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娛樂圈維穩(wěn)了37年的蘇有朋,會在52歲的時候翻車。
因為一句“賣藝不賣身”,踩著觀眾和粉絲的雷區(qū)上了熱搜。
當明星堂而皇之的冷漠和傲慢,這場偶像和粉絲之間的共生關(guān)系,就會變得岌岌可危。
但他可能還沒明白,來來往往的觀眾和粉絲,是個定數(shù)。
變得永遠是站在聚光燈下的偶像。
你不想下凡,隨時有人補位。
1.
事情發(fā)酵之后,也有很多聲音表示理解:
如果人人都合影,那買了vip票的權(quán)益如何保障呢?
畢竟普通票911元,vip票1500元,中間差著大半張普通票呢,那都是真金白銀啊。
但問題是,部分買了普通票的粉絲,其實也并不想買普通票。
只是因為vip票太難搶了,才無奈搶了普通票。
所以才會有普通票粉絲要求蘇有朋增加合影權(quán)限這件事。
這件事本來只需要粉絲和偶像的一點互相理解,就能得到完美解決。
畢竟從服務定價上來看,1500享有演唱會+合影權(quán),911享有演唱會,一點問題沒有。
蘇有朋大可以好態(tài)度地安撫普通票粉絲,小手一抬給點額外福利,粉絲偶像雙雙歡喜。
甚至哪怕他拿“時間體力有限,不能照顧到所有粉絲”來說事,事情都不會鬧得一發(fā)不可收拾。
因為邏輯很簡單,粉絲為你花了錢,就是為了情緒價值去的。
給得了最好,給不了安撫一下無傷大雅,不給還硬剛,讓人不痛快,就是你不對了。
可他卻要說:我賣藝不賣身,不愛音樂的人別來了,枉費伙伴們不計成本辦單場。
現(xiàn)在很多人對此話的解讀都是:蘇有朋又想撈金,又不想自降身價。
原因也在這句話上。
因為短短一句話,他最大的關(guān)注點都在“成本”上。
他認為要求合照就是不愛音樂,拍合照就是賣身,他不計成本的辦單場音樂會,虧得慌。
但他忘了,vip票的合照權(quán)益是他設置的,是他給自己增加了“賣身”的服務項目;
觀眾去看蘇有朋演唱會,更多是為了情懷和蘇有朋這個偶像去的,而不是他唱歌多專業(yè);
如果只是想和部分人合影,可以抽簽,可以隨即選人,何必在定價上下功夫?
你自己給房頂捅了窟窿,卻還不想自己去補,只能坐等屋子漏雨了。
2.
之后,蘇有朋受到輿論壓力,公開道歉:
原文太長,只指出幾點bug:
1、“我聽見你們想聽歌的心愿了,但請不要只為了我的一張老臉來購票。”既然不想粉絲為了你一張老臉買票,干嘛設置1500的vip票可以合照?
2、“希望在了解我的心路歷程后,不要誤解我們的本意?!泵餍切枰龅氖欠沼^眾,讓觀眾看到專業(yè),而不是要求觀眾去理解你的心路歷程。換句話說,你理解觀眾和粉絲了嗎?互相理解才是王道。
3、“我選擇在超話發(fā)文,是我和我的支持者之間的互動?!辈恢С值?,我沒和你說話,支持的,你也不會黑我。合著你在這自嗨呢?
4、全文沒有對普通票觀眾做出任何回應,沒有任何道歉,所有指向都是“被誤解”,說一句態(tài)度強硬也不過分。
整篇回應文案,自視甚高,傲慢不遜,看不出一絲誠意,自然很難被觀眾接受。
也許他認為,娛樂圈待了那么多年,他有底氣端著賺錢了。
但為了幾句話鬧成這樣,蘇有朋還是有可能晚節(jié)不保,實在不值得。
回看蘇有朋的演藝生涯,一路都走得順風順水:
1988年作為小虎隊中的“乖乖虎”出道;
1992年發(fā)行個人首張音樂專輯;
1998年拍攝《還珠格格》;
2014年導演生涯第一個電影《左耳》反響不俗;
2022年參加《披哥》拿到年度總冠軍;
2025年參演春晚開場表演。
能夠發(fā)展得好,個人努力和能力自然重要,但作為娛樂圈老人,更應該明白偶像和粉絲是一體的,你怒斥粉絲,站在粉絲對立面,就是在打自己的老臉。
3.
觀眾喜歡的,不會是需要仰人鼻息的偶像。
蘇有朋在回應里說:“這些心聲我都放在心上了?!?/p>
那請你順便,把質(zhì)疑也放在心上,因為觀眾的質(zhì)疑才是一個明星最好的鏡子。
在那里面,你能看到平時看不到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