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農歷七月初十,處暑的第十天。暑氣已褪一半,晨風里多了分清爽,仿佛秋天的腳步正從遠處走來??蛇@一天的“分量”,在民間可不只是天氣的變化,它藏著兩層意味深長的故事。
一層在天上——這是道教八仙之首鐵拐李的誕辰。那位手持鐵拐、背著葫蘆的仙人,不修邊幅卻心懷慈悲,走村串巷、救苦濟貧。別看他的形象在畫軸上總是蓬發(fā)虬髯、腳有殘疾,可在老百姓眼里,他是個愿意彎下身子聽你訴苦、伸手幫你解難的神仙。
一層在人間——福建漳州的橋南水月亭,每年這一天都會舉辦放水燈的普度盛典。成千上萬的蓮花燈,隨著水波緩緩漂去,像是替人送走煩憂,也替游魂照亮歸途。燈火映水,水映人心,那一刻連外地的客人都會靜下來,雙手合十,許個平安愿。
鐵拐李:不一樣的八仙之首
說起八仙,許多人第一反應是“各顯神通,渡海而行”??砂讼芍阻F拐李,卻是最不“仙風道骨”的一個。傳說他原是碭山的隱士,身形高大,儀表不俗,只因一次元神出游參加太上老君的聚會,回魂時肉身被誤焚,只得借一具乞丐的身軀,成了蓬頭亂發(fā)、拄鐵拐的模樣。
太上老君勸他:“道在心不在形?!庇谑撬称鹚幒J,從此行走江湖,一路治傷救人,化緣度人。葫蘆里裝的,是能救急的靈丹;鐵拐杖上的,是他看盡世間滄桑后的笑意。民間祭拜他,不是求飛升,而是求平安、求健康。很多老人燒香時還會悄悄許愿:“仙人護著娃子少生病,老人少受罪就好?!?/p>
在七月初十的廟會上,你會看到人們捧著花果、素食,手里的香煙繚繞,心里的愿望卻簡單得很——一家人身體安穩(wěn),比啥都強。
水月亭放水燈:燈火照人心
七月在民間又叫“鬼月”,普度的習俗幾乎貫穿整個農歷七月。福建漳州的橋南水月亭放水燈已經有四百多年歷史,起因與唐太宗李世民的傳說有關:他曾在地府遇到無主孤魂,為他們籌款普渡,回到陽間便倡導全國為亡靈祈福,從此有了放水燈習俗。
初十傍晚,水月亭前早已擺滿蓮花燈,有粉的、黃的、紅的,燈心點燃時,像一雙雙溫暖的眼睛。人們順水放下燈,口中默念親人的名字,也許是想告訴遠方的魂靈——你放心,我們都好;也許是給自己提個醒——記得珍惜眼前的團聚。水波映著燈光,像無數(shù)細碎的笑與淚,在夜色里流淌。
這樣的儀式,信也罷,不信也罷,總能喚起人心底那份柔軟——記人、念人、祝愿人。
七月初十的四道健康菜
節(jié)日里,除了上香放燈,最接地氣的表達還是在餐桌上。七月初十,也到了貼秋膘、補一補的好時節(jié),這四道應季菜寓意好、口感適中,全家老小都愛吃。
紅燜羊肉
寓意:喜迎豐收、氣血充盈。羊肉來自秋令最肥美的時段,味道濃郁。
做法:羊肉切塊焯水,配蔥姜、八角、陳皮燉至軟爛,再加少量胡蘿卜同煮,湯色紅亮。
蓮藕燉花生排骨湯
寓意:連年有余、家族和睦。藕脆花生香,湯水清甜。
做法:排骨焯水,藕切厚片,花生提前浸泡;三者與姜片一同燉1小時,加鹽即可。
這樣的日子,不妨在心里盛上一碗熱湯、煮幾道有講究的菜,把這些古老的祝福傳到餐桌上,也許比任何言語都來得踏實。香煎秋刀魚寓意:年年有余、順水順風。秋刀魚此時脂香最足。做法:魚洗凈瀝水,抹少許鹽和料酒,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擠幾滴檸檬汁去腥提香。
木耳炒百合
寓意:百事合意、長壽安康。百合的甜潤配木耳的脆嫩,口感宜人。
做法:木耳泡發(fā),百合掰瓣;熱鍋快炒,加少許鹽,出鍋前滴幾滴香油。
每年七月初十,鐵拐李的故事和水月亭的燈影,都在提醒我們一個道理:人這一生,形貌會老去,燈火會熄滅,唯有善意與牽掛可以傳下去。餐桌上的熱湯,是活著的人對生活的熱望;水面漂過的蓮花燈,是送給遠方人的念想。
日子在走,習俗在變,可節(jié)日背后的心意未變——有人惦記,有盞燈為你亮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