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不一樣的風景
很多人覺得,攢東西是老年人的癖好,沒什么大不了的。
其實,這種看法太表面了。
當一個人家里堆得像倉庫一樣,東西多到連轉身都困難,甚至影響了正常生活,那就不只是“愛買”這么簡單了。
英國有一位叫Ramann Shukla的大爺,就是個典型的網(wǎng)購狂人。
他不抽煙、不喝酒,唯一的愛好就是——買東西。而且不是偶爾買買,是每天都在買,年年都在買,幾乎從沒停過。
網(wǎng)購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能只是圖個方便或者偶爾沖動消費。
但Shukla不一樣,他的購物欲像是沒有盡頭。
銀行卡里的錢像是坐滑梯一樣往下掉,快遞員都被他“練”出了職業(yè)病。
一開始,快遞員還覺得他挺有意思。
可時間一長,大家甚至總結出規(guī)律:干脆專門安排一天,啥都不干,就專門送他家的快遞。
一趟車裝不下,就再來第二趟、第三趟……送快遞都快成體力活了。
有快遞小哥搬完最后一箱,累得氣都喘不上來,忍不住問:“大爺,您這是不是開超市的???”
Shukla笑瞇瞇地擺擺手:“不不不,這些都是我的投資。等我退休了,一件件整理出來,賣出去,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小哥嘴上沒說什么,心里卻在嘀咕:這哪是什么投資,分明是買上癮了,還找個理由安慰自己罷了。
這事傳開后,鄰居們也議論紛紛。有人覺得他就是個怪老頭,攢點破爛打發(fā)時間;也有人覺得他有點“走火入魔”。
但不管別人怎么說,他始終按自己的節(jié)奏生活。每天照常上網(wǎng),照常下單,照常收貨,照常堆東西。
最讓人無語的是,他買回來的東西幾乎從來不拆。
包裹像山一樣堆在屋里,連下腳的地方都沒幾個。大家都以為,這就是個購物狂的日常,誰也沒多想。
直到幾年前,64歲的Shukla因心臟病突然去世,家屬來幫他處理遺物時,才真正揭開這個“謎題”。
當那扇塵封已久的大門被推開,屋里的情景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屋子里堆滿了箱子,像一座私人博物館,甚至比一些小型收藏館還要豐富。
弟弟一邊拆箱一邊嘀咕:“也不知道他到底買了啥,萬一里面有重要文件呢?”
可這一拆,徹底顛覆了大家的想象。
那些曾被視為“無用之物”的快遞箱里,藏著的不是便宜的紀念品,而是一件件真真正正的“寶貝”:
有年代久遠、價值連城的古董瓷器;有工藝精湛、極具收藏價值的名人字畫;還有稀有郵票、絕版錢幣、早期黑膠唱片,甚至一些復古電子設備,隨便一件拿出來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Shukla不是在亂花錢,他是在做投資。而且是持續(xù)了整整18年、系統(tǒng)性極強的收藏計劃。
從2002年到2020年,他一共收了大約6萬件快遞。
平均下來,每天至少買9個包裹。
這個數(shù)字聽起來可能沒什么概念,但如果你算一算,18年總共是6570天,那每天9個快遞,意味著他幾乎每天都在線下單,幾乎沒有停過。
這些收藏的規(guī)模,已經(jīng)堪比一座小型博物館。
比如他收藏的復古漫畫,足足有6000多本。最便宜的一本起價12英鎊,而其中一些絕版孤本,甚至能拍到1200英鎊,折合人民幣能買一輛二手車。
他還收藏了4000多本珍稀書籍,有些甚至連圖書館系統(tǒng)都查不到,只能顯示“404 Not Found”。
你以為他只是個書蟲?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的收藏范圍覆蓋之廣,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李小龍的周邊,能湊出一個功夫主題展;
漫威手辦多到能讓滅霸都想打響指;
連肯尼迪、丘吉爾這些歷史名人的簽名照都有好幾張,每張市場價都五位數(shù)起跳。
至于男人最愛的模型?他家客廳簡直像是“聯(lián)合國玩具總部”。
船模能組成一支艦隊,汽車模型夠開一場小型車展,火箭模型更是種類齊全,幾乎覆蓋了人類航天史上每一個重要階段。
還有一些收藏,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他買了5套德國產的飛利浦化學儀器,不知道是打算干啥;
幾百套電子設備,舊貨市場上都未必有他全;
明明連《小星星》都不會彈,卻囤了12把60年代的Rickenbacker吉他,每把都能換一輛特斯拉;
平時穿得像個退休老師,結果快遞里居然藏著鴿子蛋大的鉆戒;
更別提那些成箱買的實驗器材,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打算在家復刻諾貝爾獎實驗室。
當然,想要清點這些“寶貝”也是一項浩大工程。
屋子里早已塞得滿滿當當,外面兩個車庫和小花園也被包裹堆得水泄不通。
為了存放這些藏品,他生前甚至專門租了兩輛巨型垃圾車,而自己則因為家里沒地方住,不得不搬到別處去住。
弟弟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只好請來專業(yè)團隊協(xié)助。
18人負責打包,8人專門清點,前前后后忙了一個半月,才把這堆“投資”理出個頭緒。
最終清算下來,這些藏品的總價值達到了驚人的520萬英鎊。
全部拍賣完成后,這筆巨額財富也順理成章地歸弟弟所有。
然而,這筆意外之財并沒有帶來太多喜悅。
弟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哥哥一直是個普通人,是個程序員,既不是富豪,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收入來源。
但他究竟是怎么攢下這些錢的?買了又不拆,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這些問題,至今沒人能給出確切答案。也許只有Shukla自己心里清楚。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所有人以為他只是個“愛買”的怪老頭時,他其實在默默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退休王國”。
他沒有炫耀,沒有解釋,只是用行動一步步完成著自己的計劃。
可惜的是,命運沒有給他親眼看到這一切開花結果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