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了,大伙都在打聽老子的陵墓到底藏哪??傆悬c執(zhí)念,想著那座兩千多年前的墳冢里頭,說不準會藏著什么稀世之寶或者驚人秘密。老子嘛,道家的牌面人物,還是“三清”之一??上г捳f回來,不管哪個朝代,哪怕當時全縣都出動,也沒人能給個準信,這墓究竟在哪?說真的,要不是1997年那場突然冒頭的考古熱鬧,估計這事還得懸著。
河南鹿邑太清宮邊上,藏著老子的過往傳說。那年頭考古隊一來開始摳地皮,原本大家都覺著無非再失望一回,結(jié)果居然真挖出大動靜!先說那墓規(guī)模,說大也不是隨口胡吹,先秦時期的東西,層層疊疊,石板累著泥土,光入眼都讓人心頭一震。奇怪的是,墓穴年代和文獻里記載的老子在世時間,好像真有點靠近。難道,這回成真了?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楚國苦縣厲鄉(xiāng)人。司馬遷也好,后頭一代一代的史學家也罷,一個勁地考據(jù),誰都想較真兒。有人說,苦縣就是今天鹿邑,還有一撥死守安徽渦陽。但這年頭爭起來沒完,沒人愿意先認輸。只是,每回到了考古環(huán)節(jié),大家倒統(tǒng)一戰(zhàn)線,只看地下出來的家伙,不理嘴上功夫。
1992年先輪到了渦陽,安徽那邊考古隊掄起鋤頭好一陣,結(jié)果卻只翻出宋朝殘磚和漢朝石塊。別提多讓人郁悶。緊接著,1997年,河南方面不服,直接奔著鹿邑太清宮而來。這一塊地上,倒霉的是已經(jīng)蓋滿建筑物,什么鎮(zhèn)政府、場部、學校、供銷社,看起來像熱鬧市井,卻恰好讓考古人頭大。
原打算大展身手,結(jié)果只能在供銷社的小院、學校的操場這些空地找縫鉆。沒成想就是在這種“見縫插針”里,竟然打出兩座馬坑,各藏著四匹馬。這就奇了,我們都知道,從周朝開始能葬“駕四”的一般都是諸侯等級。難道,這遺址底下還真藏了個先秦大貴人?萬一是老子,那得鬧大新聞!
其實鹿邑太清宮鎮(zhèn),說白了只是普通鄉(xiāng)鎮(zhèn)。在先秦能有這么大規(guī)模墓的,數(shù)來數(shù)去,就剩下李耳一個最合理。理論支著,可現(xiàn)實又特實在。因為車馬坑馬頭指的方向,正對著密密麻麻的一排居民樓。往下探,只有在兩幢民房之間、灰色小巷里頭,一個一個去打探。洛陽鏟呲呲響,總算讓墓道現(xiàn)了身。
大墓最終還是露了臉,按理說當時得有人慶祝才對。問題在于,墓正巧藏在一戶當?shù)鼐用穹炕紫???脊抨犛悬c傻眼,政府也尷尬。要是放現(xiàn)在,拆遷賠償動遷說不定還有點甜頭,那會兒90年代末,老百姓剛脫貧不久,動遷那可沒什么油水。還好這戶人家覺得老子是老鄉(xiāng),直接松了口,要不然,這場轟動一時的考古還真可能半路打住。
清理完現(xiàn)場之后,考古隊下墓道。主墓室那會兒還沒挖開,心氣都吊起來,等的就是揭曉謎底的那一刻??删驮谒麄凁辣M頭發(fā)現(xiàn)的,居然是半截上半身骷髏骨。據(jù)腰骨判斷,是被砍斷的男人?,F(xiàn)場氣氛一度降溫,誰家給祖宗陪葬還搞砍腰?只要一點考古常識都明白,這就意味著墓里曾搞人殉。
很多人說,老子要真在這,哪能干出這種事?一個號稱順應自然、推崇無為的先賢,竟會讓別人成為殉人,這道理說不通啊!
可考古隊又一想,先秦時期人殉現(xiàn)象也常有,萬一信息有遺漏?隊里頭有老考古苦笑,世上哪兒來那么多完美巧合。繼續(xù)往墓里清理,殉人骨骸越來越多,加一起多達十來具。專家開始動搖,這下八成不是老子。可心底里還想試試,也許別有隱情?
大家反復推敲,有的還往朝代葬俗中找解釋,難道史料錯了,不一定老子本人親自決定怎么下葬?我倒覺得,或許根本另有其人,劍走偏鋒。
時間沒給多余幻想,工作進展在北槨室一停。這次挖掘藏品極多,尤其堆得鼓鼓囊囊的青銅禮器,一出手便讓全場來勁。有人仔細擦著器身,結(jié)果,一個銘文浮現(xiàn)出來,三個字———“X子X”。第二個字清楚寫著“子”,問號又回來了,莫不是“老子”中的“子”?一邊懷疑一邊驗證,墓里的每一件重器上都刻著仨一樣的字。
到頭來,銘文終于洗凈:長子口。長子口是誰,大家蒙了。史書上翻遍沒這號人。其實“長”是地名,在商朝甲骨文早有記載,“子”指爵位,“口”才是名。鹿邑一帶昔年叫“長國”,早在商武丁就有記載,后來歸了周,一直這里做地方諸侯。
長國曾一度風光,從考古來看,這坐大墓葬時間比老子出生還早若干年。擱今天看,這也就說明,太清宮隱山下這老墓,出自長國一支貴族。書里重復的巧合,現(xiàn)在變成考古隊現(xiàn)實中的意外重疊。兩任主人時間剛好上下搭界,卻不是一家人。
實際上,這種錯位多少讓外人哭笑不得。誰能想到,費盡心力挖掘出來的一世謎團,終歸還是時間捉弄。考古隊有點喪氣,卻又該松口氣?如果是老子墓,在墓里發(fā)現(xiàn)這種人殉儀式,一切都太反常,甚至會沖擊我們對道家本身的理解。從文化傳承角度說,也未必非得找到一錘定音的“老子”。反過來看,挖出了長國的秘密,倒給這座小縣城添了另一處歷史談資。
但話又說回來,很難斷言未來不會在某處真正找到老子的痕跡。地底還有多少秘密,是一批批像他們這樣的人在不停打探。哪怕只剩說不明的蛛絲馬跡,總會有人不死心地找下去。
太清宮今日倒如常,每天游客絡繹不絕,老廟香火、石碑雜陳,都成了新“地方文旅”。有時,來的人多了,倒覺得那種靜謐更稀罕。古跡背景下,人的念頭變換無常。歷史從來不是簡單的問答題,謎底開放在路上。
反正誰都不能保證哪一天不會有更大的發(fā)現(xiàn),這就足夠引人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