,但八成也是被我身上的利他性吸引。
覺得我成熟、穩(wěn)定,偶爾還能對他的生活或工作給出點小指引。
我們都不會把對方介紹給彼此的朋友認識,我覺得他們融不進我的朋友圈;
他們也不想讓朋友知道自己在跟一個當了媽的人戀愛。
離婚這些年,我只跟兩個弟弟長期接觸過,但他們都不會出現在我家里。
兒子才六歲,我只想讓他好好長大,而不是讓他卷進成年人的是是非非里。
弟弟好就好在,他們有邊界感。
不會像那些跟我同齡的異性一樣,為了接近我裝作想跟我的孩子親近。
前夫聽說我跟弟弟在戀愛,臉色變了又變,最后擠出一句“別被殺豬盤了”。
他一直認為,我除了家庭條件,其他方面都不如他。
住著我父母婚前給我買的房子,花著我掙的錢,藏著自己的工資卡,還想給別人一個家。
不像弟弟,會大大方方地給我看只有四位數的存款,告訴我等存夠錢就去買相機。
我?guī)退a上還差的那點兒錢,他美滋滋地截圖發(fā)朋友圈:謝謝姐姐打賞。
至于這條朋友圈是不是僅我可見,我不在乎。
我大概率是不會再婚的,不是覺得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只是覺得現在這樣沒什么不好的。
我從沒想過對我離婚偏見最大的人,是我媽。
自從我領完離婚證之后,她在家捂著心口哀嚎了好些天。
鄰居問起我怎么回來了,我還沒開口,我媽就把話搶了過去,說我離職了,在家休息。
興許她是覺得,這個家里不能有兩個離婚的女人,否則顯得我家風水不好吧。
當年是我爸執(zhí)意要離婚,但我媽這些年從未放棄過跟他復婚的念頭,她守舊得像一座人型牌坊。
我媽急不可待地讓我相親,總說這事不能拖。
好像我已經是一道隔夜菜,再不抓緊吃就徹底餿了。
離了婚我無處可去,只能帶著孩子住回我媽家里,所以也就隨她折騰。
但我沒想到她這么心急,媒人那邊介紹過來的人,我媽每回光聽條件就連連點頭,表示滿意。
我也按她的要求接觸過一兩個。
其中有個男的,跟我聊了兩個月,但從來不叫我孩子的名字,一口一個“你兒子”。
我說不上來為什么不高興,畢竟孩子確實跟他沒關系,但何必一次又一次刻意撇清關系。
后來我才知道那已經是他最客氣的表現。
他托中間人跟我說,結婚可以,但他不會給孩子花錢,孩子也不能上他家戶口本。理由是他覺得我兒子已經大了,養(yǎng)不熟。
另一個相親對象沒見兩回面就想摟我,我當場打掉了他的手。
他尷尬到冷笑了好幾聲,嘲諷我:婚都離過了,又不是小姑娘了。
我媽對此裝聾作啞,只讓我脾氣別那么差。
媒人告訴我,我們縣城相親市場上倒是確實有頭婚男專門找我這樣的。
但多半都是老大不小、家境不咋樣的。他們覺得找離異帶娃女性價比高,因為不用給彩禮。
我上一段婚姻結束得不算太難看,我也沒有因此不相信婚姻了;
只是不相信這樣把自己當成一件貨品、任由人挑挑揀揀的方式,能讓我有幸進入一段還不錯的婚姻。
離婚之后,我自問在感情上已經很謹慎;
但怎么都沒想到自己會“被小三”。
整件事情最誅心的部分就在于,當初就是因為前夫偷偷帶著我們的孩子去見小三,我才離婚的。
剛離那兩年,我一門心思帶娃、上班,幾乎處于斷情絕愛的狀態(tài)。
后來朋友調職去其他城市,她買的網球課還沒上完,索性送給了我。
我就是在那里認識了他,他比我小三歲,是一家小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
上了幾節(jié)課后,他過來跟我搭話。
當時我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只要有陌生異性找我說話,我就會想辦法在第一時間釋放自己離異帶娃的信息。
主要是為了勸退對方,而且這招百試百靈。
他卻讓我有機會把孩子帶來一起玩,“說不定你就是網球冠軍的媽媽”。
一來二去,我們開始頻繁地在球場外見面,慢慢確定了關系。
他一向表現得很有分寸,覺得我家里有女兒不方便,所以從不在我家過夜。
后來我才知道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個得天獨厚的好借口。
說出來都有點羞恥,我甚至期待過我們會結婚。
直到戀愛九個多月的時候,他的正牌女友找上了我。
用他女友的話說,我離異帶娃的身份一直沒有引起她的懷疑,以為我只是他單位里的知心大姐。
甚至他給我的備注就是“大姐”。
我解釋我是被騙的,對方陰陽怪氣地回了我一句“你不說我也知道”。
比起被出軌,她好像更無法接受男友的出軌對象是一個單親媽媽。
我沒有任何可以傾訴的人,只能一遍遍拷問自己。
電視里那些離了婚的女人,好像都能一夜逆襲,變得成熟、通透、有智慧;
但我卻沒有任何長進,甚至還帶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心里升起一股強烈的對女兒的歉意,也許比起給自己的感情找一個著落,我最先應該做的是怎么成為一個強大的母親吧。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離異帶娃女在日本婚戀市場有多吃香。
“這些女性往往具備成熟穩(wěn)重的特質,對年下男性的溝通不足表現出驚人包容力;
她們常抱著‘可以慢慢調教’的心態(tài),這種務實的態(tài)度大幅提升了配對成功率?!?/strong>
是的,無論在哪里,人們都會像這樣直白地審視、評估著這部分女性的“剩余價值”。
有人抱著“撿漏”的僥幸心理來,有人打著“壓價”的如意算盤來。
以前總有人說,未婚女性就是一件待價而沽的商品。
可能對于這部分人而言,離異帶娃女無異于一件等待清倉的瑕疵品。
但我想說,無論是未婚還是離婚,我們都不必去看自己在婚戀市場上的“價值”;
我們應該要去看自己生為一個人的價值。
無關年齡,無關生育史,無關前塵往事。
而所謂的“吃香”,其實只有“吃”這個字發(fā)音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