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轉自:中國婦女報
□ 田恬
當你拿到這張報紙,暑假已經悄悄溜走,書包里的新書散發(fā)著淡淡的油墨香,日歷上的數(shù)字即將翻到那個既期待又有點小緊張的日子——開學。尤其是對于即將面臨分班,或者升入中學的同學來說,這意味著要告別熟悉的環(huán)境,走進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陌生的班級,不認識的同學,連課間操的音樂可能都換了。
現(xiàn)在的你或許正偷偷在心里打鼓:新班級里有沒有人愿意和我說話?要是一整天都一個人坐著,多尷尬???別擔心,幾乎每個經歷過升學的人,都有過和你一樣的心情。今天就和同學們聊聊交朋友這件事。
用“微小連接”打開話匣子
新朋友的出現(xiàn),往往藏在微小的瞬間里。比如開學第一天,你發(fā)現(xiàn)同桌的筆袋上印著你也喜歡的動漫角色,可以指著那個圖案說:“你也看《哪吒》嗎?我覺得里面的敖丙超帥!”這句話能瞬間讓兩個陌生的人找到共同點。如果對方眼睛一亮,那恭喜你,你們已經有了第一個共同話題。就算對方說“不太了解”也沒關系,你可以笑著說“那我推薦你看看,真的很有意思”。
課間操排隊的時候,如果你站在一個看起來和你一樣有點拘謹?shù)耐瑢W旁邊,可以試試說:“這校服的褲子好像有點長,你的也是嗎?”這種吐槽式的開場白,自帶一種“我們是一伙的”親切感。大家剛到新環(huán)境,對校服、課本、食堂的吐槽其實是最安全的共同話題,大家會因為“原來你也這么覺得”而拉近距離。
還有一個萬能的辦法,就是借東西。用這種方式創(chuàng)造互動的機會。比如你可以拿著筆記本問:“同學,剛才老師說的作業(yè)截止日期是哪天?我一轉身就忘了?!钡葘Ψ礁嬖V你之后,別急著轉身就走,加一句“太感謝了,我老是記不住事”,輕松的自嘲能讓對話氛圍更輕松。下次再遇到,你笑著揮揮手,對方一定能認出你。
這些小技巧的核心,其實是“主動釋放一點點善意”。不用怕被拒絕,大多數(shù)時候,對方和你一樣在期待有人先開口。就算一次沒成功也沒關系,校園那么大,總會有和你同頻的人。
朋友讓校園有了溫度
有人覺得交朋友就是一起聊聊天、放學一起走而已,似乎沒那么重要?但是,當你真的在新班級里有了能說上話的朋友,你會發(fā)現(xiàn)校園生活好像突然被加了一層濾鏡,連平時覺得枯燥的早讀課,都變得沒那么難熬了。
最直接的變化,是你會開始期待上學。以前早上鬧鐘響了,你可能會想“要是不用上學就好了”;但如果知道教室里有個同學在等你分享新買的漫畫,或者約好一起去食堂搶今天的糖醋排骨,你說不定會一骨碌爬起來,甚至面帶微笑。朋友就像校園里的“快樂催化劑”,同樣是坐在教室里聽課,身邊有個能在老師轉身寫板書時,悄悄對你做個鬼臉的人,課堂就多了一份只有你們懂的小秘密。
有朋友的人,更有勇氣。比如辯論賽、競選班干部,如果有好朋友的鼓勵,你可能會更愿意嘗試。朋友的存在,會讓你找到一種“后盾感”,更加自信面對任何事,因為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朋友還能幫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比如一起在晚自習時互相抽查單詞,一起報名參加運動會,沒考好的時候,互相幫忙分析和講解。這種帶著溫度的陪伴,比家長和老師的說教更有力量,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更棒的人。
不必逼自己“合群”
可能有些同學會悄悄想:“可我天生就不愛說話,看到人多就緊張,怎么辦???”其實,內向從來不是缺點,更不是交朋友的“絆腳石”。有的人像向日葵,永遠朝著人群的方向綻放;有的人像含羞草,需要在安靜的角落里慢慢舒展葉片。
如果不擅長主動聊天,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釋放善意:幫同學撿起掉在地上的筆,在小組討論時認真聽別人說話,露出真誠的微笑。這些“安靜的善意”,同樣很有力量。時間會讓大家慢慢了解,也會有人走到你身邊說“我們一起走吧”。如果你剛開學暫時還沒找到朋友,也沒關系。它能讓你有更多時間和自己相處,你可以寫寫日記,看看書,利用這些時間充實自己。
無論你是外向的“向日葵”,還是內向的“含羞草”,都值得被喜歡。相信開學一段時間,大家都能找好好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