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往何處,風景就在何處,別再讓“知道”與“做到”之間的距離,成為人生遺憾的源頭,行動起來吧!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卜亞杰
赤峰學院附屬中學
從教30多年來,我總對每一屆學生念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真的不是飛鳥與魚的隔閡,而是“知道”與“做到”之間的鴻溝。這道難題橫亙在生活與工作中,令人備感無奈。
身為教師,每到學期初,許多人信誓旦旦:今年一定要好好干,提升學生成績,讓班級管理更上一層樓。可沒幾天,學生的學習熱情消退,教師也泄了氣。各班的班級管理更是對比鮮明,有的班級安靜有序,學習氛圍濃厚,師生配合默契;反觀有的班級問題層出不窮,卻始終得不到解決。
明明“知道”問題所在,卻“做不到”改變現(xiàn)狀,怎么辦?我們需要找到跨越“知道”與“做到”鴻溝的橋梁。
錨定方向,精準設標。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方向模糊、目標不清,就像在迷霧中航行的船只,很容易迷失方向,走著走著就松懈了。我剛?cè)肼殨r,面對學生成績參差不齊的狀況,只是籠統(tǒng)地想提高班級平均分。經(jīng)過名師指點后,我開始制定精細化目標:每周梳理英語知識點漏洞,針對潛能生每天放學后單獨輔導半小時,為優(yōu)等生設計拓展性習題。一學期下來,班級平均分從年級中游躍至前三名。可見,有了明確具體的目標才能讓行動更有力量。
揮別惰性,勤勉奮進。“天道酬勤,人道酬誠”,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前輩王老師接手全校有名的“問題班級”時,沒有選擇敷衍了事,而是堅持每天早自習提前半小時到校,陪學生晨讀;午休時間放棄休息,與學生談心了解問題根源;放學后主動加班批改作業(yè),分析學生錯題原因。通過一學期的不懈努力,原本紀律渙散、成績墊底的班級變成了學風濃厚的優(yōu)秀集體。這就像農(nóng)民種地,只有日復一日地播種、除草、施肥,才能換來秋天的豐收。
嚴格自律,堅守長期主義。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之以恒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昂萑恕崩罾蠋煘榱颂嵘约旱慕虒W水平,給自己制訂了“三個一”計劃:每天研讀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每周錄制一節(jié)公開課并反復打磨,每月進行一次教學反思。即使工作再忙,她也從未間斷。三年后,她從普通教師成長為省級教學能手,所帶班級學生成績穩(wěn)居年級第一。由此可見,若想提升專業(yè)技能,必須把自律變成一種本能。
善用外力,重塑認知。在生活和教育中,當我們遇到力所不及的難題時,及時“借力”是明智之舉。新班主任陳老師面對班級里沉迷游戲、屢教不改的學生,沒有獨自硬扛,而是向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并學習“興趣轉(zhuǎn)移法”,發(fā)現(xiàn)學生擅長繪畫后,鼓勵他參加學校的動漫社團,并讓他負責班級黑板報設計。漸漸地,學生把對游戲的熱情轉(zhuǎn)移到繪畫上,成績也有了明顯提升。這就像登山者借助繩索、向?qū)У牧α?,能更安全高效地抵達山頂。教師遇到教學難題時,借助他人的經(jīng)驗和資源,往往能開辟解決問題的新路徑。
即刻行動,改寫命運。當意識到班級里學生課外閱讀量不足時,同事卜老師不只是口頭強調(diào),而是馬上建立起班級圖書角,每周抽出兩節(jié)課開展讀書分享會。總之,不能做什么都想要卻什么都不想做的空想家,從現(xiàn)在開始行動,哪怕只是一小步,也比站在原地空想強百倍。行動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把行動投入讀書,就能收獲智慧;堅持鍛煉,就能擁抱健康;專注班級管理,就能助力孩子成長……心往何處,風景就在何處,別再讓“知道”與“做到”之間的距離,成為人生遺憾的源頭,行動起來吧!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zhuǎn)發(fā)】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