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漫步
和我在六里橋的街頭走一走
如果說清晨的菜市場是城市里最治愈的地方,那么黃昏時分的街心公園就是不得不逛的煙火寶藏,它能容納一個人的孤獨,也能共享一群人的狂歡。沿望園北路向西行走,路邊的一座小園子人氣很旺,它叫同健園,占地不過幾畝大小,手機地圖上甚至搜不到它的定位,卻是很多攝影愛好者問路、繞道也要來的地方。而這背后,藏著六里橋街道城市微更新的故事。
01『街心煙火』
黃昏里的市井柔情
當白日的喧囂漸漸沉淀
同健園里已悄然換了妝容
天色將暮未暮 人聲似沸未沸
小園子便在這朦朧的光景里
一寸一寸地活了起來
最先來的是周邊小區(qū)的棋友。張叔每天下午都得過來“殺”兩盤,直到媳婦喊他回家,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老李,今天可不許悔棋啊?!?/p>
“行,今天都不準耍賴,晚上上我家吃飯去,誰輸了誰買酒。”
“老姐姐坐這兒聊天呢,怎沒看見您老伴兒呢?”
“他在那邊跟人‘敲三家兒’呢,我坐這兒等他?!?/p>
放學后的孩子們也要在園子里撒會歡兒,在坡道上躍起的輪滑少年、抓緊欄桿正邁步“索道橋”的小姑娘、正跟鄰家叔叔較量的“乒乓少年”......一位年輕攝像師舉起相機,捕捉下這些生活的慢鏡頭。
這座占地2500平米的小公園,設施普通,也沒有比擬大公園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但它和別的街心公園就是不一樣。來休閑的大部分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老街坊,三五成群圍在一起喝茶聊天,即便你是個外來游客,站在桌邊給玩牌的人”支支招“,馬上也能融入其中。
有人說,走進同健園第一感覺就想到了“老舍茶館”,還有成都的“寬窄巷子”,那氛圍,熱鬧、接地氣兒、有人情味兒,用四川話講,“巴適的很~”
02『城南舊事』
治理后的和諧共生
據(jù)豐臺路口社區(qū)工作人員介紹,改造前的同健園問題很多,廣場舞音樂擾民時常被投訴;居民拉來桌椅板凳在公園里打牌,高峰時段同時有30多桌;很多桌椅雜物堆在角落里,把健身和遛娃的居民擠得沒地方去......那時候,公園的空間爭奪戰(zhàn)時常上演,曾是社區(qū)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之一。
對此,豐臺路口社區(qū)專程走訪了豐臺區(qū)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和養(yǎng)護公司,了解公園在管理和養(yǎng)護中的難點問題并借鑒經(jīng)驗,最終在“疏堵結(jié)合、利益平衡”八個字上下功夫。
既然場地不夠用,不妨錯峰使用,“以時間換空間”,跳廣場舞在早晨、玩牌在傍晚,彼此不扎堆不干擾,一日喧囂盡化于無形。這樣的辦法得到居民們的一致通過。
5月7日,同健園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堆放的雜物被妥善清理后空間更大了,新規(guī)劃出晨練區(qū)、休閑娛樂區(qū)、廣場舞區(qū)、器械健身區(qū)和乒乓球場,分別滿足居民的多元需求。
FOR
LIFE
同健園
這種“錯時共生”讓同健園成了“生活試驗場”,如今的園子就是你看到的這樣,遛彎的老人坐在樹蔭下,喝口茶,看著孩子們在滑板坡道上玩鬧嬉笑?!拔覀兪青従?,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p>
對于同健園我們還能做什么呢?把水電接好、把垃圾清運及時、珍視每一個微小需求,剩下的交給生活本身。當它成為居民可以自在呼吸、真實生活的地方,詩意便不在遠方,而在俯身之間。這,就是六里橋城市微更新的故事。
掃碼進群看看鄰居都在團什么?
■說明:本文由家住豐臺編輯發(fā)布,轉(zhuǎn)載或摘編須注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源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來源:最愛六里橋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恒略律師事務所,咨詢微信:jwbei2
======= 豐臺人的鄰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