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終究未能打破“家族魔咒”,被解除泰國總理職務。泰國憲法法院8月29日裁定,總理佩通坦違反憲法相關規(guī)定,即日起解除其總理職務,解散其內(nèi)閣。值得注意的是,包含佩通坦在內(nèi),近20年來已經(jīng)有五位泰國總理被法院解職,而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泰國前總理他信的親友,也成為了他信政治家族的“魔咒”。
佩通坦的父親他信于2006年在軍事政變中被趕下臺。2008年,他信的妹夫,擔任總理不到3個月的頌猜因法院裁決被迫下臺。2014年,他信的妹妹英拉被指控濫用職權(quán)、越權(quán)任命公務員,最終被法院裁定立即解除總理職務。而如今佩通坦被解職,對于他信家族而言,無疑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那么為何出身于他信家族的總理,似乎總難逃司法審查呢?其實,他信、英拉與佩通坦的總理命運都沒能善終,與其說是家族魔咒效應難以打破,不如說是泰國政治權(quán)力構(gòu)架下的悲劇縮影。要知道,在泰國,王室、軍方與民選政府,是權(quán)力相互牽制的三角形架構(gòu)。
民選政府沒有軍權(quán),在重大的國際事務及突發(fā)的偶然事件中,政府的外交信譽和危機處理能力自然受到嚴重的制約與挑戰(zhàn)。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災難或失誤事件的背鍋俠。而由軍方執(zhí)政,又不符合王室利益。因此,在權(quán)力制衡游戲中,民選政府便成為泰國政壇中的平衡器。但是這種平衡器最終不是被其中一方干掉,就是被兩方聯(lián)手干掉。民選政府之外的其它勢力,都是王室或者軍方的棋子。
這種政治體制決定了泰國政局穩(wěn)定很難超過一定的長度,不是軍方發(fā)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就是出現(xiàn)類似佩通坦案例的導火索而造成民選政府的垮臺。如今佩通坦被解職,只是代表各方勢力博弈的階段性結(jié)果,而新一輪的復雜博弈才剛剛開始。
從目前的信息判斷,憲法法院并沒有禁止佩通坦繼續(xù)從政的資格,今后也許有機會再次翻身。盡管希望渺茫,但是在泰國獨特的政治結(jié)構(gòu)中,佩通坦重出江湖、再次參政或者競選總理寶座也不是沒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