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太沒良心!
8月26日,一個視頻吸引了不少網(wǎng)友的關(guān)注,中國小伙去巴基斯坦旅游的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援建巴鐵犧牲的中國人。
然而,這里卻滿是涂鴉,破敗不堪,連上面的碑文都掉了,當(dāng)?shù)鼐斓膽B(tài)度還十分囂張,網(wǎng)友忍不住大罵:什么巴鐵,都是假象!
最近,有一個博主和他的兄弟老溫決定花天去20我們的好朋友巴鐵那里一探究竟博主。這個標題的確吸引人,畢竟我們總說巴鐵巴鐵,可巴鐵到底鐵不鐵,我們也不知道。
這個話題可吸引了人們的好奇心。
于是,二人抱著探索的心,很快就出發(fā)了。博主和他兄弟老溫先從新疆出發(fā),先到喀什再轉(zhuǎn)車去塔縣,這一路光高原反應(yīng)就讓他們夠受的,老溫蹲在草叢里自嘲這是 "高原天然氧吧"。
可誰能想到,真正讓他們窩火的還在后面。
到了塔縣國際汽車站,十幾個人的隊伍愣是排了一個多小時,就因為不斷有巴基斯坦人插隊。
不過排隊時倒發(fā)現(xiàn)個有意思的事,好多巴基斯坦人背著大包小包全是中國貨,一看就是做代購的,不得不說這商業(yè)頭腦確實靈光。
折騰了好久,博主和老溫總算上了車,有巴基斯坦人看到他們是中國人,主動遞來小零食,這波操作又讓人覺得心里暖暖的。
聊天時博主才知道,在巴基斯坦消費還分國籍定價,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這位巴鐵透露,在巴基斯坦買東西,當(dāng)?shù)厝嘶?2 塊錢,那么中國人要付 60,美國人更慘,得掏 30 美金,折合人民幣 200 多。
雖說比美國人強點,但這種 "區(qū)別對待" 還是讓人心里不是滋味。
后來查了下駐卡拉奇總領(lǐng)館的公告,發(fā)現(xiàn)簽證費確實有差異,巴基斯坦公民申請赴華簽證甚至有零費用的情況,看來這種區(qū)別定價在當(dāng)?shù)卮_實存在!
大概坐了幾個小時的汽車以后,很快天就黑了。博主又搭坐另一輛車來到了巴基斯坦的邊陲小鎮(zhèn)——吉爾吉特。
博主和老溫決定暫時休息一下,明天再出發(fā)。于是,他們在網(wǎng)上定了個 300 塊的酒店,不過好不容易到達酒店,現(xiàn)場一看這酒店跟跟國內(nèi)招待所沒兩樣。
這要是300塊可是在是太虧了,博主開始試著講價,最后 100 塊成交。
一來二去,博主二人很快就跟酒店老板熟絡(luò)了起來,博主忍不住好奇的問,為什么巴基斯坦這么窮呢?
說到這個問題,酒店老板也很無奈,他說這地方太落后,沒什么娛樂活動,當(dāng)?shù)厝藳]事就只能生孩子,結(jié)果越生越窮,陷入惡性循環(huán)。
老板這番話讓人唏噓,不過當(dāng)時,博主二人覺得,巴基斯坦人總體挺熱情,"巴鐵" 果然名不虛傳。
可惜這種想法在他們踏上中巴友誼路時被徹底顛覆了!
中巴友誼路——這條穿越喀喇昆侖山脈的公路,是上世紀 60 年代中國援建的奇跡工程。
要知道,這里海拔超過 7000 米的高山就有 11 座,雪崩、滑坡是家常便飯,中國工程隊硬是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這條生命線。
資料顯示,修建這條 500 多公里的公路時,中方派出了 2.2 萬人次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有 130 人獻出了生命,平均每 1.27 公里就有一位烈士長眠。
當(dāng)?shù)厮緳C說,現(xiàn)在從卡拉奇運貨到喀什只要 8 天,冷藏運輸成本比以前低多了,這都是公路帶來的實惠。
可就在這條用生命鋪就的公路旁,博主發(fā)現(xiàn)紀念修路烈士的中巴友誼紀念碑竟然破敗不堪,上面滿是涂鴉。身為退伍軍人的老溫當(dāng)場就急了,這可是紀念烈士的碑?。?/p>
他們趕緊找到當(dāng)?shù)鼐旆从?,得到的答?fù)竟然是 "這不關(guān)我們的事兒"。這話一出誰能忍?
中國人出錢出人修公路,把他們從大山里帶出來,現(xiàn)在烈士紀念碑被糟踐成這樣,當(dāng)?shù)鼐骄尤贿@個態(tài)度?
還好老溫沒放棄,反復(fù)交涉后,有位警察小哥幫忙聯(lián)系了有關(guān)部門,總算拿到了修復(fù)許可。更暖心的是,有巴基斯坦大哥主動送來梯子,幫他們一起把掉落的碑文重新安好。
看著煥然一新的紀念碑,倆人心里五味雜陳。
這時候博主想起附近還有個中國烈士陵園,本來沒抱太大期望,畢竟紀念碑都成那樣了,里面的中國烈士陵園能好到哪兒去?
可進去后直接被震撼到了,這里居然有自發(fā)守墓的巴基斯坦人!
仔細一聊才知道,這位叫阿里?艾哈邁德的老人已經(jīng)守了 45 年,從 20 多歲就主動申請守護陵園,現(xiàn)在都 70 歲了。
他拿出一張舊報紙說,這是從他父親那輩傳下來的責(zé)任,現(xiàn)在他兒子曼祖爾?侯賽因已經(jīng)接棒繼續(xù)守護。
阿里每天都會清理地面、擦拭墓碑,四十多年來風(fēng)雨無阻。他說這些烈士不是哪一個國家的,是兩國共同的英雄!
的確,這些人都是英雄!當(dāng)年修路時,塌方、雪崩、山洪奪走了許多中國建設(shè)者的生命,88 位烈士就長眠在這里。
這條公路讓當(dāng)?shù)厝擞辛怂?、學(xué)校、汽車,走出了大山,這些恩情巴基斯坦人沒有忘。
博主聽完以后,趕緊連連感謝。
這趟旅程真是五味雜陳。有插隊、亂收費的糟心事,有警察冷漠的 "不關(guān)我事",更有紀念碑上刺眼的涂鴉。
但同時,也有主動分享零食的善意,有送來梯子的熱心,更有阿里一家三代 48 年的堅守。
喀喇昆侖公路確實改變了巴基斯坦,冷藏貨車能直達中國,代購能靠中國貨謀生,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實惠??闪沂考o念碑的破敗,又讓人寒心。
不過,哪有什么完美的友誼?就像這條公路,既見證了犧牲與奉獻,也暴露了現(xiàn)實的粗糙。
有人把烈士的付出當(dāng)理所當(dāng)然,甚至隨意破壞;但更有人用一輩子的守護,踐行著 "比山高,比海深" 的承諾。
但只要還有像阿里這樣的人在,還有愿意為紀念碑拂去塵埃的人在,這份用生命換來的友誼,就永遠不會褪色!
參考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