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很多時候劇情的推進,都是以一些重要人物的死為契機開展的。而且,這些人物的死亡,很多還不是他殺或者意外,而是自盡!
比如鄭春華的死,雖然有廢太子老師王掞在一旁羞辱,但最終自盡的選擇權(quán)還是在她手中,不然也不會哭了半宿;再比如王掞,羞辱完鄭春華后,便回到家中遣散了家人,等到老四胤禛上門了,才從容喝下毒酒;還有劉墨林的愛妻蘇瞬卿,雍正帝都來封她為誥命夫人了,她卻義無反顧的跳了湖……
如果說這些人的自盡,有走投無路,有迫不得已,有為情所困……等各種原因在,那么康熙老臣魏東亭的自盡,就讓人很是疑惑,難以理解了。
難怪魏東亭不敢向康熙求救,那樣做的下場比自盡都悲涼!
一、
康熙四十六年,由于黃河水患,災(zāi)民遍地,急需賑災(zāi)的時候,眾人才發(fā)現(xiàn),大清朝的國庫早已空虛。
在老四胤禛南下?lián)P州,“連坑帶騙”從鹽商嘴里扣了一點銀子后,康熙帝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yán)重性,也明白這不是長久之計。而要想解決國庫空虛問題,無外乎兩個辦法,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jié)流。
開源的阻力就太大了,畢竟要消除弊政,更改祖制,這就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康熙帝以仁義治天下,自己執(zhí)政的基礎(chǔ)就是這群既得利益者,自然下定不了決心。
既然開源這條路暫時行不通,那就只能節(jié)流了,節(jié)流除了消減開支以外,更重要的是堵住國庫銀子外流的口子,不僅要堵上,還要把流出去的銀子追回來。
就這樣,被康熙帝冠以“孤臣”名號的老四胤禛,接下了追繳戶部欠款的差事。由此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為了逃避還款,上演的一出出啼笑皆非的故事:
有突發(fā)奇想,想給老爺子修戲樓,事情敗露后直接去大街上賣家當(dāng)?shù)?;有倚老賣老,仗著自己的老狀元身份,故意拿學(xué)歷壓人,反被羞辱一頓的;有好樣的,不丟分,很精神,還當(dāng)場認(rèn)了一個干兒子的……
還有撒潑耍橫、哭窮賣慘、賣官鬻爵、煽風(fēng)點火,以及黔驢技窮,最終走上絕路,上吊自盡的!
對,今天要講的就是這個上吊自盡的魏東亭,他為什么不去求助康熙帝,反而選擇了自盡?
二、
魏東亭作為康熙帝的老臣,不管對方下達什么命令,按理說,他都得無條件去執(zhí)行。所以,當(dāng)康熙帝透露出要追繳戶部欠款的消息后,他變得焦慮萬分。
因為戶部當(dāng)時由老八胤禩兼管,錢也是從他手中借出來的,所以一開始魏東亭還是寄希望于康熙帝派他追繳欠款,這樣還有回旋的余地,所以就并沒有第一時間跑八爺府求助。
可是,等到朝堂會議上確定了由老四胤禛追繳欠款之后,不僅其他官員們著急了,他也急了。只不過,自己是長輩,礙于情面,不像其他人一樣擠到門口,而是孤零零在樹下杵著。
只可惜,老八胤禩這邊早有防備,雖然也對魏東亭禮遇有加,親自扶著他坐下,但沒等他開口,老十胤誐就講了:
“嚷什么嚷,亂糟糟的,像什么話?八爺又不是神仙!”
一聽這話,其他官員一下子全慌了,要是八爺都不救我們,那可怎么辦?。?/p>
老十胤誐馬上又是一句:
“救你們,我還想你們救我呢……你們誰借給我,讓我過了這一關(guān),我給你們燒高香!”
此話一出,魏東亭的心頓時涼了半截,你想啊,以老八胤禩跟老十胤誐的關(guān)系,他都不救,又怎么會救自己呢?
但是老八胤禩這邊也沒有將大家一棍子打死,而是給出了個主意,那就是都到城門口迎著老四胤禛去,給他接風(fēng),讓他礙于情面不要接下戶部欠款的差事。
三、
就這樣,魏老爺子一大把年紀(jì),又跟著眾人跑到城門口迎著老四胤禛去了。
果然,老四胤禛一見魏東亭也在人群中跪著,趕緊跑過去扶起來:
“魏大人,您老這么大年紀(jì)了,何必還講這個禮數(shù)?”
結(jié)果,前腳老四胤禛還攙扶著魏老爺子一起走呢,后腳聽說他湊份子給準(zhǔn)備了一桌酒席后,瞬間就怒了:
“魏老爺子,不是我駁您老人家的面子,這酒,我不能喝!”
隨后便把魏老爺子涼在那里,自己甩袖而去,當(dāng)時的魏東亭一下子呆在當(dāng)場,久久沒有醒過神來。如果說,魏東亭的分量不夠,不足以讓老四胤禛喝酒的話。后面的幾位皇子挨個勸酒,有當(dāng)哥的,也有弟弟,也無一例外,都被拒了。
確實,老四胤禛是出了名的“冷面王”,做事只講規(guī)矩,不講情面。連接風(fēng)酒都不喝的他,這又接下了追繳戶部欠款的活,魏東亭心里很明白,單靠求情,無濟于事。
既然老四胤禛這里無法突破,那田文鏡那里,能否緩和一下呢?
可惜魏東亭又失算了,原本他想稱病不來,跟田文鏡耗著。結(jié)果,人家來硬的,派步兵衙門的人去傳,若是不從,直接押過來。這沒辦法了,他只能跟陳文盛一起來了,一開始態(tài)度還挺強硬,可惜替他出頭的老狀元被田文鏡狠狠羞辱一番,敗下陣來。
見到此等場景,魏東亭的手都抖個不停,只能表態(tài),自己會盡量還款,田大人可別再羞辱我這個老人家了。
四、
魏東亭都被田文鏡搞的一點脾氣都沒有,后面的馬國成怒了,原本想精精神神,不掉份的認(rèn)個干兒子,結(jié)果撞到了老四胤禛的槍口上,也是敗下陣來。
正在魏東亭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突然得到消息,田文鏡的追繳名單上竟然沒有黃體仁和肖國興的名字。一怒之下,魏老爺子身體也沒病了,又恢復(fù)了當(dāng)年跟康熙帝一起馳騁疆場的態(tài)勢,跑去指著田文鏡的鼻子罵:
“田大人,同樣是欠了庫款,為什么對我們逼的這么緊,有些人你連問都不問?”
原本以為,他可以舒一口氣,卻沒想老四胤禛竟然真的就去找太子胤礽去了,還撂下狠話,必須還款。結(jié)果就是,太子胤礽也好,老三胤祉也罷,他們都通過自己的方式籌到了銀子,當(dāng)面還了欠款。
這下子,魏老爺子最后一塊擋箭牌也沒了,還被老四胤禛點名批評,壓力山大啊。
輾轉(zhuǎn)反側(cè)之下,他又找到了老九胤禟府上,畢竟這個老九是眾皇子中最有錢的一個。結(jié)果老九胤禟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提幫忙的事,直到老十胤誐罵罵咧咧的說著“反正是抄家,不如自己先抄”進來了,才開口:
“您老可都看見了,這十爺欠了錢,我都沒辦法幫忙呢……”
最終,魏東亭去了老十三胤祥的府上,這也是他的最后一絲希望,從那回來后沒多久,先寫了一封信,隨后便一條白綾終結(jié)了性命。
五、
除了老十三胤祥,魏東亭明明還有最大的靠山——康熙帝可求助,他為什么不去?
因為他一旦去了,后果比懸梁自盡還要悲慘百倍,這才是他的不可承受之痛,要想解釋這個問題,咱們就得談?wù)勎簴|亭究竟是什么人?
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并未交代魏東亭的昔日榮光,僅在他跟老十三胤祥的交談中,和給康熙帝的書信中透露。他已經(jīng)跟隨康熙帝五十年了,而且,還有一身軍功在:
“當(dāng)年的光景好哇,老奴們跟著皇上,收拾了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那幾個叛賊,又平定了邊境那幾個反王,天下太平,人心向上吶……”
在二月河原著《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中,魏東亭的結(jié)局雖然略有不同,但都是病故。只不過到了兩部電視劇中,雖然跟康熙帝關(guān)系的設(shè)定沒有變化,但死因卻截然不同。
但兩者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康熙帝對待魏東亭的態(tài)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好。就像小時候,每次玄燁讀書遲到,都是魏東亭挨揍一樣,后者永遠是背鍋俠,是工具人。
舉三個例子:
一是魏東亭曾經(jīng)秘密組建了一個宮廷護衛(wèi)隊,并在擒拿鰲拜的過程中立了大功。正在大家興高采烈準(zhǔn)備領(lǐng)賞時,康熙帝卻將一個叫郝老四的少年單獨拎了出來,并要砍了他。
正在魏東亭苦苦求情,信誓旦旦的講郝老四絕對不會是叛徒時。康熙帝卻冷笑一聲,喊了一個人出來,他是魏東亭府上的門人,并當(dāng)場指出郝老四已被班布爾善重金收買。
六、
對于魏東亭來講,一是沒想到郝老四竟然是這樣的人,二是沒想到康熙帝竟然是這樣的人!
也就是說,康熙帝并沒有百分百相信魏東亭,反而早就安排了眼線到魏東亭府上,時刻在監(jiān)視著對方??梢哉f,正是因為這件事,讓魏東亭大為震撼,也開始認(rèn)清自己的身份。
第二件事,魏東亭已經(jīng)調(diào)任一方大員,有一次運送一批銀兩,結(jié)果半路被劫,押運的官兵全被殺害,偏偏沒有魏東亭的名字,得知消息后,康熙帝震怒:
“魏東亭呢?他為什么不親自護送?朕要將他碎尸萬段!”
按照常理,陣亡名單中沒有發(fā)小的名字,康熙帝本該高興才是,可是他想的卻是魏東亭為什么不在押運名單中,是不是故意耍朕?
好在魏東亭再次出現(xiàn)時,已經(jīng)安全將銀子運往了國庫,康熙帝尷尬的笑笑,說東亭啊,你可把朕嚇了個半死。
魏東亭回答:
“奴才就算有一萬個腦袋,也不敢丟了朝廷的護銀?。 ?br/>
第三件事,康熙帝有一次微服私訪,帶著魏東亭巡視河道,看到前面一群人,便去湊熱鬧。結(jié)果就得罪了惡人,那個人便跑過來要打康熙帝,康熙帝沒帶佩劍,一回頭,看到魏東亭還在那傻乎乎的站著,于是一個耳刮子就過去了:
“主辱臣死,你懂嗎?難道要朕親自動手?”
這一巴掌,讓魏東亭徹底清醒,明白自己就是個奴才身份,必須時刻記著。
七、
在《康熙王朝》中,魏東亭之死,是因為看了不該看的傳位詔書,沒辦法,只能比康熙帝提前一步走了。
有了這個基礎(chǔ),我們再看《雍正王朝》,就能很好的理解,魏東亭為什么不敢去求助康熙帝了。雖然,按照魏東亭對老十三胤祥的說法,自己之所以欠下巨額欠款,是因為康熙帝兩次南巡都住在自己家的原因:
“十三爺,我有一句話只能跟你說,我的這些虧空多數(shù)都是因為皇上落下的?!?br/>
不僅魏東亭自己這樣說,事后,康熙帝也非常內(nèi)疚的提到:
“朕兩次南巡住在他家,用的銀子何止百萬,他的死,朕亦有過!”
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魏東亭的虧空真是因為康熙帝落下的,他為什么不去求助康熙帝呢。要知道后來也是一群老臣去找康熙帝求助,且全部得逞了,康熙帝掏出了自己內(nèi)庫的銀子幫大家還款。
他們都能如愿,難道魏東亭去求助,就不能如愿?
未必!
因為魏東亭的虧空,還真不一定是因為招待康熙帝,才落下的!
在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魏東亭曾經(jīng)對老十三胤祥講了自己為什么要借款:
“皇上五次南巡,有兩次就住在老奴的家里,我就是傾家蕩產(chǎn),也絕不能讓他老人家有一丁點的委屈。可這兩次下來,我的一點兒積蓄就花光了,我就只有到戶部去借,幾年下來,就落下了這么大的虧空。”
八、
但是,魏東亭的話中,卻暗藏玄機,一不小心就會上了他的當(dāng)!
首先,他在跟老十三胤祥說這段話的時候,加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只能跟你一個人說。其次,他在解釋詳情的時候,又在前面加了一句前提:
“這事也只有皇上自己心里清楚!”
一個只跟你老十三一個人說,一個只有皇上自己心里清楚,那就說明。老十三胤祥一不能去問別人,問誰都知道是從你這問出去的,畢竟只告訴了你一個人。二是你也不能去問第二個當(dāng)事人,也就是康熙帝,他只有心里清楚,你敢抬到桌面上談,就是找死。
這樣一來,魏東亭就掌握了最終解釋權(quán),他說什么就是什么了。
在這一點上,張廷玉就非常清醒,他告訴康熙帝:
“魏東亭受恩深重,籍皇上南巡之幸,略盡孝心也是天理人情之所至。總怪他不善持家,才落下這般虧空,皇上,你前往不可以此自責(zé)!”
張廷玉提到了兩點,魏東亭受恩深重,言外之意就是借皇上的恩寵,他其實是得了很多利益的。這種推斷,也跟當(dāng)初老十三胤祥質(zhì)疑魏東亭欠下巨款后的疑問,是一致的:
“我記得,您在漕運總督任上的時候,好像也積了不少錢!”
漕運總督多賺錢,人人皆知,所以魏東亭也不能否認(rèn),于是坦言,確實攢了一點錢,但是康熙帝兩次南巡,不能有一丁點委屈,所以都花光了。
九、
也就是說,魏東亭在進京當(dāng)官之前,他是沒有向戶部借款的,而是掏空了自己的積蓄!
這個積蓄有多少呢?
用康熙帝的話講,不止百萬,那至少也得一百多萬兩銀子。這就是張廷玉嘴中所提到的恩寵,允許魏東亭利用自己的職務(wù),獲得百萬兩銀子的收益。
也就是說,康熙帝不傻,他兩次南巡選擇住在魏東亭家,心里也有數(shù)的。魏東亭再盡孝心,那也得依據(jù)自己的能力辦事,不可能只有一百塊,非要干二百塊的差事。如果真那么做的話,這么多年過去,康熙帝也不可能一點表示都沒有。
而魏東亭之所以借這么多錢,主要還是他的子女不爭氣,太能花錢了。
當(dāng)初他去老九胤禟府上借錢時,特意提到了一嘴:
“九爺,再有幾天就抄家了,你看全家一百多口人……”
由此可知,魏東亭家有一百多口人,一個人掙錢,養(yǎng)活這么大一家子人,也確實難為魏老爺子了。關(guān)鍵是,他的兒子還整天花天酒地的,才30歲不到,就已經(jīng)有四房妻妾,還在外面喝花酒、養(yǎng)妓女。
用老四胤禛指責(zé)他的話講:
“上個月為了給你第四房小妾打戒指,你又偷著花了五千兩銀子!”
同樣養(yǎng)活一大家子,同樣兒子不爭氣,整天喜歡逛青樓的隆科多,人家連個工作都沒有,也是維持一大家子的開銷,人家才借了三千兩銀子,賣了寶刀就把賬給還上了。
十、
事實上,魏東亭借錢,并不是鄔思道口中的第三類人,為了維持生計,迫不得已而借之,而是第二類人,不安分而借之:
“這一類人往往是有資歷、有功勞,講排場、講闊氣的大官功臣。他們中哪一位不是從小就跟著皇上鞍前馬后熬出來的心腹重臣?!?br/>
也就是說,康熙帝其實心里跟明鏡似的,魏東亭熱情款待自己,還不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恩寵,從而撈到更多的銀子。他雖然花了百萬之巨,但是,依靠皇上的恩寵,他得到的又何止百萬兩。
所以,在張廷玉點出問題所在后,康熙帝其實是認(rèn)同的:
“雖然如此,朕畢竟不忍!”
是啊,雖然魏東亭欠下虧空,不是朕造成的,但畢竟是朕的老臣,就這么死了,從情感上來講確實不忍啊。
既然如此,那么魏東亭為什么不向康熙帝求助呢?
不能?。?/p>
他去了說啥?
說是因為皇上兩次南巡住在我家,導(dǎo)致我欠了戶部的銀子?
這句話一出,當(dāng)場就可能被康熙帝給轟出來,啥玩意,你欠了銀子,倒是朕的過錯了?
那當(dāng)初你借助朕的恩寵撈銀子的時候,怎么不說話了,當(dāng)初朕在你家沒走的時候,你怎么不說話,現(xiàn)如今朕下了圣旨要追討欠款了,你跳出來搗亂了?
這樣反倒不如不提為什么欠款的事,直接借錢,反而更容易一些。可是,一旦魏東亭開口了,那康熙帝對他這老臣的情分,估計也就到此了。那以后,全家老少,一百多口,還怎么活?
那下場,可比魏東亭一個人自盡,都要悲慘的多!
十一、
為什么說擺在魏東亭面前的路,只剩下了一條死路?
這其實就是一個死局,除非魏東亭能變出錢來,否則,他根本就逃不過一死!當(dāng)然,就算他逃過去了,跟他有類似情況的老臣,也得死一個。
大家看追繳戶部欠款一事的最后,老九胤禟彈劾田文鏡,羞辱老狀元,逼死魏東亭,康熙帝咋表示的?
他僅僅訓(xùn)斥田文鏡羞辱老狀元,這是不懂圣人的恕道,并把他發(fā)配到陜西任知縣,卻只字沒提逼死魏東亭的事。而且,田文鏡當(dāng)時連個官都不是,是個臨時工,這一點在馬國成要認(rèn)田文鏡為干兒子時,就特意提到過:
“你他M一個監(jiān)生出身,被革了職的七品官,憑什么在這兒耀武揚威?”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魏東亭的死在康熙帝的心目中實在不算什么,田文鏡甚至因禍得福,不降反升,獲得了一個實缺知縣。
也就是說,魏東亭的死早就在康熙帝的預(yù)料之中,不然的話,這群資格老,有軍功,影響大的老臣們抱團就不還款,康熙帝又能把他們怎么樣?
魏東亭懂康熙帝,也明白是時候把自己這只雞祭出去嚇猴了:
“是亦東岳之高,不及皇上待臣之恩高,東海之深……皇上,老奴去了。”
你看,連跟皇上關(guān)系最密切的魏東亭,都因為還不上欠款,以死謝罪。其他的老臣再有委屈,還能怎么樣,只能在康熙帝面前哭哭啼啼表示,就算賣莊園,也得把欠款還上。
魏東亭作為奴才,就算是發(fā)小又如何,皇上高興了,你就能多享一些榮華富貴。哪一天,皇上想要你命時,你也得乖乖送上,這就是做奴才的命。
好在魏東亭參透了這個局,用自己的死,平了國庫的欠款,還給自己府里那一百多口留了一條活路,不僅獲贈額外的五萬兩銀子,還能繼續(xù)享受康熙帝的庇佑。
所以,他才會對老十三胤祥說:
“這法子,我使出來,連皇上都會幫我的。”
而魏東亭的這個結(jié)局,早在康熙帝選擇讓老四胤禛這個冷面王,這個自己封的“孤臣”去追繳戶部欠款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定了,根本無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