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烏克蘭危機是一場削弱歐洲與俄羅斯兩個龐然大物的局,而做局的人無疑是美國,即便是另類的特朗普重回白宮,也無法“免俗”。
表面上,為促停俄烏?;鸲鴼椌邞],實際上做生意的手可一直沒停,阿拉斯加會晤后,多方似乎在默契不言中達成某種共識,要狠狠坑一把歐洲了。
之前歐洲那七位大佬,像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這些人,陪著澤連斯基浩浩蕩蕩去白宮談事兒。
當時媒體還鋪天蓋地報道,說這是 “美歐烏三方協(xié)同應對危機的重要時刻”,結果呢?最后美歐之間定下來的最大 “共識”,說穿了就是一句大實話:烏克蘭在戰(zhàn)場上不管是買子彈、修坦克,還是給士兵發(fā)補貼,花的每一分錢,都得讓歐洲掏腰包!
美國呢?就負責 “畫大餅”,嘴上喊著 “支持烏克蘭”,實際掏真金白銀的時候,比誰都躲得快。
這話剛落地沒幾天,美國就用實際行動打了歐洲的臉。上周美國政府批了個對烏軍售的單子,3300 枚 ERAM 導彈,聽著數(shù)量挺嚇人,可總金額一算才 8.5 億美元,跟之前動輒幾十億的援助比起來,簡直是毛毛雨。
但關鍵不在錢多少,而在誰出錢 —— 美國國務院的文件里寫得明明白白,這筆錢全靠歐洲湊。
也就是說,美國只負責 “搭平臺”,讓自己的軍火商把導彈賣出去,至于貨款,得歐洲國家自己掏腰包給烏克蘭,再讓烏克蘭來買美國的武器。這一手 “空手套白狼” 玩得,連歐洲內部的官員私下都吐槽:“我們這哪兒是幫烏克蘭,明明是給美國軍火商打工!”
可這 8.5 億的導彈訂單,頂多算道開胃菜,真正的 “重頭戲” 還在后頭。
澤連斯基也是個會看眼色的主兒,見美國把 “掏錢的活兒” 推給了歐洲,立馬就順著桿子往上爬。
他在基輔跟挪威首相斯特勒見完面,沒繞任何彎子,直接把話挑明了:以后基輔每個月,至少得從盟友那兒拿到 10 億美元軍費,而且這錢就一個用處 —— 買美國的武器,接著跟俄羅斯打下去。
你猜歐洲的反應咋樣?要是擱在三年前,澤連斯基敢這么明著 “敲竹杠”,歐洲各國早炸開鍋了,說不定還會聯(lián)合起來跟烏克蘭討價還價??涩F(xiàn)在呢?這種幾乎是明著要的 “勒索”,放在歐洲居然沒掀起多大水花。
也難怪,這場仗打了三年多,歐洲各國早就被折騰得沒了脾氣。德國的工業(yè)企業(yè)因為能源漲價倒閉了一批,法國老百姓因為通貨膨脹上街抗議,意大利的政府預算一半都要用來援助烏克蘭 —— 大家早就從最初的 “義憤填膺”,變成了后來的 “唉聲嘆氣”,現(xiàn)在連抱怨的勁兒都快沒了,只剩麻木。
就像德國一家報社的記者寫的:“我們現(xiàn)在就像被按在地上交錢,反抗沒用,只能認了?!?/strong>
要說歐洲里誰最樂意掏這筆錢,那得數(shù)波蘭。波蘭跟俄羅斯的恩怨,幾十年都沒斷過,所以在反俄這件事上,波蘭比誰都積極。
特朗普也早就摸透了波蘭的心思,之前就放話,9 月 3 號要專門在白宮接待波蘭總統(tǒng)納伏羅茨基,還說要 “深化美波戰(zhàn)略伙伴關系”。
這位波蘭總統(tǒng)也不是一般人,本來是搞歷史研究的,之前在大學里教歐洲史,對 “俄羅斯威脅” 的論調深信不疑。
今年 6 月波蘭大選的時候,特朗普可是實打實幫了大忙 —— 不僅公開站臺支持他,還通過美國媒體幫他宣傳,最后才把國內那些親歐盟的對手給壓下去。
這么一來,現(xiàn)在的波蘭對美國那叫一個 “鐵”,幾乎是美國說啥,波蘭就跟著做啥。美國讓波蘭多給烏克蘭捐武器,波蘭立馬就把自己的坦克運過去;美國讓波蘭帶頭譴責俄羅斯,波蘭在歐盟會議上比誰都積極。
這就意味著,哪怕馬克龍、默茨這些人想把歐洲國家湊一塊兒,關起門來商量個對歐洲自己有利的烏克蘭危機解決方案 —— 比如跟俄羅斯談談能源合作,或者推動局部停火 —— 波蘭大概率也不會買賬。
畢竟對波蘭來說,一邊是自己心心念念的 “安全利益”,覺得跟著美國才能防俄羅斯;一邊是跟美國綁在一起的戰(zhàn)略方向,要是跟歐洲唱反調,還能從美國那兒拿到更多好處,怎么選根本不用多想。
除了波蘭,歐洲那些極右翼的頭兒們,對烏克蘭危機的看法也跟主流不一樣。像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還有意大利的某些極右翼政黨領袖,他們早就公開說 “援烏就是浪費錢”。
其實這場戲能演到現(xiàn)在,根子還是歐洲內部太散了,各有各的小九九。德國想靠援助烏克蘭維持自己在歐盟的領導地位,法國想借機推動歐洲 “戰(zhàn)略自主”。
波蘭想借美國的力制衡俄羅斯,匈牙利則一心想著保住跟俄羅斯的能源合作 —— 大家看似都在 “應對烏克蘭危機”,但實際都在為自己的利益盤算,根本沒法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
特朗普正好抓著這個空子,見縫插針地逐個突破:對德國,就用 “安全承諾” 逼著它多掏錢;對波蘭,就用 “支持大選” 拉近距離;對匈牙利,就用 “制裁威脅” 施壓。
這么一來,歐洲更是被拆解得七零八落,連個能跟美國討價還價的底氣都沒有。
往后這每個月 10 億美元的軍費,歐洲各國該怎么分攤,想想都頭大。
掰扯到這兒就清楚了,美國、俄羅斯、烏克蘭這三方,各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也都有應對各種情況的預案。美國怕的是俄烏突然?;?,自己賺不到錢、削弱不了對手,所以一直暗中給烏克蘭遞 “進攻信號”;
俄羅斯怕的是歐洲團結一致跟自己對抗,所以一邊在戰(zhàn)場上硬扛,一邊跟歐洲偷偷搞點能源貿易,分化歐洲陣營;
烏克蘭怕的是美歐停止援助,自己撐不下去,所以只能靠 “獅子大開口” 來綁定美歐,讓他們沒法輕易脫身。這三方就像在下一盤棋,能談攏最好,談不攏就接著打,反正都有后路可退。
唯獨歐洲,從頭到尾都像個 “冤大頭”,被蒙在鼓里不說,還一步步跳進了美國設的圈套。一開始歐洲以為跟著美國反俄,能彰顯自己的 “國際道義”,還能靠美國的安全保護;
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源被俄羅斯掐住,經濟被戰(zhàn)爭拖垮,才慢慢醒悟過來,可這時候已經晚了 —— 美國已經通過軍售、能源出口賺走了歐洲的錢,俄羅斯也因為歐洲的制裁,轉而跟其他國家深化合作,烏克蘭又把歐洲當成了 “提款機”。
歐洲就像被抽走了主心骨,想反抗,卻因為內部不團結沒力氣;想退出,又怕被美國拋棄、被俄羅斯報復。等他們真正反應過來不對勁的時候,早就陷在泥潭里拔不出腳了,說什么、做什么都晚了。
特朗普稱俄烏沖突“最容易”解決 烏美周末討論與俄和談可能性——光明網
國際觀察 | 俄烏和平難覓,歐洲為美國埋單何時了——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