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過:“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p>
這話很實在,樹一旦長得太高,就容易先被風(fēng)刮倒。
人也一樣,一旦太出風(fēng)頭,也容易招來麻煩。
尤其是在熟人面前炫耀自己,看似長了臉,實則是埋了雷。
為人處事,一定要及時收起那份顯擺的心,免得給自己招來禍患。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
人嘛,總有比較之心,這是天性。
尤其是在自己春風(fēng)得意的時候,尤其難以管住自己。
但是,你也要知道人性的復(fù)雜和深淵。
因為你過得好了,別人還真不一定會真心替你高興。
反而可能在背后里暗暗嫉妒,甚至希望你哪天摔個跟頭就好了。
明朝有個叫徐達(dá)的將軍,戰(zhàn)功赫赫。
有一次朱元璋問他:“天下奇男子,誰耶?”
徐達(dá)本可自夸,卻只說:“常遇春勇猛無敵,臣不如也?!?/p>
他深知眼前皇帝多疑,所以自己越是在熟人跟前,越要懂得收斂鋒芒。
英國哲學(xué)家培根說過:“嫉妒從不休假?!?/p>
嫉妒這東西,從來不會休息,也不會放假。
只要一個人管不住,越炫耀,它就越活躍。
到頭來,自己也會因此變得更為被動,更容易倒霉。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藏拙,更懂得藏鋒。
如此,讓自己降低姿態(tài),不要炫耀,低調(diào)地做好自己。
情誼難續(xù),關(guān)系易碎
熟人之間的情分,其實很難經(jīng)得起風(fēng)雨,更經(jīng)不起炫耀。
你顯擺多了,再好的朋友也會疏遠(yuǎn)你,覺得大家不是一路人。
因為炫耀本身,一旦發(fā)揮出來,就是一種不平等的姿態(tài)。
戰(zhàn)國時,淳于髡和孟子有這樣一段對話。
淳于髡問:“男女授受不親,是禮嗎?”
孟子答:“是禮?!?/p>
淳于髡又問:“那嫂子掉水里,能伸手救嗎?”
孟子說:“不救是豺狼也!”
其實孟子的道理很簡單:規(guī)矩是死的,人情是活的。
凡事都要辯證性地對待,要學(xué)會變通,不能固執(zhí)。
古希臘哲人伊索說過:“不要瞧不起任何人,誰知道哪塊云彩會下雨。”
今日你瞧不起的人,明天或許能幫你一把。
所以,情誼這東西,是經(jīng)不起相互比較和炫耀的。
保持謙遜,就是給自己的未來留條路。
實至名歸,不炫自華
真正的本事,不需要自己吹噓,真正低調(diào)的人,從不炫耀。
要知道,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的一切,其實別人都看得見,心里也有數(shù)。
你越是炫耀,反而越顯得心虛,越容易倒霉。
北宋宰相呂蒙正,出身貧寒。
當(dāng)官后從不炫耀,反而更加低調(diào)。
有人問他:“為何不置辦田宅?”
他說:“天下寒士甚多,一人溫飽何足道哉。”
他的名聲,不是靠自己說出來的,而是拿出行動做出來的。
《道德經(jīng)》有言:“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總自我表現(xiàn)的人,反而不得彰顯。
總自以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明。
踏踏實實做事,比什么炫耀都強。
尤其是在熟人跟前,更要收起炫耀之心。
說白了,這不是要你隱藏實力,而是要你尊重他人。
如此,低調(diào)做人,踏實做事,這才是長久之計。
而且我們必須清楚,謙遜不會讓你失去什么,反而會讓你得到更多。
這才是一個人在這輩子里真正應(yīng)該要得到的,一種高級的人生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