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的外賣騎手阿凡·庫尼亞萬,原本只是雅加達街頭千萬年輕勞動者中的普通一員。但8月28日晚,在國會大廈外送餐途中,他不幸被一輛警察裝甲車碾壓身亡。
這場悲劇,讓他的名字迅速傳遍印尼全國,更讓印尼沉積已久的社會憤怒徹底爆發(fā)。人們焚燒輪胎、包圍議會大樓,甚至縱火焚毀省議會。
在阿凡的葬禮上,有數(shù)千名外賣員自發(fā)為他送行。這些外賣員身穿他們所屬的Gojek平臺的綠色制服,騎著摩托車,組成了一支綿延數(shù)公里的車隊,將阿凡的遺體護送到雅加達的公墓,成為這場悲劇中最具有傳播力的畫面。
為什么一位普通外賣員的死亡會激起如此強烈的反應?答案要從印尼國會的一項決定說起。
在上周一,印尼國會通過決議,議員每人每月可領取5000萬印尼盾的住房補貼,而雅加達的最低工資只有這個數(shù)額的十分之一。在經(jīng)濟增長放緩、物價高企的背景下,這個決定成為壓倒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抗議隨之爆發(fā)。而外賣員阿凡的意外死亡,更成為點燃全國怒火的導火索。
總統(tǒng)普拉博沃很快發(fā)表講話,對阿凡的死表示震驚和遺憾,要求警方道歉并徹查。但這一表態(tài)并沒有平息抗議。原因在于,住房補貼方案本身就得到了普拉博沃的默認和支持。作為新任總統(tǒng),他需要穩(wěn)住國內(nèi)的政治格局,而國會,尤其是其中的傳統(tǒng)政治精英,是他執(zhí)政所必須依靠的力量。支持這一補貼政策,是他與國會之間的政治交換,換取議員們在政策推動和執(zhí)政議程上的合作。換句話說,住房補貼不單單是議員的福利,也是政治交易的籌碼。
但正是這種精英間的政治算計,與普通民眾的現(xiàn)實困境形成了最強烈的對比。民眾看到的,是議員們可以輕易獲得數(shù)倍于工薪階層收入的津貼,而年輕人卻要冒著風險奔波送外賣。這讓普拉博沃的道歉顯得蒼白無力。
普拉博沃長期依靠軍方與強力部門崛起,執(zhí)政風格強調(diào)“強勢治理”,還號稱要“勤儉治國”、“開源節(jié)流”,卻轉(zhuǎn)手就給議員增發(fā)補貼。這也讓公眾難以相信他會真正觸碰背后的制度性問題。于是,道歉成了姿態(tài),民眾并不買賬。
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短期內(nèi),普拉博沃大概率會依靠軍警加強維穩(wěn),以快速遏制街頭抗議,恢復表面秩序。但這會加深對執(zhí)法機構的不信任。中期,他可能推出一些象征性舉措,比如凍結議員津貼、宣布警察問責、加大青年就業(yè)政策的宣傳,以示“政府在回應”。但從長期看,如果無法解決貧富差距過大、階層落差、執(zhí)法公信力、青年上升通道這些根本問題,那么類似的悲劇與抗議仍會周期性爆發(fā)。
印尼的這場風暴還在發(fā)酵中,已經(jīng)可以看到兩個重要啟示。
第一,人口紅利是一把雙刃劍。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平均年齡不到30歲,年輕人既是發(fā)展的潛力,也是社會動蕩的最大風險。如果他們得不到機會和公平,人口紅利就會轉(zhuǎn)化為人口負擔。
第二,新興勞動群體必須被重視。外賣、快遞、摩的等行業(yè)不僅是城市運轉(zhuǎn)的基礎力量,也具備極強的組織動員能力。企業(yè)和政府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在保障、管理和心理疏導上更加主動,否則個體悲劇很容易演變成全國性危機。
這起騷亂讓普拉博沃政府面臨第一次真正的執(zhí)政考驗。未來的印尼,如何回應民意的制度修補,也需要印尼政治精英階層的選擇和決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